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物体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99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空物体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控制每个光学望远镜同步采集空间位置处的星轨图像;其中,星轨图像所显示的内容至少包括待识别太空物体的运动轨迹;基于每个光学望远镜采集的星轨图像,确定待识别太空物体对应的三维信息;其中,三维信息用于表征运动轨迹所属的星轨层次;基于运动轨迹所属的星轨层次对待识别太空物体进行识别,得到待识别太空物体的识别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无目标轨道信息的前提下,自动对太空物体进行识别,有效提高识别太空物体的效率、准确率,还可以有效降低识别太空物体所需的人力资源。所需的人力资源。所需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空物体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空物体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轨道上的航天器的数量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空间碎片、箭体、残骸的也在持续增长,对人造卫星及载人航天的威胁越来越大。各国也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空间目标编目中。通过对空间目标的识别、定位、定轨,为未来火箭发射、卫星变轨、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保证。空间目标主要包括卫星、残骸、箭体、碎片等。
[0003]公开的卫星的发射会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报备。运行轨道可以在对应运营商处获得,但是各国的军事卫星不会公开其轨道,这就造成了可能卫星轨道重合导致的碰撞风险。其他的风险来源包括卫星变轨、运载火箭的末级箭体、失去工作能力的卫星残骸和部分国家发射反卫星导弹爆炸后产生的卫星碎片等。
[0004]目前对于空间物体的识别主要是基于天基的空间监测系统和基于地基的空间监测系统:(1)地基监测主要为雷达探测和光学探测。雷达探测探测距离近、精度高,主要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空物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指定场景内部署有至少两个光学望远镜,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用于观测同一空间位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同步采集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星轨图像;其中,所述星轨图像所显示的内容至少包括待识别太空物体的运动轨迹;基于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采集的所述星轨图像,确定所述待识别太空物体对应的三维信息;其中,所述三维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运动轨迹所属的星轨层次;基于所述运动轨迹所属的星轨层次对所述待识别太空物体进行识别,得到所述待识别太空物体的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同步采集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星轨图像的步骤,包括:基于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采集的预览环境图像,确定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按照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控制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同步采集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星轨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采集的预览环境图像,确定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的步骤,包括:对于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判断该光学望远镜采集的预览环境图像中的噪声点数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是,确定该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为短时曝光模式;如果否,确定该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为高速摄影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控制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同步采集所述空间位置处的星轨图像的步骤,包括:如果该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为所述短时曝光模式,将该光学望远镜采集的第一空间环境图像确定为星轨图像;或者,如果该光学望远镜的拍摄模式为高速摄影模式,对该光学望远镜采集的每个第二空间环境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每个所述第二空间环境图像进行叠加得到星轨图像;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灰度拉伸处理、形态学滤波处理、背景滤除处理、对比增强处理、中值滤波处理、双目立体视觉分层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光学望远镜采集的所述星轨图像,确定所述待识别太空物体对应的三维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光学望远镜中目标光学望远镜之间的距离,确定目标双目视觉模型;其中,所述目标光学望远镜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目标双目视觉模型包括平行式双目视觉模型或非平行式双目视觉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双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超亢瑞卿苏鹏李达王硕亢志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