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0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包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跑步机箱体,所述跑步机箱体包括位于前部的跑道箱体和位于后部的控制器箱体,所述跑道箱体和控制器箱体之间由绝缘材料板隔开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电磁对大鼠脑电采集过程中的干扰;设计的电刺激模块能够减少对大鼠四肢(脚)的伤害,减少对脑电采集的影响;两电机分别驱动左右跑道,能够实现对不同速度要求的对比实验,跑道坡度设置能够增加跑步难度,满足多种训练方式;内置相机能够记录大鼠运动时的状态及各部位的姿态,跑带、跑道及盖板设计能够防止实验过程中对大鼠的损伤。中对大鼠的损伤。中对大鼠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动物实验设备和医疗实验设备
,尤其是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老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90%以上,经常被用在现在医学、生物学及脑科学研究中。小动物电动跑步机主要用于小动物跑步运动训练(本专利技术申请以大鼠为例),可取代传统的游泳训练,使训练强度指标更加准确,是体能、耐力、运动损伤、运动机制、营养、药物、生理和病理等实验的必要手段之一。在针对四肢运动、运动疲劳及大脑神经机制等研究方面,科研工作者通常会让大鼠不断奔跑,采集大鼠运动中的实验数据,比如通过视频记录大鼠的四肢运动,采集大鼠运动过程中的脑电信号等。
[0003]传统的小动物实验跑步机通过电击的方式,刺激大鼠持续奔跑以达到实验目的。目前,这些跑步机在跑带和电击装置之间存在缝隙,存在卡住大鼠四肢的风险,使大鼠的四肢受伤,不能持续实验;且传统电击是电击大鼠的四肢,极易损伤大鼠的脚,影响大鼠的运动。另外,传统跑步机由于电磁干扰较强,对采集大鼠运动过程中的脑电信号造成较大干扰,且不能记录大鼠运动过程中的姿态、状态。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磁屏蔽、电刺激和运动状态记录功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能够大大降低跑步机运行过程中电磁干扰对采集大鼠脑电的影响,使跑步机运行时的电磁屏蔽效果接近跑步机未通电时的效果,能够录制大鼠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能够通过电刺激促使大鼠一直运动(达到力竭),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包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跑步机箱体,所述跑步机箱体包括位于前部的跑道箱体和位于后部的控制器箱体,所述跑道箱体和控制器箱体之间由绝缘材料板隔开形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控制器箱体内设置有电刺激模块,在跑道箱体内放置小动物,在小动物上戴设有电极屏蔽罩;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刺激模块包括正反转电机,在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在齿轮上方设置上齿条且彼此配合,在上齿条位于跑道箱体一侧设置有薄金属板;在齿轮下方设置下齿条且彼此配合,在下齿条位于跑道箱体一侧设置有电击端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绝缘材料板上设置有预留小孔,在预留小孔两侧的绝缘材料板上设置有卡槽,其中对应的薄金属板的尾端卡入卡槽内;所述预留小孔能与对应的薄金属板和电击端子的位置对应,使得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对应的电击端子能通过
预留小孔伸入或伸出跑道箱体,对应的薄金属板能封堵或打开预留小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极屏蔽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圆柱体结构,底座通过牙托粉固定在小动物上并连通小动物大脑的电极,在底座上套设有主体,所述主体上部为锥体结构,下部为套筒结构,使得主体可套设在底座上且为分离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跑步机箱体的外部设置有箱体屏蔽罩,所述箱体屏蔽罩能包裹跑步机箱体;所述箱体屏蔽罩顶部采用掀盖式开闭门结构,且在掀盖式开闭门结构设置有通孔,采集脑电的电极线可以从该通孔进出。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跑道箱体下方设置有跑道模块。所述跑道模块包括跑步带,在跑步带一端设置主动轴,在跑步带另一端设置从动轴,其中主动轴通过电机驱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跑步带之间通过设置透明塑料板隔开形成多个跑道;在跑步带上的跑道箱体内设置休息台,在休息台一侧对应的透明塑料板上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大鼠是否位于休息台;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跑道箱体两侧逼的中部位置设置相机模块,用于记录小动物的动作情况。