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粪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168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粪菌移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粪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芯材含有多孔硅胶成分,以比表面积高的多孔硅胶作为芯材载体,以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含有粪菌冻干粉的芯材,增强了芯材载体装载粪菌的能力,保护了粪菌活性,在达到相等药效的同时极大减少了胶囊服用量,且由于多孔硅胶具有的亲脂性、生物相容性、结构稳定等特性,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粪菌胶囊总菌含量有限、芯材释放过快、活菌定植效果差的问题。活菌定植效果差的问题。活菌定植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粪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粪菌移植
,尤其涉及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粪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其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肠道菌群包括人体肠道中的共生菌群、条件致病菌群和致病菌群,其中共生菌群的细菌数量庞大,占到肠道菌群的99%以上,与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合成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利用蛋白质合成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可以参与糖类和蛋白质代谢、促进矿物质元素吸收。每个成年人身上约有1.5kg细菌,而肠道约有1kg细菌,肠道菌群的基因总数是人类的100倍之多,因此其又称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第八大器官”,由此可见肠道菌群对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人类许多疾病正由肠道菌群失调导致。
[0003]粪菌移植技术作为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核心方法拥有长期的发展历史。该治疗方法可最早追溯到公元4世纪,我国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到,用“黄龙汤”,即人类粪便,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描述到“饮粪汁一升,即活”。随后,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可发现其描述了粪便有效治疗20 多种适应症。在现代医学史上,最早的粪菌移植报道见于1958年,美国Eiseman医生对4例患有严重伪膜性肠炎病人进行粪便移植。 1981年,美国Bowden团队通过小肠置管输入粪液,成功治愈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1983年,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了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CDI)。1989年,美国JustinBennet于《柳叶刀》杂志报道了其团队利用粪菌液灌肠治疗的55例便秘、炎性肠病(IBD)及肠易激综合征(IBS),其中患者包括Bennet 本人,这也是粪菌移植治疗IBD的首例报告。2012年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Mark Smith创立非营利性粪菌库Open Biome,同年我国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专利技术团队成功实现粪菌移植流程标准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标准化粪菌移植的开端。2013年美国FDA将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复发艰难梭菌感染正式纳入临床指南。此后,世界各国开始针对性地制定并颁布FMT临床治疗的实施标准。
[0004]粪菌移植适应症广泛,被报告最多的为CDI,包括难治性、复发性以及重度CDI患者,此外,其适应症还包括IBD、IBS、不明原因腹痛、腹泻以及非胃肠道疾病,如代谢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孤独症等。
[0005]粪菌移植治疗的给入途径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3 种途径。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胶囊;中消化道途径包括鼻肠管、胃镜钳道孔等;下消化道途径包括结肠镜、灌肠及结肠造瘘口等。而后两者由于其操作复杂、患者痛苦且不易接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不能成为常规疗法。正因此,粪菌胶囊移植由于其降低了操作风险、增加了治疗的便捷性以及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性和依从性,从而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强烈关注。
[0006]现有公开制备粪菌胶囊的技术大部分通过优化冻干剂成分、改变冻干条件或(和)增加益生菌等方式以增加胶囊中活菌数,但其至少存在以下两个缺点:其一,只注重冻干后活菌数,胶囊芯材释放快,后续活菌在患者肠道定植效果差,多数活菌被排出体外;其二,胶囊本身含有的粪菌总数有限,使得市面上现有口服胶囊存在疗程长、服用胶囊数量多、药效差等问题,这将限制粪菌胶囊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0007]此外,现有公开制备粪菌胶囊的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技术中粪菌胶囊总菌含量有限、芯材释放过快、活菌定植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粪菌胶囊总菌含量有限、芯材释放过快、活菌定植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粪菌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使得粪菌胶囊在制备的过程中粪菌损失小,保护菌群活性、移植后活菌定植效果增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该芯材包含芯材载体和粪菌冻干粉,该芯材载体成分含有多孔硅胶,该粪菌冻干粉由成分含有粪菌液和冻干保护剂的组合物通过冷冻干燥工艺制成。
[0010]优选地,该多孔硅胶为孔径在50μm

