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1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废料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该装置呈空心圆柱桶状,且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承座部、连接部以及盖合部,承座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段,底座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个过槽,连接部包括可密封套设于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对应设有过槽,盖合部包括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顶部设有可密封的顶盖以及抽气孔,过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固定带;本方案中保持了圆柱桶状的处理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来满足存放同样为圆柱桶状的废料桶,采用了可拆卸连接且能够根据需求设计为多个的连接部,实现了既能够存放体积较小的核废料桶,也能够存放体积较大的核废料桶。桶。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废料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核电站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料,通常所 说的核废料包括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两类,前者主要指核电站 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低放射性的废液、废物,例如废树脂、活性炭、废过滤器 芯子、蒸干的含硼废液等,占到了所有核废料的99%,后者则是指从核电站反 应堆芯中换出来的燃烧后的核燃料,因为其具有高度放射性,俗称为高放废料。 其中,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危害较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地面开挖深约10

20 米的壕沟,然后建好各种防辐射工程屏障,将中低放射性核废料进行水泥固化 后装入核废料罐,再将密封好的核废料罐放入壕沟中并掩埋,一段时间后,这 些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0003]但是,采用水泥固化法,核废料固化后体积通常是原来的3~4倍,而如果 用水泥固化法单独固化废树脂,按废树脂包容量15%~20%(更高的包容量会使 固化体遇水溶胀龟裂)计,则要增容4~5倍,完全不符合国际和国家对于废物 最小化的要求,核废料装桶率过低。另外,采用钢桶作为核废料的长期处置容 器,由于钢桶的耐腐蚀性较差,后续的暂存、运输以及最终处置都增加了辐射 风险。再者,采用水泥固化法处理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存在再次分解和化学反应 的可能,从而出现溶胀、龟裂,使放射性液体外泄,污染环境。
[0004]基于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3366769U的专利技术专利《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处理装置》中,就设计了一种通过交联聚乙烯一体成型的桶体和桶盖来存放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
[0005]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尽管在材质上满足了使用需求,但是在结构上,由于其整体可以说是一体成型的,因此只能够用于盛装同一型号大小的核废料桶,当桶的体积较大时就无法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存放不同体积大小的核废料桶的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该装置呈空心圆柱桶状,且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承座部、连接部以及盖合部,连接部为一个或多个;承座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小于底座的外径,底座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个过槽,底座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安装槽,过槽贯穿底座的上下两端且每个过槽均在底座的底端向安装槽延伸;连接部包括可密封套设于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段的外径,且第二连接段的外径与底座相等,
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对应设有若干个与底座上的过槽相连通的过槽;盖合部包括可密封套设于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顶部设有可密封的顶盖以及可密封的抽气孔,第三连接段的外径与底座相等,第三连接段的外周对应设有若干个与底座、第二连接段上的过槽相连通的过槽,且在第三连接段的过槽的顶部设有固定槽;过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槽内,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中。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首先依旧保持了圆柱桶状的处理装置整体结构设计,来满足存放同样为圆柱桶状的废料桶,其次采用了可拆卸连接且能够根据需求设计为多个的连接部,来满足对处理装置整体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既能够存放体积较小的核废料桶,也能够存放体积较大的核废料桶。
[0009]在密封性上则是保持了彼此部件之间的密封套设连接,同时采用了固定带的设计,固定带能够从底座一路拉伸至位于顶部的盖合部上,并卡在盖合部内,从而从外部对各个部件进行了整体的加固,过槽能够用于通过固定带,使得固定带不会凸出于整个桶体的外部,同时保持第三连接段、底座以及第二连接段的外径相同,从而影响存放或者搬运,且固定带本身就可以用于搬运。抽气孔能够用于在安装好整体结构后对桶体内部进行抽气,以提高内部密封性能,整体结构实用性能强,操作简单稳定,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10]优选的,过槽的两侧均设有圆角,这样可以避免固定带在固定的过程中由于晃动而遭受过槽两侧的摩擦, 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底座侧面上的过槽与底面上的过槽之间设有圆角,其效果同样是能够延长固定带的使用寿命。
[0012]优选的,安装槽内设有盘带盒,盘带盒内设有多个固定带,由此通过一个盘带盒的设计来满足同时拉伸出多条固定带的需求。
[0013]优选的,底座底面上的过槽与安装槽之间连接有弧形段,其效果同样是能够延长固定带的使用寿命,减少损耗。
[0014]优选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均贴合套设在第一连接段的外部,且第二连接段与底座相接、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相接,由此通过薄的交联聚乙烯材质的桶壁来实现彼此之间的贴合密封连接,桶壁在贴合的过程中将彼此之间的气体挤出,从而受到外部气体的压力对其进行气压密封,以保证密封效果。
[0015]优选的,抽气孔上螺纹密封有孔盖,由此实现了抽气孔的密封。
[0016]优选的,顶盖与第三连接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由此实现了顶盖对整体结构的密封。
[0017]优选的,顶盖包括橡胶段以及螺纹段,橡胶段位于螺纹段的下方,橡胶段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0018]优选的,顶盖上设有转轮,转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顶盖进行拧紧。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盘带盒和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承座部、2

连接部、3

盖合部、11

底座、12

第一连接段、13

过槽、14

安装槽、15

盘带盒、16

固定带、21

第二连接段、31

第三连接段、32

固定槽、33

顶盖、34

抽气孔、331

螺纹段、332

橡胶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该装置整体呈空心圆柱桶状,且自下而上包括了承座部1、连接部2、以及盖合部3,其中连接部2可以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
[0020]承座部1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在底座11上的第一连接段12,第一连接段12的外径要小于底座11的外径,以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核废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呈空心圆柱桶状,且自下而上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承座部、连接部以及盖合部,所述连接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承座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底座的外径,所述底座的外周均匀设有若干个过槽,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槽贯穿所述底座的上下两端且每个所述过槽均在所述底座的底端向所述安装槽延伸;所述连接部包括可密封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且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与所述底座相等,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周对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底座上的过槽相连通的过槽;所述盖合部包括可密封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外部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顶部设有可密封的顶盖以及可密封的抽气孔,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径与所述底座相等,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周对应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接段上的过槽相连通的过槽,且在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过槽的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过槽内设有可伸缩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核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