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13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对车身侧围总成进行定位夹紧;车身侧围总成的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外侧水平突出的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的前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夹紧块;每个夹紧块的前侧面是斜面,每个夹紧块的纵向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垂直分布的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为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支撑立柱分别在相对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阻挡块;每个阻挡块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夹紧定位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新型定位夹紧装置,设计科学,能够满足用户在定位夹紧大型的车身侧围总成时提出的高强度要求,对车身侧围总成进行可靠的定位夹紧。围总成进行可靠的定位夹紧。围总成进行可靠的定位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夹紧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大型设备的定位夹紧需求,要求具备大强度夹紧力和高精度的重复定位功能。
[0003]但是,现有普通的设备夹紧形式,存在夹紧力偏小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在定位夹紧大型的外部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车身侧围总成1000)时,提出高强度夹紧要求。
[0004]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侧围总成1000需要使用现有的焊接机器人与外部的主体车身相焊接,在焊接时对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夹紧定位,直接影响车身侧围总成与主体车身的整体配合精度,同时由于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重量较大(一般有4~5吨的重量),因此,对夹持力的大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高强度的夹持力(即夹紧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用于对车身侧围总成进行定位夹紧;
[0007]车身侧围总成的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外侧水平突出的支撑柱;
[0008]每个支撑柱的前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夹紧块;
[0009]每个夹紧块的前侧面是斜面,每个夹紧块的纵向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0010]所述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垂直分布的支撑立柱;
[0011]两个支撑立柱为左右对称分布;
[0012]两个支撑立柱分别在相对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阻挡块;
[0013]每个阻挡块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夹紧定位模块;
[0014]夹紧定位模块,用于当车身侧围总成的四个支撑柱分别放置于四个夹紧定位模块的顶部后侧,且与支撑立柱上的阻挡块贴合时,对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四个夹紧块进行定位夹紧操作。
[0015]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其设计科学,能够满足用户在定位夹紧大型的车身侧围总成时,提出的高强度要求,对车身侧围总成进行可靠的定位夹紧,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0016]与以往的直接单纯以气缸夹持的形式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更能满足车身侧围总成的高强度定位夹紧要求,更符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0017]经过检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定位夹紧装置,是一种高强度、安装方便、安全可靠、易于更换且占用空间小的、用于定位夹紧车身侧围总成的新型装置。本专利技术可输出相当于6倍气缸出力的大强度夹紧力,结构稳定可靠,适用性广泛且应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与一种需要定位夹紧的一种车身侧围总成的夹紧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右侧上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中,具有的一个夹紧定位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中,具有的一个夹紧定位模块在移除定位箱盖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在移除位于前侧的定位箱盖板时的正面透视图,此时第二滚子滑块与车身侧围总成上的夹紧块相接触;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中,具有的一个夹紧定位模块的立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导向柱、2

定位箱侧板、3

定位箱背板、4

定位箱盖板、5

夹紧块;
[0025]6‑
开关安装板、7

气缸接头、8

气缸支座、9

第一销轴、10

第二销轴;
[0026]11

销轴止动板、12

外六角螺栓、13

六角螺母、14

感应开关、15

气缸;
[0027]16

衬板、171

第一滚子滚轮、172

第二滚子滚轮、18

紧固顶丝;
[0028]1000

车身侧围总成、1001

支撑柱、200

支撑立柱、300

夹紧定位模块、400

阻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3]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对车身侧围总成1000
进行定位夹紧;
[0034]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外侧水平突出的支撑柱1001;
[0035]每个支撑柱1001的前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夹紧块5;
[0036]每个夹紧块5的前侧面是斜面,每个夹紧块5的纵向宽度(即厚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
[0037]所述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垂直分布的支撑立柱200;
[0038]两个支撑立柱200为左右对称分布;
[0039]两个支撑立柱200分别在相对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阻挡块400;也就是说,共计有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车身侧围总成(1000)进行定位夹紧;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外侧水平突出的支撑柱(1001);每个支撑柱(1001)的前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夹紧块(5);每个夹紧块(5)的前侧面是斜面,每个夹紧块(5)的纵向宽度从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垂直分布的支撑立柱(200);两个支撑立柱(200)为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支撑立柱(200)分别在相对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阻挡块(400);每个阻挡块(400)的正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夹紧定位模块(300);夹紧定位模块(300),用于当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四个支撑柱(1001)分别放置于四个夹紧定位模块(300)的顶部后侧,且与支撑立柱(200)上的阻挡块(400)贴合时,对车身侧围总成(1000)上的四个夹紧块(5)进行定位夹紧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夹紧定位模块(300),其分别包括一个中空的定位箱主箱体(100);每个定位箱主箱体(100)的前后两侧上下两端,分别枢接有一个第一滚子滚轮(171);每个定位箱主箱体(100)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气缸支座(8);每个气缸支座(8)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15);每个气缸(15)顶部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气缸支座(8)上预留的支座通孔(801)后,分别与一个气缸接头(7)的下端相连接;每个气缸接头(7)的上端,垂直贯穿所述定位箱主箱体(100)底部预留的通孔后,分别与一个垂直分布的导向柱(1)的下端相连接;每个导向柱(1)的前后两侧壁,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滚子滚轮(171)相接触;每个定位箱主箱体(100)顶部在与导向柱(1)正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柱升降进出孔;每个导向柱(1)的上端,分别枢接有一个第二滚子滚轮(17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夹紧定位模块(300)中的气缸(15),用于当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四个支撑柱(1001)分别放置于四个定位箱主箱体(100)的顶部后侧,且与支撑立柱(200)上的阻挡块(400)贴合时,驱动其所连接的导向柱(1)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上升运动,使得导向柱(1)上端的第二滚子滚轮(172)沿着相邻的支撑柱(1001)上的夹紧块(5)的斜面向上滑行,从而对车身侧围总成(1000)的四个支撑柱(1001)进行夹紧,即完成对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旺靳鹏巍王彬李尚松李春阳吴常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