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5033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需精准匹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包括:采集目标供需平台上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可分配的供给资源;根据所述需求请求,构建需求队列;基于所述供给资源,构建供给队列;将所述需求队列和供给队列中的单元信息进行逐一匹配,生成对应的供需调配清单;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供需匹配。通过对目标供需平台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资源进行处理,并按照类别时间等得到对应队列,并基于队列数据多次匹配得到供需调配清单,从而实现自动化供需匹配,可以使得得到的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精准。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精准。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需精准匹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购买力也逐渐增加,因此在供需业务上就会存在有更多的供应商及对应供应资源,需求方及对应需求请求,关于供应与需求的匹配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然而,目前的供需体系还不够完整,很多供应资源没办法准确的将资源分配给需求方,在需求方也会比较难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供应商。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用以通过对目标供需平台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资源进行处理,并按照类别时间等得到对应队列,并基于队列数据多次匹配得到供需调配清单,从而实现自动化供需匹配,可以使得得到的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快速精准。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目标供需平台上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可分配的供给资源;步骤2:基于所述需求请求,构建需求队列;步骤3:基于所述供给资源,构建供给队列;步骤4:将所述需求队列和供给队列中的单元信息进行逐一匹配,生成对应的供需调配清单;步骤5: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对目标对象进行供需匹配。
[000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采集目标供需平台上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可分配的供给资源,包括:步骤11:获取目标供需平台中处于有效时间内的所有供需信息;步骤12:对获取到的供需信息进行请求与资源的分类,得到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的供给资源;步骤13:对获取到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资源进行数据处理;步骤14:将处理后的需求请求保存至目标供需平台的需求处理子平台以及将处理后的供给资源保存至供给处理子平台。
[000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需求请求,构建需求队列,包括:步骤21:对需求处理子平台所保存的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排序,得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
步骤22:基于所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依序构建对应有序的初始队列;其中,初始队列包含需求请求的请求编号以及需求请求的时间编号;步骤23:基于构建的初始队列,并基于目标对象需求请求的需求类别对初始队列进行调整,得到对应的需求队列。
[000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对需求处理子平台所保存的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排序,得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包括:步骤211:获取需求处理子平台中所保存的每个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初始请求时间以及截止时间;步骤212:将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与历史请求集合进行匹配,并构建得到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历史延迟阵列,并获取所述历史延迟阵列的平均延迟值、最大延迟值以及最小延迟值;步骤213:确定需求处理子平台在当前时间的对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请求类型的处理效率;步骤214:当所述处理效率小于预设效率时,基于初始请求时间、当前时间、截止时间以及获取值结果,确定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当下可延迟值;其中,表示截止时间;表示当前时间;表示初始请求时间;表示对应的平均延迟值;表示对应的最大延迟值;表示对应的最小延迟值,其中,;当所述处理效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效率时,基于获取值结果,确定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当下可延迟值;步骤215:根据当下可延迟值,对每个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紧急程度排序,得到有序的需求请求集合。
[00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供给资源,构建供给队列,包括:步骤31:基于供给处理子平台的供给资源,对供给资源按照供给类别进行分类;步骤32:按照供给类别名称进行排序,得到有序的供给队列。
[001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将所述需求队列和供给队列中的单元信息进行逐一匹配,生成对应的供需调配清单,包括:步骤41:以需求队列为基础,将供给队列中的每一单元信息与需求队列依次进行匹配;步骤42:基于匹配结果,得到初步供需调配清单;步骤43:对需求队列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信息确认,得到供需调配清单。
