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43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包括:安装座,其内侧安装有衔接轮,且衔接轮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安装座上侧的封盖,且角度调节杆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衔接轮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柱;位置调节机构,其安装于定位柱的上侧,且位置调节机构的左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箱,且第一电机箱的下侧设置有螺旋杆。该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便于携带至车辆难以到达的位置进行安装测量,且能够对密度较高的淤泥进行深入,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相关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水位测量是水利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河道等底部的淤泥深度进行测量。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10530450B的一种水库水位监测装置,包括掘进结构、采样结构、测量结构、支撑结构、驱动柄和驱动结构;掘进结构设于背离支撑结构的最端部的一个测量结构的端部,便于螺旋转动测量结构使测量结构带动掘进结构插入水库淤泥中,淤泥粘接在掘进结构上的位置到测量结构与液面接触的位置的距离为水库的水位深度,掘进结构上粘接的淤泥的位置的长度等于淤泥的深度;采样结构设于掘进结构的内部,同时采样结构连接于驱动结构,便于通过测量结构带动驱动结构驱动采样结构对水库的内部的淤泥进行采样,便于采集不同深度的淤泥,观察水库的淤泥的重金属是否超标,进而便于根据水库的淤泥检测数据对水库进行及时的治理;
[0004]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3267555B的一种压力式水位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利测量
技术方案是:压力罩(1)为空管结构,下端敞开,上端采用压力传感器(2)封堵,压力传感器的受压部分与压力罩内部连通,压力罩和压力传感器一起构成一个下端开口的密闭容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防水电缆(3),防水电缆连接智能仪表(4);被测介质水与压力传感器由压缩的空气在中间隔开,压力罩内部的空气的压强随之变化,变化的压强被压力传感器检测,通过防水电缆传递到智能仪表,从而到的水深数值。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多泥沙河道的水位测量,例如黄河水位测量;可用于复杂水质的水位测量,例如含有盐碱性的地下水位测量;压力罩结构避免压力传感器的堵塞和性能漂移;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大都不便于携带,导致携带不便而影响对车辆难以到达的位置进行测量,且不便于对密度较高的淤泥进行深入,可能导致检测效果出现误差,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都不便于携带,且不便于对密度较高的淤泥进行深入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包括:
[0008]安装座,其内侧安装有衔接轮,且衔接轮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
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安装座上侧的封盖,且角度调节杆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衔接轮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柱,且衔接轮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于安装座内的定位柱;
[0009]位置调节机构,其安装于定位柱的上侧,且位置调节机构的左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箱,且第一电机箱的下侧设置有螺旋杆。
[0010]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衔接座、高度调节杆、定位座、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柱、安装套和第二电动伸缩杆;
[0011]支撑柱,其设置于衔接轮的上侧并位于封盖内,且支撑柱的外侧安装有衔接座,衔接座的右端内侧安装有高度调节杆;
[0012]定位座,其安装于衔接座的左端内侧,且定位座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左端固定有安装柱,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套,并且安装套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0013]优选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刻度杆、第一深度调节杆、第二深度调节杆、安装轮、主动杆、浮标和限位板;
[0014]刻度杆,其内侧安装有第一深度调节杆,且第一深度调节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深度调节杆,第二深度调节杆的外侧安装有设置于刻度杆内的安装轮,且安装轮的后侧设置有主动杆,第二深度调节杆的右侧设置有固定于第一电机箱上的限位板;
[0015]浮标,其安装于刻度杆的外侧。
[0016]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杆与衔接轮构成蜗轮蜗杆结构,且衔接轮的上端等角度安装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和定位柱均与支撑柱为卡合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衔接座与高度调节杆构成螺纹连接,且衔接座与支撑柱为滑动连接,并且衔接座的左侧开设有槽状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安装套右端安装的定位座与衔接座左侧开设的槽状结构构成转动连接,且安装套左端安装的安装柱与安装块构成螺纹连接,并且安装套的外侧与安装套构成滑动连接,而且安装套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缓冲的密封环结构。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深度调节杆的外侧与刻度杆的内侧构成螺纹连接,且第一深度调节杆的内侧与第二深度调节杆构成滑动连接,并且刻度杆与限位杆构成滑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安装轮与第二深度调节杆构成螺纹连接,且安装轮与主动杆构成蜗轮蜗杆结构,并且安装轮与刻度杆构成转动连接,而且第二深度调节杆右侧设置的限位板与刻度杆为滑动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浮标与刻度杆的外侧构成滑动连接,且刻度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起结构用于限位浮标。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便于进行携带,从而便于携带至车辆难以到达的位置进行安装测量,且能够对密度较高的淤泥进行深入,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0023]1、通过封盖与安装座之间的螺栓固定,使得安装座与封盖之间能够进行拆卸,且通过安装套右端安装的定位座与衔接座左侧开设的槽状结构构成转动连接和安装套左端安装的安装柱与安装块构成螺纹连接,使得第一电动伸缩杆能够与安装块进行拆卸后,折叠装入衔接座的槽状结构内,从而减少装置整体的占用体积,以便于进行搬运,从而便于携
带至车辆难以到达的位置进行安装测量;
[0024]2、通过第一电机箱下端的螺旋杆,使得螺旋杆能够对密度较高的淤泥进行深入,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且通过第一深度调节杆的外侧与刻度杆的内侧构成螺纹连接和刻度杆与限位杆构成滑动连接,以及安装轮与第二深度调节杆构成螺纹连接和安装轮与主动杆构成蜗轮蜗杆结构,使得刻度杆能够进行三段伸出,从而确保能够检测足够深的深度进行检测,使用范围广;
[0025]3、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能够使安装块进行位置调节,且通过角度调节杆与衔接轮构成蜗轮蜗杆结构和衔接轮的上端等角度安装有限位柱,以及限位柱和定位柱均与支撑柱为卡合连接,使得安装座在固定后,也能够对安装块的移动范围进行一定的调节,从而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深入,通过安装套的外侧与安装套构成滑动连接和安装套的内侧安装有用于缓冲的密封环结构,使得安装套能够在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长度调节后,对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侧进行支撑,避免第一电动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其内侧安装有衔接轮,且衔接轮的左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安装座上侧的封盖,且角度调节杆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衔接轮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柱,且衔接轮的内侧设置有固定于安装座内的定位柱;位置调节机构,其安装于定位柱的上侧,且位置调节机构的左端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箱,且第一电机箱的下侧设置有螺旋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柱、衔接座、高度调节杆、定位座、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柱、安装套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支撑柱,其设置于衔接轮的上侧并位于封盖内,且支撑柱的外侧安装有衔接座,衔接座的右端内侧安装有高度调节杆;定位座,其安装于衔接座的左端内侧,且定位座的左端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左端固定有安装柱,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套,并且安装套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深及淤泥深度测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刻度杆、第一深度调节杆、第二深度调节杆、安装轮、主动杆、浮标和限位板;刻度杆,其内侧安装有第一深度调节杆,且第一深度调节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深度调节杆,第二深度调节杆的外侧安装有设置于刻度杆内的安装轮,且安装轮的后侧设置有主动杆,第二深度调节杆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建平周小玲薄凤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河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