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32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电缆盘,包括卷线盘、安装于卷线盘外侧的底座、安装于底座一侧外的驱动机构及两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牵引或推动底座时,滚轮旋转,通过传动装置一带动旋转轴二旋转,旋转轴二通过变速箱一带动卷线盘旋转,实现了卷线盘自动收放线缆的目的;通过设计滚轮与线头调节器传动关系,使得穿线块在凹轨上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使得线缆可以均匀的缠绕到卷线盘中,而不至于扎堆;另外,当副杆插入到凹槽后,旋转轴一位置被锁死,有利于电缆盘放置在具有坡度的地面上;当副杆从凹槽拔出后即可实现解锁,同时可以拖动副杆让电缆盘移动位置,使得电缆盘移动更容易。使得电缆盘移动更容易。使得电缆盘移动更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缆盘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电缆盘。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盘是生产现场或者施工检修现场最常见的电气设备,电缆盘主要用于长距离电源供给的电气连接,可以说电缆盘是现场作业的“电源补给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0003]现有技术中电缆盘的构造十分简单,主要是由卷线盘、线缆、插头、移动插座、支架构成,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插头插入固定的插座上,然后手动抽出线缆,即可将整个电缆盘移动到需要电源的位置,最后将设备接上移动插座即可使用。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盘有两大显著缺陷一直制约着其使用,不符合现代设备对便捷性的追求。一方面是电缆盘本身因为缠绕大量的线缆导致其较重,搬运过程中需要人为提起移动,长距离搬运十分不方便;二是当插接上电源后,线缆盘中的线缆需要人为不断的抽出或者卷入,而这个过程中人也需要不断的移动,所以会导致手脚并用的费力场景出现,体验感十分差。
[0005]如公开号为CN201922074393.1公开的一种移动电缆盘的制动装置及移动电缆盘车,其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制动杆一端设有连接杆,制动杆另一端加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有导向轮;所述制动杆中间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处设有制动柱。该制动装置具备成本低,实用性强,制动精准度高,不需要额外增加人力及其它操作,就在放线与停止放线时完成了制动功能。虽然该技术方案实现了电缆盘的收卷和制动,但是仍然无法均匀顺畅地收放,也无法准确获知收放线缆的长度。
[0006]由此可见,针对以上缺陷,需要提供一种移动电缆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缆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缆盘,包括卷线盘、安装于所述卷线盘外侧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一侧外的驱动机构及两组滚轮;
[0009]所述卷线盘上包括若干安装在其侧面的插座、用于连接线缆的可插拔接头、贯穿所述卷线盘中轴且与之固定的旋转轴一;
[0010]所述底座包括凹型主座、对称安装于所述凹型主座两边外侧壁上的第一C型固定板和第二C型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凹型主座靠近第二C型固定板一侧凹口内的支撑板及四组支撑脚;所述第二C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靠卷线盘设有插座一边的所述凹型主座外侧面上,四组所述支撑脚呈矩阵固定安装在所述凹型主座底面四角处,两组所述滚轮分别旋转安装在呈X轴向分布的两组所述支撑脚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装置一、变速箱一、旋转轴二;所述旋转轴一两端分别旋转连接在所述变速箱一和所述第二C型固定板上,所述旋转轴二两端分别旋转连
接在所述变速箱一和所述第一C型固定板上;所述传动装置一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二和其中一组所述滚轮上;所述变速箱一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线头调节器,所述线头调节器包括传送带、两个皮带轮、开设有凹轨的限位板、移动块、调节块、位于所述调节块顶端的O型块及安装于所述O型块一端的穿线块;两个所述皮带轮旋转安装在凹型主座其中一端的上表面,所述传送带适配安装于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所述移动块固定在传送带上且卡合在O型块中。
[0013]作为优选,所述O型块与所述调节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凹轨中,所述O型块与穿线块垂直连接,所述穿线块上端处设有容纳可插拔接头处的线缆穿过的线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装置二、变速箱二、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一垂直齿合的齿轮二,所述传动装置二一端与所述旋转轴二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一连接,所述齿轮二与所述线头调节器的其中一个皮带轮连接。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拉杆装置,所述拉杆装置包括两组固定筒、与所述固定筒旋转连接的旋转帽、与所述旋转帽固定连接的空心的主杆、可在所述主杆中推拉的副杆以及一个手柄。