[00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对需求队列中的信息进行匹配信息确认,得到供需调
配清单,包括:步骤431:将匹配结果中处于需求队列中的需求信息进行对应;步骤432:基于对应结果,确定当前需求队列中是否存在未匹配的需求信息;若需求队列中不存在未匹配的需求信息,则将当前初步供需调配清单作为最终供需调配清单;反之,则基于当前需求队列中的未匹配需求信息构建第二需求队列;基于第二需求队列中的需求信息类别,与供给队列中的剩余未匹配供给资源进行再次匹配;若供给队列中存在所属的信息类别,则基于供给队列中与当前信息类别对应的供给资源的资源总量与需求数量进行匹配,并得到需求差额值,将需求差额值传输至供需调配子平台申请补货,并将需求差额值反馈给目标对象;同时,基于申请补货结果获取第一扩充清单,并与所述初步供需调配清单融合,得到最终供需调配清单;若供给队列中不存在所属的信息类别,则基于供给队列历史供给信息进行查找,确认当前需求信息是否存在过,并基于确认结果向目标对象进行反馈;同时,基于确认结果获取第二扩充清单,并与所述初步供需调配清单融合,得到最终供需调配清单。
[001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对目标对象进行供需匹配,包括:步骤51: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向供给处理子平台中的供给队列对应的供给资源提出资源信息访问;步骤52:基于所述资源信息情况匹配对应的供应商信息;步骤53:将所述供应商信息与目标对象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基于对应的供需调配清单,实现供需匹配。
[001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对目标对象进行供需匹配之后,包括:步骤01:基于供需匹配结果,向供应处理子平台对应的供应商发起供应请求;步骤02:基于供需匹配结果,向需求处理子平台对应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发起需求确认指示;步骤03:基于供应请求以及需求确认指示,进行资源调配。
[001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目标供需平台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资源进行处理,并按照类别时间等得到对应队列,并基于队列数据多次匹配得到供需调配清单,从而实现自动化供需匹配,可以使得得到的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快速精准;通过对目标供需平台上的请求及资源进行采集、分类、处理,可以使得对于需求请求和供给资源的排序、匹配更加方便,大大加快了匹配的效率,也使得得到的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快速;通过基于需求请求进行多次排序,从而构成对应的需求队列,可以使得需求队列与供给队列进行匹配时更加高效,而且也降低了匹配出错的风险,可以使得自动化供需匹
配更加精准;通过基于需求请求的时间,并基于历史需求请求的延迟时间等排序,得到有序的需求请求集合,从而构成对应的需求队列,可以使得需求队列与供给队列进行匹配时更加高效,而且也降低了匹配出错的风险以及降低了超过匹配时限的可能性,可以使得自动化供需匹配更加精准;通过对需求队列和供给队列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集目标供需平台上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可分配的供给资源;步骤2:基于所述需求请求,构建需求队列;步骤3:基于所述供给资源,构建供给队列;步骤4:将所述需求队列和供给队列中的单元信息进行逐一匹配,生成对应的供需调配清单;步骤5:基于所述供需调配清单对目标对象进行供需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目标供需平台上的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可分配的供给资源,包括:步骤11:获取目标供需平台中处于有效时间内的所有供需信息;步骤12:对获取到的供需信息进行请求与资源的分类,得到目标对象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对象的供给资源;步骤13:对获取到的需求请求以及供给资源进行数据处理;步骤14:将处理后的需求请求保存至目标供需平台的需求处理子平台以及将处理后的供给资源保存至供给处理子平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需求请求,构建需求队列,包括:步骤21:对需求处理子平台所保存的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排序,得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步骤22:基于所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依序构建对应有序的初始队列;其中,初始队列包含需求请求的请求编号以及需求请求的时间编号;步骤23:基于构建的初始队列,并基于目标对象需求请求的需求类别对初始队列进行调整,得到对应的需求队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需求处理子平台所保存的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排序,得到有序需求请求集合,包括:步骤211:获取需求处理子平台中所保存的每个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初始请求时间以及截止时间;步骤212:将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与历史请求集合进行匹配,并构建得到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历史延迟阵列,并获取所述历史延迟阵列的平均延迟值、最大延迟值以及最小延迟值;步骤213:确定需求处理子平台在当前时间的对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请求类型的处理效率;步骤214:当所述处理效率小于预设效率时,基于初始请求时间、当前时间、截止时间以及获取值结果,确定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当下可延迟值;其中,表示截止时间;表示当前时间;表示初始请求时间;表示对应的
平均延迟值;表示对应的最大延迟值;表示对应的最小延迟值,其中,;当所述处理效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效率时,基于获取值结果,确定对应处理后的需求请求的当下可延迟值;步骤215:根据当下可延迟值,对每个处理后的需求请求进行紧急程度排序,得到有序的需求请求集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供需一体化的自动供需精准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兴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紫菜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