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84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该絮片包括保暖排汗层(1)和隔热层(2),所述的保暖排汗层(1)位于靠近人体的方向,所述的隔热层(2)位于靠近外界空气的方向。所述的保暖排汗层(1)为由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所述的隔热层(2)为由普通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低熔点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具有良好的聚能蓄热性能,也具有在接近人体时吸收和反射红外、远红外辐射的性能,因此不管是在户外还是室内,都能够达到蓄热保暖的效果。作为运动款絮片,在保暖的同时具备了吸湿排汗的效果,使身体尽量保持干爽。使身体尽量保持干爽。使身体尽量保持干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户外运动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对户外运动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冬季户外运动服需具备保暖、质轻、排汗透气、不妨碍行动等条件。因此传统的单一保暖性能材料无法满足需求。
[0003]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达到纺织品的防寒、保暖效果:1、使用消极保暖材料。所谓消极,指的是只能通过减少散热或阻止散热的途径来达到保暖效果。2、还有少量的积极保暖材料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保暖:第一种方式是将太阳光转化为远红外线,通过吸光蓄热得到保暖作用。此类材料在太阳光或有热光源下能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在室内或者阴天没有明显的热光源的情况下保暖效果不显著;另一种是通过具有接近人体温度时可以辐射远红外性能的远红外纤维起到保暖效果。此类的纤维或面料可以在接近人体温度时辐射远红外线,从而达到一定的蓄热保温效果,比较适合室内。
[0004]专利CN 214088895 U讲述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保暖絮片,该专利通过降低导热系数和透气性来解决保暖。在防透气层外表面涂胶水层,虽然实现了更好的保暖,但是透气性过低,服用性能差。
[0005]专利CN 110923944A讲述了一种异型多组分纤维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混合不同纤维,充分发挥这些纤维具有不同细度、不同截面形状等特点,所制得的多组分保暖絮片具有轻薄舒适、蓬松度高、压缩回弹性好、保温性能优异等优点,但排汗透气性差,无法满足户外运动服的需求。
[0006]专利CN 110923943A讲述了一种异型纤维多层复合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多种纤维的特性形成具有优异保暖效果的保暖絮片,远红外混合纤维可将人体散发的热量积蓄起来;异型混合纤维形成大量微小空隙以提高保暖性,并使得絮片具有优异的压缩回弹性和蓬松度,但排汗透气性差,无法满足户外运动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个而提供一种具有聚能蓄热和远红外性能,排汗性、舒适性优异的运动款聚热能絮片。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专利技术人了解到,对于户外运动服最重要的是怎么平衡保暖性和排汗性。锦纶纤维本身吸湿排汗性好,可以把人体散发湿态的汗液吸收并排出去,而蓄热锦纶纤维有聚能蓄热的效果,可以将人体散发的能量反射回人体。因此使运动絮片拥有排汗性的同时保暖性也不会降低。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具有单一保暖效果的纺织品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何使运动款衣服在具有保暖性能的同时提高舒适性和排汗性成了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以下具体方案:
[0010]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该絮片包括保暖排汗层和隔热层,所述的保暖排汗层位于靠近人体的方向,所述的隔热层位于靠近外界空气的方向。保暖排汗层与隔热层之间通过缝制、压制或粘结等现有方式相连,形成蓄热锦纶纤维和蓄热涤纶纤维逐渐减少、普通涤纶纤维逐渐增加的渐变界面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暖排汗层为由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所述的隔热层为由普通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低熔点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保暖排汗层可以吸收人体辐射的能量,并反射回人体。同时具有排汗透气的效果,使身体保持干爽。隔热层利用涤纶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减少热量散发,达到更好地保暖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5

30):(0

40):50。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

30):(20

40):50。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暖排汗层中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

30):(20

40):2。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层中普通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低熔点纤维50: (1

3)。
[0016]进一步地,所述蓄热锦纶纤维和蓄热涤纶纤维的细度为0.6

20D,长度为 22

88mm,所述锦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4.5%、密度1.14

1.15g/cm3,具有轻柔舒适、吸湿排汗的优点,且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蓄热锦纶纤维的加入在保暖的基础上提高了絮片的排汗性和舒适性,并且减轻絮片的重量。
[0017]进一步地,所述普通涤纶纤维的导热系数不高于0.084W/m
·
K,通过涤纶导热系数低的特点,降低隔热层的热量散失,提高保暖性。
[0018]进一步地,该絮片的克重为40

300g/m2。
[0019]进一步地,该絮片的克重为80

200g/m2。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导热系数低和排汗透气性好的平衡。锦纶纤维本身吸湿排汗性好,可以把人体散发湿态的汗液吸收并排出去,而蓄热锦纶纤维有聚能蓄热的效果,可以将人体散发的能量反射回人体。因此使运动絮片拥有排汗性的同时保暖性也不会降低。
[0022](2)本专利技术中,加入锦纶纤维后吸湿排汗性能提高,从而提高了絮片的舒适性和服用性。加入锦纶纤维在保持整体絮片的应用要求下,降低了絮片的克重,使用时不会有厚重感。
[0023](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蓄热涤纶纤维和蓄热锦纶纤维,升温速度快,光热转换率可达96%以上,红外吸收率100%,红外反射率大于92%。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絮片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5]图中标号所示:保暖排汗层1、隔热层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7]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如图1,该絮片包括保暖排汗层1和隔热层2,保暖排汗层1位于靠近人体的方向,隔热层2位于靠近外界空气的方向。保暖排汗层1为由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隔热层2为由普通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低熔点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该絮片的克重为40

300g/m2。优选为80

200g/m2。
[0028]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5

30):(0

40): 50。优选地,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

30): (20

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其特征在于,该絮片包括保暖排汗层(1)和隔热层(2),所述的保暖排汗层(1)位于靠近人体的方向,所述的隔热层(2)位于靠近外界空气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暖排汗层(1)为由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所述的隔热层(2)为由普通涤纶纤维和超细涤纶低熔点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5

30):(0

40):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比为(10

30):(20

40):5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款聚热能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暖排汗层(1)中蓄热锦纶纤维、蓄热涤纶纤维和超细低熔点涤纶纤维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常俊古哈尔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凸塑料添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