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35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涉及鞋垫领域,包括上下间隙设置的第一间隔织物层和第二间隔织物层以及设置在其间的弹性层,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内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内沿另一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所述第一导电丝束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间隔织物层外部,所述第二导电丝束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间隔织物层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运动鞋垫无法采集人体足底发力情况、弹性差、弹性回复率低、耐冲击能力弱、耐疲劳次数少以及不具备除臭、吸汗、抑菌和防滑效果的问题。抑菌和防滑效果的问题。抑菌和防滑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


[0001]本技术涉及鞋垫领域,尤其是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运动鞋垫存在以下不足:
[0003]1.现有的运动鞋垫功能单一,不能采集到人体足底发力的细节运动,特别是发力习惯的判断,不能准确了解运动姿势或发力习惯是否正确。
[0004]2.运动鞋垫要求弹性好、弹性回复率高、耐冲击能力强和耐疲劳次数多,现有的运动鞋垫难以达到此要求。
[0005]3.现有的运动鞋垫不具备除臭、吸汗、抑菌和防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解决现有的运动鞋垫无法监测步态、弹性差、弹性回复率低、耐冲击能力弱、耐疲劳次数少以及不具备除臭、吸汗、抑菌和防滑效果的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包括上下间隙设置的第一间隔织物层和第二间隔织物层以及设置在其间的弹性层,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内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内沿另一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所述第一导电丝束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间隔织物层外部,所述第二导电丝束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间隔织物层外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内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内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所述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的电阻均小于10Ω/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的截面均为矩形或扁平的椭圆形状,其对应的长宽比或长径与短径之比大于5。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为碳纤维丝束或金属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扁平丝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为多根紧密排列且连接第一间隔织物层和第二间隔织物层的弹性丝,所述弹性丝包括芯部和壳部,所述芯部的材质为粗旦涤纶丝或尼龙丝,所述壳部的材质为高弹EVA或高弹TPU或高弹PDMS,所述壳部通过3D直写打印粘附在芯部的外表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单向导湿层、吸水层和隔水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单向导湿层的材质为PTT盖丙纶蜂窝面料或cooldry面料或coolmax面料,所述吸水层的材质为海绵,所述隔水层为聚乙烯薄膜,所述单向导湿层、吸水层、隔水层和第一间隔织物层通过聚氨酯胶水粘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层内部设置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所
述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麻纤维,所述第一经纱还包括缠绕在麻纤维上的艾草纤维,所述第一纬纱还包括缠绕在麻纤维上的竹纤维。
[0015]进一步地,所述麻纤维为亚麻纤维或罗布麻纤维或黄麻纤维或汉麻纤维。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的底部还设置多个橡胶材质的凸出部。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当需要进行步态监测时,监测人员将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通过连接线引出与电容测试装置连接,电容测试装置可以是多个万用表,也可以是多通道电容测试仪和其他电容测量仪器。由于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的设置方向不同,所以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存在多个交错点,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在交错点处形成电容器(因为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均为导体且其间为绝缘体)。监测人员将运动鞋垫放入鞋内,运动者穿鞋后做出各种训练动作,根据运动者的脚部发力情况,在不同的交错点处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的间隔不同,导致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不同。电容测试装置测试出各个交错点的电容,监测人员根据测出的电容分析运动者的步态,从而对运动者的运动习惯进行判断和调整。
[0019]2.本技术的运动鞋垫在第一间隔织物层和第二间隔织物层设置弹性层,弹性层为多根紧密排列且连接第一间隔织物层和第二间隔织物层的弹性丝,弹性丝包括芯部和壳部,芯部的材质为粗旦涤纶丝或尼龙丝,壳部的材质为高弹EVA或高弹TPU或高弹PDMS,壳部通过3D直写打印粘附在芯部的外表面。由于3D直写打印工艺中需要使用粘性胶水,粘性胶水可良好的将高弹EVA或高弹TPU或高弹PDMS等弹性高聚物与间隔丝粘连,实现立体包覆,提高了界面结合的稳定性,所以大大提高了运动鞋垫的弹性、弹性回复率、耐冲击能力和耐疲劳次数。
[0020]3.本技术的运动鞋垫的吸水层内部设置功能层,功能层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均包括麻纤维,第一经纱还包括缠绕在麻纤维上的艾草纤维,第一纬纱还包括缠绕在麻纤维上的竹纤维。麻纤维和竹纤维具有较佳的抑菌能力,艾草纤维具有较佳的除臭能力。本技术的运动鞋垫具备除臭和抑菌效果。本技术的运动鞋垫的第一间隔织物层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单向导湿层、吸水层和隔水层,单向导湿层将脚汗导入吸水层,吸水层吸收脚汗,隔水层组织脚汗向下渗透,同时单向导湿层还能够大大减少脚汗向上渗出,这样使得本技术的运动鞋垫具备较佳的吸汗能力。本技术的运动鞋垫的第二间隔织物层的底部还设置多个橡胶材质的凸出部,橡胶材质的凸出部能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减轻运动鞋垫在使用中与鞋之间的相对滑动,起到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第一导电丝束和第二导电丝束交错排列俯视图;
[0023]图3为功能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第一经纱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第一纬纱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弹性丝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包括上下间隙设置的第一间隔织物层1和第二间隔织物层2以及设置在其间的弹性层3,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1内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11,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2内沿另一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21,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间隔织物层1外部,所述第二导电丝束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间隔织物层2外部。
[0029]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1内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11,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2内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21,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的电阻均小于10Ω/cm。
[0030]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的截面均为矩形或扁平的椭圆形状,其对应的长宽比或长径与短径之比大于5。
[0031]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为碳纤维丝束或金属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扁平丝带。
[0032]所述弹性层3为多根紧密排列且连接第一间隔织物层1和第二间隔织物层2的弹性丝,所述弹性丝包括芯部31和壳部32,所述芯部31的材质为粗旦涤纶丝或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隙设置的第一间隔织物层(1)和第二间隔织物层(2)以及设置在其间的弹性层(3),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1)内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11),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2)内沿另一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21),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间隔织物层(1)外部,所述第二导电丝束(2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间隔织物层(2)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织物层(1)内沿左右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导电丝束(11),所述第二间隔织物层(2)内沿前后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第二导电丝束(21),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的电阻均小于10Ω/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的截面均为矩形或扁平的椭圆形状,其对应的长宽比或长径与短径之比大于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丝束(11)和第二导电丝束(21)为碳纤维丝束或金属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纤维丝束或涂覆有导电涂层的扁平丝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态监测的3D打印织物复合运动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3)为多根紧密排列且连接第一间隔织物层(1)和第二间隔织物层(2)的弹性丝,所述弹性丝包括芯部(31)和壳部(32),所述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学良李鹏张帆曹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步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