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010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包括衡量下行公共物理信道SCCPCH上的负载和上行公共物理信道PRACH上的负载的方法,其核心包括: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公共物理信道上;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论公共物理信道上是否有信息连续传递,都能够有效衡量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公共物理信道负载衡量技术。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给出了在3G的WCDMA系统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状态和状态转换示意图,可以看出用户的RRC状态分链接模式和空闲模式,其中链接模式又被划分为Cell-DCH(Cell Dedicated channel,小区专用信道)、Cell-FACH(Cell Forward access channel,小区前向接入信道)、Cell-PCH(Cell Paging channel,小区寻呼信道)、URA-PCH(URA Pagingchannel,注册区寻呼信道)状态。 其中CELL-DCH状态和CELL-FACH状态都可以传输数据,它们的区别在于当用户处于Cell-DCH状态时,专门为用户分配一条专用信道,这条专用信道单独为一个用户所使用;而当用户处于Cell-FACH状态下时,可以在公共传输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的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分为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和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当下行传输数据时,用户传输数据使用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当上行传输数据时,用户传输数据使用PRACH(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由于用户传输数据使用的是公共物理信道,所以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使用,然而公共物理信道上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太多的用户需要发送数据时,就会导致信道拥塞,使得数据不能及时发送出去,因而需要根据所述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对用户数据进行控制,以避免信道发生拥塞。由于上述公共物理信道均在NodeB(基站)中,而RNC(基站控制器)控制着用户数据的发送,因此需要RNC知道NodeB上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对用户数据进行控制。 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现有技术是在标准协议中给出了Acknowledged PRACHpreambles(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确认前导)的概念,其核心是定义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为一条PRACH上每个接入帧所下发的确认前导。当用户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所有用户均可以使用PRACH接入NodeB,当NodeB接收到PRACH上的数据后,下发Acknowledged PRACH preambles信息给接入的对应用户。 由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标准协议定义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为一条PRACH上每个接入帧所下发的确认前导,因此每次在PRACH上传递信息时,都应该先下发前导确认,下发前导确认的多少,可以粗略反映出PRACH上同时接入的用户数,也就是说能够粗略反映PRACH上的负载情况。然而当PRACH上开始不间断传递信息时,则不再下发所述确认前导,除非信息中断后再次传输时才下发所述确认前导。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会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当公共物理信道上连续传递信息时,仅仅根据NodeB发送的AcknowledgedPRACH preambles数量值不能完全反映出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情况,从而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负载信息不能有效地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有效的反映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情况,进而可以根据所述负载情况有效的控制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数据传输。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包括A、基站控制器RNC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B、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当下行传输数据时,RNC将多条下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或,当上行传输数据时,RNC将一条上行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一条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 其中,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 其中,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还包括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和/或,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 其中,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与所述公共物理信道对应的公共传输信道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比特数,以及,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传输的比特数。 其中,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B1、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或,B2、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或, B3、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编码和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物理信道上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l具体包括B11、RNC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所支持的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找出为最大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以及,通过当前TTI内所下发的TFC信息计算并得到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比特数;B12、RNC根据所述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为最大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B21、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pilot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SCCPCH上所能承载的每个无线帧上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B2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比特数量以及编码对对应的公共物理信道比特数的影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B23、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所能承载的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 其中,所述步骤B3具体包括B31、RNC根据扩频因子、每时隙中的导频域pilot比特个数以及每时隙中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比特个数计算出SCCPCH上所能承载的每个无线帧上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B32、根据公共传输信道的TFC对应的比特数量、编码以及速率匹配计算当前TFC折算到公共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B33、根据计算出的SCCPCH上所能承载的上的每个无线帧所能承载的数据比特个数以及当前TFC折算到物理信道后一个无线帧上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当前SCCPCH上的负载。 其中,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B4、RNC根据为每个小区配置的PRACH数目,以及每个PRACH对应的RACH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速率得到一个TTI时间内所述小区内每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并统计一个TTI时间内在对应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B5、根据所得到的一个TTI时间内一个RACH所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以及所统计的一个TTI时间内在对应RACH上实际传输的比特数,计算并得到所述小区的当前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值。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B、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衡量公共物理信道负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公共传输信道映射到公共物理信道上;B、根据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衡量所述公共物理信道的负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当下行传输数据时,基站控制器RNC将多条下行公共传输信道FACH映射到一条副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上;或,当上行传输数据时,RNC将一条上行公共传输信道RACH映射到一条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下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还包括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和/或,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行传输数据时,所述影响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数的因素包括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内与所述公共物理信道对应的公共传输信道RACH上所能够承载的最大比特数,以及,一个TTI时间内在所述RACH上传输的比特数。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B1、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组合TFC对应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或,B2、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以及编码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或,B3、根据所述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TFC对应的比特数、编码和速率匹配引入的公共物理信道的比特数衡量SCCPCH上的负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具体包括B11、RNC根据所述公共物理信道上所支持的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找出为最大TFC配置的对应的比特数;以及,通过当前TTI内所下发的TFC信息计算并得到当前TTI内下发的TFC对应的比特数;B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