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乙烯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8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有效率地得到氟乙烯的方法。一种HF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氟乙烯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乙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1,2

二氟乙烯(HFO

1132)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氢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使1



1,2

二氟乙烯(HCFO

1122a)与氢在气相中反应。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561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有效率地得到氟乙烯的方法。
[0008]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项1.一种氟乙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为选自(Z)

1,2

二氟乙烯和/或(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E))和1,1,2

三氟乙烯(HFO

1123)中的至少1种氟乙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0010]该制造方法包括使选自通式(1)所示的卤代乙烯和通式(2)所示的卤代乙烯中的至少1种卤代乙烯化合物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11]通式(1):
[0012]CHX1=CHX2ꢀꢀꢀ
(1)
[0013][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0014]通式(2):
[0015]CX3X4=CHX5ꢀꢀꢀ
(2)
[0016][式中,X3、X4和X5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0017]项2.如上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Z)

1,2

二氟乙烯和/或(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E))的制造方法,包括使通式(1)所示的卤代乙烯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18]通式(1):
[0019]CHX1=CHX2ꢀꢀꢀ
(1)
[0020][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0021]项3.如上述项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E))的制造方法,包括使(E)

1,2

二氯乙烯(HCC

1130(E))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22]项4.如上述项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反应后,从反应产物回收HFO

1132(E),将含有HCC

1130(E)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stream)与含有反应后产生的金属氯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分离的工序,
[0023]包括将含有HCC

1130(E)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的至少一部分循环用于上述反应,
再次使其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24]项5.如上述项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Z)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的制造方法,包括使(Z)

1,2

二氯乙烯(HCC

1130(Z))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25]项6.如上述项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反应后,从反应产物回收HFO

1132(Z),将含有HCC

1130(Z)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与含有反应后产生的金属氯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分离的工序,
[0026]包括将含有HCC

1130(Z)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的至少一部分循环用于上述反应中,再次使其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27]项7.如上述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1,1,2

三氟乙烯(HFO

1123)的制造方法,包括使通式(2)所示的卤代乙烯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28]通式(2):
[0029]CX3X4=CHX5ꢀꢀꢀ
(2)
[0030][式中,X3、X4和X5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0031]项8.如上述项1或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为1,1,2

三氟乙烯(HFO

1123)的制造方法,包括使1,1,2

三氯乙烯(HCC

1120)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32]项9.如上述项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反应后,从反应产物回收HFO

1123,将含有HCC

1120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与含有反应后产生的金属氯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分离的工序,包括将含有HCC

1120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的至少一部分循环用于上述反应中,再次使其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
[0033]项10.如上述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金属氟化物为选自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铷、氟化铯、氟化银、氟化镍、氟化钴、氟化铬、氟化钒和氟化锰中的至少1种金属氟化物。
[0034]项11.如上述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反应在1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0035]项12.如上述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反应中,金属氟化物相对于作为原料化合物使用的卤代乙烯1摩尔的摩尔比为0.1~20摩尔(金属氟化物/原料化合物的卤代乙烯的摩尔比)。
[0036]在本说明书中,记载如下。
[0037](Z)

1,2

二氟乙烯和/或(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E);
[0038]HFO

1132(E):反式

1,2

二氟乙烯、(E)

1,2

二氟乙烯;
[0039]HFO

1132(Z):顺式

1,2

二氟乙烯、(Z)

1,2

二氟乙烯;
[0040](E)

1,2

二氯乙烯:HCC

1130(E);
[0041](Z)

1,2

二氯乙烯:HC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氟乙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选自(Z)

1,2

二氟乙烯和/或(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E))和1,1,2

三氟乙烯(HFO

1123)中的至少1种氟乙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使选自通式(1)所示的卤代乙烯和通式(2)所示的卤代乙烯中的至少1种卤代乙烯化合物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通式(1):CHX1=CHX2ꢀꢀꢀ
(1)式(1)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通式(2):CX3X4=CHX5ꢀꢀꢀ
(2)式(2)中,X3、X4和X5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Z)

1,2

二氟乙烯和/或(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Z/E))的制造方法,包括使通式(1)所示的卤代乙烯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通式(1):CHX1=CHX2ꢀꢀꢀ
(1)式(1)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E)

1,2

二氟乙烯(HFO

1132(E))的制造方法,包括使(E)

1,2

二氯乙烯(HCC

1130(E))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反应后,从反应产物回收HFO

1132(E),将含有HCC

1130(E)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与含有反应后产生的金属氯化物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分离的工序,包括将含有HCC

1130(E)作为主成分的物料流的至少一部分循环用于所述反应中,再次使其与金属氟化物反应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Z)

1,2

二氟乙烯(HF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井隆仲上翼岩本智行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