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40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吊连接机构,包括横梁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于底座固定的滑台座,所述滑台座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为Z向位置沿X向均匀变化的倾斜面,所述滑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滑台设置为通过在所述滑台座上沿X向滑动而调整所述滑台和所述横梁的Z向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悬吊连接机构,通过滑台和滑台座的配合,可实现横梁和模组的Z向位置调整,方便弥补沉降,且滑台座与底座固定,可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吊连接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速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速器的模组的悬吊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模组是大科学装置硬X自由电子激光超导直线加速器的主要部件,也是各大先进加速器装置争相研制的关键设备。模组内超导腔和超导四极铁的机械稳定性直接影响束流轨道稳定性和加速器性能。通常直线加速器由数套8腔模组组成,一套8腔模组约10米长,重8吨,每套模组上有4个支撑点。隧道中的模组的机械支撑方式有2种,隧道底面固定式和隧道顶面悬吊式。随着加速器领域对束流稳定性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机械振动的传递路径及机柜空间的利用率考虑,隧道顶面悬吊式模组越来越受到青睐。
[0003]现有技术中,模组通常通过悬吊连接机构将模组固定到隧道顶,即悬吊连接机构通过螺杆固定在隧道顶,然后模组固定在悬吊连接机构上,从而使模组悬吊在隧道顶。
[0004]但是,由于模组尺寸大,重量重,4个支撑点跨距大,悬吊连接机构直接采用螺杆连接会导致稳定性不好,且不利于安装和沉降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连接机构,以满足安装方便、沉降补偿和提高稳定性的要求。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吊连接机构,包括横梁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于底座固定的滑台座,所述滑台座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为Z向位置沿X向均匀变化的倾斜面,所述滑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滑台设置为通过在所述滑台座上沿X向滑动而调整所述滑台和所述横梁的Z向位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所述滑台和所述滑台座通过第一螺杆相连,所述滑台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横梁和所述滑台上的第一腰型孔后插入所述滑台座,所述滑台在可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滑台处于可移动状态时所述滑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杆、所述滑台座和所述横梁在X向移动,在所述滑台处于固定状态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杆、所述滑台座和所述横梁被锁紧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所述滑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台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腰型孔后抵在所述滑台座上,所述滑台处于可移动状态时其可相对于所述螺栓和所述横梁在X向移动,所述滑台处于固定状态时其相对于所述螺栓和所述横梁被锁紧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所述滑台相对于底座的X向位置和Y向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X向调节螺栓和第一Y向调节螺栓,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X向调节螺栓和所述第一Y向调节螺栓设置
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滑台的两个侧壁可分离地接触,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滑台的两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横梁配合,以防止所述横梁在XY平面旋转。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固定于隧道顶的H型钢上,所述H型钢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所述底座相对于所述H型钢的X向位置和Y向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顶板和连接所述顶板两端的两腹板,两腹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底板,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将两腹板的底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和所述滑台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加强筋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底板通过紧固组件与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上斜块、下斜块和第二螺杆,所述上斜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紧贴,所述下斜块的下表面与模组紧贴,所述上斜块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斜块的上表面均为Z向位置沿X向均匀变化的倾斜面且相互滑动配合,所述下斜块设置为通过沿X向的移动调整所述上斜块的Z向位置,以调整所述底板和所述模组间的Z向位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所述滑台之间还设置有垫板。
[0016]本专利技术的悬吊连接机构,通过滑台和滑台座的配合,可实现横梁和模组的Z向位置调整,方便弥补沉降,且滑台座与底座固定,可提高稳定性;横梁为几字型,且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使其闭合为一个整体框架,在加固结构的同时有助于增强Y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限位块,可有效防止横梁的翻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组和悬吊连接机构在隧道内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吊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悬吊连接机构从中间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吊连接机构的底座、滑台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去掉螺杆后的底座和滑台的侧视图;
[0023]图7为图5去掉滑台后的底座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吊连接机构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悬吊连接机构的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吊连接机构100,其用于将模组200安装至隧道顶。具体地,隧道顶上设有预埋钢板300,预埋钢板300上则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即Z向)延伸的多个H型钢400,模组20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点,其沿模组200的长度方向(即X向)依次设置,在每一个连接点均沿Y向(即水平面上与X垂直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吊耳201,悬吊连接机构100与吊耳201固定连接,从而使模组200固定在悬吊连接机构100上;悬吊连接机构100还位于两H型钢400之间,并与两H型钢400固定连接,从而将模组200悬吊在隧道顶。
[0028]如图2所示,当隧道顶发生振动时,其振动通过预埋钢板300传递至H型钢400,然后由H型钢400传递至悬吊连接机构100,然后再由悬吊连接机构100传递至模组200,导致模组200不稳定,由于H型钢400焊接在预埋钢板300上,它们与隧道顶作为一个整体为悬吊连接机构100和模组200进行支撑,因此模组200的稳定性将由悬吊连接机构100决定。
[0029]如图3和图4所示,悬吊连接机构100包括横梁110和底座120,底座120上设置有相对于底座120位置固定的滑台座121,例如,滑台座121可与底座120一体成型,来实现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滑台座121上滑动设置有滑台130,横梁110设置在滑台130上;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滑台座121的上表面为高度(即Z向位置)沿X向均匀变化的倾斜面,即其上表面与水平面成倾斜且沿X向的Z向高度不同,滑台130的下表面与滑台座121的上表面相互匹配,两者共同形成滑台座121与滑台130的接触面;滑台130可在滑台座121上沿X向和Y向滑动,当滑台130沿X向滑动时,由于其与滑台座121的接触面为倾斜面,因此在沿X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相对于底座固定的滑台座,所述滑台座上设置有滑台,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为Z向位置沿X向均匀变化的倾斜面,所述滑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台座的上表面相匹配,所述滑台设置为通过在所述滑台座上沿X向滑动而调整所述滑台和所述横梁的Z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所述滑台和所述滑台座通过第一螺杆相连,所述滑台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横梁和所述滑台上的第一腰型孔后插入所述滑台座,所述滑台在可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滑台处于可移动状态时所述滑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杆、所述滑台座和所述横梁在X向移动,在所述滑台处于固定状态时其相对于所述第一螺杆、所述滑台座和所述横梁被锁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滑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滑台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二腰型孔后抵在所述滑台座上,所述滑台处于可移动状态时其可相对于所述螺栓和所述横梁在X向移动,所述滑台处于固定状态时其相对于所述螺栓和所述横梁被锁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所述滑台相对于底座的X向位置和Y向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X向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荣兵高飞甄亭亭雷知迪邓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