[0016]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同时与两组所述副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两组所述固定筒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C型固定板和所述第二C型固定板上。
[0017]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一贯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筒并向外侧伸出,所述旋转轴二贯穿另一个所述固定筒并向外侧伸出,且所述旋转轴一伸出部分外表面均设有凹槽,与所述旋转轴一位于同侧的所述副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限位片。
[0018]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测算直线距离的滚轮测距仪,所述滚轮测距仪安装在所述变速箱二与所述传动装置二其中一端之间。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该移动电缆盘中,当滚轮滚动时,通过传动装置一带动旋转轴二旋转,旋转轴二通过变速箱一带动旋转轴一旋转,即带动卷线盘旋转;推动或拉动底座,即可实现电缆盘移动,且卷线盘里面会自动收放与移动距离长度一样的线缆长度,从而实现自动收卷线缆的目的;
[0021]2.该移动电缆盘中,当滚轮滚动时,通过传动装置一带动旋转轴二旋转,旋转轴二通过传动装置二、齿轮一、齿轮、变速箱二带动线头调节器中穿线块来回做往复运动,从而能够调整线缆在卷线盘中的位置,避免线缆扎堆收放;
[0022]2.该移动电缆盘中,旋转轴一贯穿其中一固定筒并向外侧伸出,旋转轴一伸出部分外表面设凹槽,副杆的另一端设与凹槽匹配的限位片,当副杆完全插入主杆后,限位片会插入到凹槽中,从而限制旋转轴一旋转,从而限制滚轮旋转,从而实现锁定滚轮滚动的目的,有助于电缆盘在上下坡上放置或不用时的存放;将限位片脱离凹槽后,又可实现滚轮转动,而且还可以拉动副杆移动电缆盘位置,让电缆盘的移动变得轻松;
[0023]2.该移动电缆盘中,在齿轮一与传动装置二一端的中间安装滚轮测距仪,可以检测滚轮转动的圈数自动读出电缆盘移动的直线距离,从而有助于施工检修现场的距离测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技术中线头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技术中拉杆装置的结构拆解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卷线盘;11、插座;12、可插拔接头;13、旋转轴一;131、凹槽;
[0030]2、底座;21、第二C型固定板;22、第一C型固定板;23、支撑板;24、凹型主座;25、支撑脚;
[0031]3、线头调节器;31、传送带;32、皮带轮;33、限位板;331、凹轨;34、移动块;35、调节块;36、O型块;37、穿线块;
[0032]4、驱动机构;41、传动装置一;42、传动装置二;43、变速箱一;44、变速箱二;45、旋转轴二;46、齿轮一;47、齿轮二;
[0033]5、滚轮;
[0034]6、拉杆装置;61、固定筒;62、旋转帽;63、主杆;64、副杆;641、限位片;65、手柄;
[0035]7、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线盘(1)、安装于所述卷线盘(1)外侧的底座(2)、安装于所述底座(2)一侧外的驱动机构(4)及两组滚轮(5);所述卷线盘(1)上包括若干安装在其侧面的插座(11)、用于连接线缆的可插拔接头(12)、贯穿所述卷线盘(1)中轴且与之固定的旋转轴一(13);所述底座(2)包括凹型主座(24)、对称安装于所述凹型主座(24)两边外侧壁上的第一C型固定板(22)和第二C型固定板(21)、安装于所述凹型主座(24)靠近第二C型固定板(21)一侧凹口内的支撑板(23)及四组支撑脚(25);所述第二C型固定板(21)固定连接在靠卷线盘(1)设有插座(11)一边的所述凹型主座(24)外侧面上,四组所述支撑脚(25)呈矩阵固定安装在所述凹型主座(24)底面四角处,两组所述滚轮(5)分别旋转安装在呈X轴向分布的两组所述支撑脚(2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传动装置一(41)、变速箱一(43)、旋转轴二(45);所述旋转轴一(13)两端分别旋转连接在所述变速箱一(43)和所述第二C型固定板(21)上,所述旋转轴二(45)两端分别旋转连接在所述变速箱一(43)和所述第一C型固定板(22)上;所述传动装置一(41)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二(45)和其中一组所述滚轮(5)上;所述变速箱一(43)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缆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头调节器(3),所述线头调节器(3)包括传送带(31)、两个皮带轮(32)、开设有凹轨(331)的限位板(33)、移动块(34)、调节块(35)、位于所述调节块(35)顶端的O型块(36)及安装于所述O型块(36)一端的穿线块(37);两个所述皮带轮(32)旋转安装在凹型主座(24)其中一端的上表面,所述传送带(31)适配安装于两个所述皮带轮(32)之间,所述移动块(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举杨勇王冬亮那建军张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