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包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81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扎装置,涉及医药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碗体,碗体的碗口用于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绷带,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碗体的碗底活动连接;环套,环套固接在绷带的另一表面相对于碗底的位置;其中,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环套在反折绷带拉紧时,能够将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进而,在环套的作用下,使绷带反折拉紧对碗体加压,防止碗体从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脱落,提高了碗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碗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碗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包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急救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严重影响和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急救现场上如果没有条件对伤口进行手术,但必须一定要先进行包扎,因为及时妥善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以及减少疼痛的目的。
[0003]但是,现有的对腹腔内容物的急救包扎所采用的碗体不容易稳定的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很容易脱落,造成再次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急救包扎装置,该装置在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碗体的碗底连接,碗体与绷带形成一体式结构,当碗体的碗口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时,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能够将所述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然后在拉拽绷带的另一端在患者的腹部不断的缠绕,进而在环套的作用下,使绷带反折拉紧对碗体加压,解决了现有的对腹腔内容物的急救包扎所采用的碗体不容易稳定的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很容易脱落,造成再次伤害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扎装置,该装置包括:
[0006]碗体,所述碗体的碗口用于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
[0007]绷带,所述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碗体的碗底活动连接;
[0008]环套,所述环套固接在所述绷带的另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碗底的位置;
[0009]其中,所述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能够将所述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
[0010]可选地,还包括纱布,所述纱布的边沿位置固接在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所述纱布与所述绷带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纱布与所述碗体的碗底固接。
[0011]可选地,所述环套呈弧形状,弧形状的所述环套的凸面固接在绷带上,弧形状的所述环套的凹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绷带的宽度。
[0012]可选地,所述绷带的另一端对称设有插杆的一端,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呈尖状,所述插杆的本体呈弯折状,所述插杆的另一端能够插在绷带上。
[0013]可选地,所述碗体为不锈钢碗体。
[0014]可选地,所述碗口的边沿位置设有防滑层。
[0015]可选地,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圈或防滑膜。
[0016]可选地,所述碗口的边沿位置且位于防滑层的内侧设有吸液层。
[0017]可选地,所述吸液层为无菌纱布。
[0018]可选地,所述绷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碗口的直径。
[0019]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扎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该装置在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碗体的碗底连接,碗体与绷带形成一体式结构,当碗体的碗口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时,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能够将所述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然后在拉拽绷带的另一端在患者的腹部不断的缠绕,进而在环套的作用下,使绷带反折拉紧对碗体加压,防止碗体从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脱落,提高了碗体的稳定性。
[002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中绷带穿过环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说明标记:
[0028]1、碗体;2、绷带;3、环套;4、纱布;5、插杆;6、防滑层;7、吸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急救包扎装置,该装置包括:
[0031]碗体,碗体的碗口用于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
[0032]绷带,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碗体的碗底活动连接;
[0033]环套,环套固接在绷带的另一表面相对于碗底的位置;
[0034]其中,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环套在反折绷带拉紧时,能够将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
[0035]具体的,当碗体的碗口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时,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能够将所述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然后在拉拽绷带的另一端在患者的腹部不断的缠绕,进而在环套的作用下,使绷带反折拉紧对碗体加压,防止碗体从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脱落,提高了碗体的稳定性。
[0036]可选地,还包括纱布,纱布的边沿位置固接在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纱布与绷带之间形成活动空腔,纱布与碗体的碗底固接。
[0037]具体的,由于纱布与绷带之间形成活动空腔,当纱布与碗体的碗底固接时,绷带不会与碗底直接接触,进而,当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可使环套向拉紧的反向倾倒,压在绷带上,提高了对碗体压紧的压力。
[0038]可选地,环套呈弧形状,弧形状的环套的凸面固接在绷带上,弧形状的环套的凹面设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绷带的宽度。
[0039]具体的,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一圈后,可人为的使绷带的宽度缩小通过开口放置于环套内。
[0040]可选地,绷带的另一端对称设有插杆的一端,插杆的另一端呈尖状,插杆的本体呈弯折状,插杆的另一端能够插在绷带上。
[0041]具体的,当绷带在患者的腹部缠绕多圈后,可拉紧绷带的另一端,将插杆尖状的一端插入绷带内,使绷带的另一端固定。
[0042]可选地,碗体为不锈钢碗体。
[0043]具体的,碗体为304不锈钢碗体,可耐化学腐蚀。
[0044]可选地,碗口的边沿位置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橡胶圈或防滑膜。
[0045]具体的,防止碗口的边沿位置打滑,造成碗体的移动。
[0046]可选地,碗口的边沿位置且位于防滑层的内侧设有吸液层,吸液层为无菌纱布。
[0047]具体的,可吸收伤口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液。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碗体,所述碗体的碗口用于盖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绷带,所述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碗体的碗底连接;环套,所述环套固接在所述绷带的另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碗底的位置;其中,所述绷带的另一端缠绕患者的腹部且穿过所述环套在反折所述绷带拉紧时,能够将所述碗体压紧在患者的腹部伤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纱布,所述纱布的边沿位置固接在绷带的一表面靠近其一端的位置,所述纱布与所述绷带之间形成活动空腔,所述纱布与所述碗体的碗底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呈弧形状,弧形状的所述环套的凸面固接在绷带上,弧形状的所述环套的凹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绷带的宽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琳朱冬梅王新颖叶向红倪娟王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