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跑步机箱体安装在跑步机支架上,跑步机支架设置有电动推杆并通过电动推杆调节跑步机箱体坡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箱体屏蔽罩和电极屏蔽罩,有效降低电磁对大鼠脑电采集过程中的干扰;设计的电刺激模块能够减少对大鼠四肢(脚)的伤害,减少对脑电采集的影响;两电机分别驱动左右跑道,能够实现对不同速度要求的对比实验,跑道坡度设置能够增加跑步难度,满足多种训练方式;内置相机能够记录大鼠运动时的状态及各部位的姿态,跑带、跑道及盖板设计能够防止实验过程中对大鼠的损伤。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为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使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在运动(走、跑及其它各部位的活动)过程中的运动解析、疲劳和脑神经的研究更加全面、仔细与具体。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跑步机箱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跑步机箱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4的A

A剖视图;
[0023]图6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24]图7为图4的C

C剖视图;
[0025]图8为图4中D局部放大图。
[0026]图中:1跑步机支架、2电动推杆、3跑步机箱体、3.1跑道箱体、3.2控制器箱体、3.3绝缘材料板、4箱体屏蔽罩、5电极屏蔽罩、5.1主体、5.2 底座、6电刺激模块、6.1电击端子、6.2正反转电机、6.3齿轮、6.4薄金属板、6.5上齿条、6.6下齿条、6.7传感器、7休息台、8预留小孔、9 透明塑料板、10相机模块、11跑步带、12小动物(大鼠)、13主动轴、14 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参考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跑步机箱体安装在跑步机支架1上,支架1通过电动推杆2调节跑步机箱体3坡度,调节范围为0度到45度之间,用于增加大鼠跑步负荷及观察四肢运动。跑步机外部箱体采用铝合金制成,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为跑道箱体 3.1,后一部分是控制器箱体3.2,用来安装控制器模块、电刺激模块等,中间由绝缘材料板3.3隔开。
[0029]箱体屏蔽罩4根据跑步机形状定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箱体屏蔽罩4是一个长方体,能够将跑步机的箱体3包围住,四周的高度比跑步机的箱体3高,上面是掀盖式,预留小孔,采集脑电的电极线可以从该小孔进出。箱体屏蔽罩4上面是掀盖式,一是为了方便向跑步机内放拿小鼠,二是当采集脑电时,可以盖上,提高电磁屏蔽效果。
[0030]电极屏蔽罩5由主体5.1和底座5.2组成,主体和底座之间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的小动物电动跑步机设备,包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跑步机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机箱体(3)包括位于前部的跑道箱体(3.1)和位于后部的控制器箱体(3.2),所述跑道箱体(3.1)和控制器箱体(3.2)之间由绝缘材料板(3.3)隔开形成;在控制器箱体(3.2)内设置有电刺激模块(6),在跑道箱体(3.1)内放置小动物(12),在小动物(12)上戴设有电极屏蔽罩(5);所述电刺激模块(6)包括正反转电机(6.2),在正反转电机(6.2)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6.3),在齿轮(6.3)上方设置上齿条(6.5)且彼此配合,在上齿条(6.5)位于跑道箱体(3.1)一侧设置有薄金属板(6.4);在齿轮(6.3)下方设置下齿条(6.6)且彼此配合,在下齿条(6.6)位于跑道箱体(3.1)一侧设置有电击端子(6.1);在绝缘材料板(3.3)上设置有预留小孔(8),在预留小孔(8)两侧的绝缘材料板(3.3)上设置有卡槽,其中对应的薄金属板(6.4)的尾端卡入卡槽内;所述预留小孔(8)能与对应的薄金属板(6.4)和电击端子(6.1)的位置对应,使得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对应的电击端子(6.1)能通过预留小孔(8)伸入或伸出跑道箱体(3.1),对应的薄金属板(6.4)能封堵或打开预留小孔(8);所述电极屏蔽罩(5)包括底座(5.2),所述底座(5.2)为圆柱体结构,底座(5.2)通过牙托粉固定在小动物(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帮华张国福高守玮昝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