150μm区间之内。
[0011]优选地,该冻干保护剂成分包括甘露醇和脱脂奶粉。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粪菌胶囊,该粪菌胶囊包括芯材,粪菌胶囊还包括壁材、植物肠溶性胶囊壳,芯材位于植物肠溶性胶囊壳内,植物肠溶性胶囊壳位于所述壁材内,芯材包含芯材载体和粪菌冻干粉,芯材载体成分含有多孔硅胶,粪菌冻干粉由成分含有粪菌液和冻干保护剂的组合物通过冻干工艺制成。
[0013]优选地,该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制备粪菌液;
[0015]S2:向步骤S1制备的粪菌液中添加冻干保护剂,随后按粪菌比例添加多孔硅胶载体作为芯材载体,均质混匀,经冷冻干燥得到含有粪菌冻干粉的芯材;
[0016]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芯材装入植物肠溶胶囊中,将胶囊放入壁材,得到粪菌胶囊。优选地,植物肠溶胶囊为透明白色植物肠溶胶囊。优选地,壁材为蓝色肠溶胶囊。
[0017]在步骤S1中,制备粪菌液的操作如下:
[0018]A.混匀:向供体粪便中加入等渗脱脂牛奶,经均质机拍打混匀得到混浊粪便悬液;
[0019]B.过滤:将步骤A中得到的粪便悬液经筛网过滤,除去大颗粒物质;
[0020]C.离心:将步骤B中得到的粪菌滤液离心,取较澄清悬液,得粪菌液。
[0021]D.留样:将步骤C中得到的粪菌液进行称重,取其中1ml粪菌液于冻存管中,登记供体姓名,并置于

80℃冰箱冻存。
[0022]在步骤A中,供体粪便质量和所述脱脂牛奶体积之比为100 g/300mL。
[0023]优选地,该步骤B中,过滤所用筛网为不锈钢滤网,孔径为100 目。
[0024]优选地,该步骤C中,在

5℃下将所述粪菌液在转速为8000rpm 的条件下,进行离心10min,除去固体残渣。
[0025]优选地,该步骤S2中添加的冻干保护剂与粪菌悬液质量比为1: 15,加入的多孔硅
与混悬液质量比为20:1至100:1。
[0026]优选地,该步骤S2中冷冻干燥为以下步骤:
[0027]a)装模:将添加了冻干剂和多孔硅的粪菌均质液倒入冻干模具;
[0028]b)样品准备:使样品在深低温冰箱中预冷至

40℃,随后至于冷冻舱隔板上;
[0029]c)预冻:设置温度

80℃,降温速率为2℃/min,总预冻时间为 30min;
[0030]d)真空干燥:以真空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粪菌胶囊的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包含芯材载体和粪菌冻干粉,所述芯材载体成分含有多孔硅胶,所述粪菌冻干粉由成分含有粪菌液和冻干保护剂的组合物通过冷冻干燥工艺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胶为孔径在50μm

150μm区间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保护剂成分包括甘露醇和脱脂奶粉,冻干保护剂由甘露醇和脱脂奶粉按照质量比11:1混匀组成。4.一种粪菌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粪菌胶囊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所述芯材,所述粪菌胶囊还包括壁材、植物肠溶性胶囊壳,所述芯材位于植物肠溶性胶囊壳内,所述植物肠溶性胶囊壳位于所述壁材内。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菌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粪菌液;S2:向步骤S1制备的所述粪菌液中添加所述冻干保护剂,随后按粪菌比例添加多孔硅胶载体作为芯材载体,均质混匀,经冷冻干燥得到含有粪菌冻干粉的所述芯材;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芯材装入植物肠溶胶囊中,将胶囊放入壁材,得到所述粪菌胶囊;所述植物肠溶胶囊为透明白色植物肠溶胶囊,所述壁材为蓝色肠溶胶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粪菌胶囊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郑梦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常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