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84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及其应用。该测试仪包括:恒温发热底板(1),用于向纺织品提供恒温环境;可调压灯具(2),用于对纺织品进行光照;红外测温器(3),用于测试纺织品的温度;所述的恒温发热底板(1)与可调压灯具(2)分别位于纺织品两侧。所述的可调压灯具(2)为短氙弧灯,波长为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仪器仪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从纺织品出现以来,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保暖,满足人体避免体温散失的需求。随着纺织品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型保暖蓄热材料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譬如继传统的远红外发热材料之后,全光谱发热材料也在纺织品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并在面料、里料及填充材料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充分说明了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于促进纺织品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0003]但是,由于新型纺织材料及产品的发热机理及表现形式与传统纺织材料各不相同,以往的测试方法已不适应部分新型材料的吸热、传热及蓄热特点,无法合理的表达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升温蓄热效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国内目前仅有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的行业测试标准,而关于光吸收保暖性能的测试研究还不够完善,测试方法标准多集中在研究稳定状态下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即考核能量在纺织品作用下散失的难易程度,主要的指标有热阻、热导率、克罗值等,无法对新型纺织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发热、升温以及对热能的存储性能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0004]为了正确评价吸光发热远红外纤维纺织品的保暖、保健效果,需要建立完整的测试体系来评价纺织品的性能,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温升法、发射率法、带积分球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针对织物中的陶瓷粉体进行测试)几种(黄家鹏. 吸光发热远红外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9.)。本专利主要针对温升法进行研究。
[0005]目前在温升法吸光发热(光致热)纺织品测试领域,日本纺检试验中心采用的是光吸收保温测试(Boken标准BQE A 036)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安装在15厘米
×
15厘米试样的背面中央,用卤素灯(模拟阳光)照射样品表面并进行测量。目前,国内的广东省团体标准《T/GDBX 012—2019 服装功能性技术要求》在其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也有类似的吸光发热性能试验方法,此方法以及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发布的《GTTC/GF TM044

2019纺织品吸光发热性能试验方法》(廖银琳,湛权,张宇群,万倩,李储林. 纺织品吸光发热性能测试方法[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05):11

13+17.)几乎和日本纺检试验中心的试验方法如出一辙。此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织物光热转换能力的强弱
[3](赵衡,姚馨馨,王潮霞,凡力华,殷允杰.一种纺织品吸光发热性能的测试箱及测试方法[P].江苏省: CN110823956A,2020

02

21.),但其也有着严重的局限性。不同材质的织物,其热传导系数也各不相同,而其织法或厚度不同时,传导到包夹在织物内的温度传感器上的数据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会和实际应用产生较大的差异。譬如同样材质的絮片,克重较低的絮片由于材质薄,透光性强,在此种测试方法下表现反而会优于
18319

2019纺织品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能更加好的体现出过度氧化物基底的吸光发热纺织品在进行光热转换时的效能特性,更适合作为纺织品光蓄热性能试验的标准方法。目前,采用该方法进行测试的机构有广检集团以及南通纺检所等。
[0013]传统的保温纺织品厚度大,虽然保暖性能得到保证,但外观会显得臃肿不堪,而新型保暖材料要在款式和功能上做到能满足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其厚度就需要减小,而这必然又会使其保暖性能受到质疑。正因如此,保温材料中的最基本性能——保暖性(保温性)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应用于纺织品保暖性的主要指标有热阻、热导率、保温率、克罗值等。在国外的标准中,一般都使用热阻这个指标,而很少用到保温率。在国内的标准中,则以保温率为常用标准,热阻只在一些测试方法标准中出现。在行标《金属化纺织品保温性能的测定》(FZ/T60013

93)中,既有保温率,也有热阻指标。由于国内外标准不一,甚至国内标准的使用都有所差异,这就造成了对纺织品保温性能评价上的混乱和差异(郭禹.纺织品保温性能检测中存在的问题[J].纺织科学研究,2006(04):1

8.)。除了热阻等指标之外,影响人体接触冷暖感的织物因素有很多,如织物结构、织物厚度、织物间空隙、纤维瞬间传热性能、织物与皮肤的温差等
[5](顾永星.织物接触冷暖感性能的测定和评价[J].纺织检测与标准,2017,3(05):25

28.)。一般认为织物热传导率高,人体皮肤表面的热量迅速通过织物传至外部产生凉感,反之织物热传导率低,人体皮肤表面的热量被织物传至外部所需的时间较长,则产生暖感,但这对于能反射人体热辐射的新型复合保暖材料来说,就不是那么准确了。
[0014]表3部分干纺织材料以及静止空气、水的比热值(测定温度20℃)
[0015]材料比热值材料比热值材料比热值棉1.21~1.34粘胶纤维1.26~1.36静止空气1.01羊毛1.36锦纶61.84芳纶1.21蚕丝1.39涤纶1.34水4.18
[0016]在测试热阻、克罗值、保温率等方面的设备上,我国目前多是使用平板式恒温型的仪器,如日本、美国的ASTM型,日本的KES保温测试仪,以及国内生产的保温仪等,均属于这种类型。在测试热导率方面的设备上,目前国内外普遍用来测量织物热性能的仪器是日本KATO TEKKO公司生产的KES

F7 Thermo LABO型热性能测试仪器,以上所述的测试标准都是基于保暖性能测试所制订的,但是这些指标都无法对新型保暖材料在模拟人体自身发热条件下的接触升温作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日本专家MorihiroYoneda等通过对人体皮肤与接触物体间的瞬态传热过程及基于KES

F7 Thermo LABO型热性能测试仪器的研究分析,证实最大瞬态热流量只能衡量接触瞬间的冷暖感,并不能反映织物持续散热或保热的能力(Morihiro Yoneda,徐谷衡.皮肤冷暖感及瞬态导热间关系的理论分析[J].国外纺织技术(针织、服装分册),1988(13):32

33.)。
[0017]新型保暖材料除了阻止热量流失的保暖性能之外,很多还具有热量反射功能,即可以将人体发出的红外及远红外能量持续地反射回人体,使人体能在接触到织物的较短时间内感受到温度的上升。这种新型保暖材料的升温性能究竟应当用什么指标来表示、用什么仪器来检测,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客观地对新型光发热保暖材料所制成的各类纺织品进行光热转换性能、热传导性能测试及保温性能测试的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及其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测试仪包括:恒温发热底板(1),用于向纺织品提供恒温环境;可调压灯具(2),用于对纺织品进行光照;红外测温器(3),用于测试纺织品的温度;所述的恒温发热底板(1)与可调压灯具(2)分别位于纺织品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温发热底板(1)内设有: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恒温发热底板(1)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测温器(3)包括:采样控制器,用于设定纺织品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量、采样起始时间或采样间隔时间;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探头(31),用于测试纺织品各个采样点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测试仪还设有支架(4),该支架(4)位于恒温发热底板(1)上方;所述的红外测温探头(31)部分位于支架(4)上,用于测试纺织品上部采样点的温度;部分位于恒温发热底板(1)上,用于测试纺织品下部采样点的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符合新国标的多功能纺织品升温保暖性能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丽菊竺震霄付常俊杨玉成季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凸塑料添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