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93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0
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属于工装吊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盘顶部连接有吊耳,所述吊盘边缘互呈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


[0001]本技术属于工装吊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铸锭生产过程中,自耗炉坩埚底垫存在一定消耗,需要进行拆装换新,通常使用吊带进行坩埚底垫吊运,因坩埚底为圆形且存在棱角,吊带吊运过程存在打滑脱落情况,操作难度较高,且安全性无法保证,存在吊运过程脱落人员砸伤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本技术能够使坩埚底吊运过程中既能保证安全牢靠,又能避免坩埚底掉落而对新的坩埚底造成损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包括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盘顶部连接有吊耳,所述吊盘边缘互呈120
°
均布有三根长度相同的吊链,每根所述吊链端部均连接有长度相同的吊臂,每根所述吊臂的末端均向下设置有折弯部,每根所述吊臂的后端均固定有长钢筋。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吊耳为n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通过加固螺母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吊臂互成85
°
~95
°
的角度。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吊链的软连接进行吊臂开口大小的调节来适应不同规格的底垫,同时互成120
°
的吊臂能够均匀受力,保证吊取的稳定性,另外折弯部能够抓住坩埚底,提高稳定性,避免坩埚掉落对新坩埚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0]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 1为吊盘、2为吊耳、3为吊链、4为吊臂、5为折弯部、6为长钢筋、7为加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来实现对吊取底垫直径
在300

1200mm之间的坩埚底。
[0015]包括吊盘1,吊盘1顶部连接有吊耳2,吊盘1用10

15mm厚钢板切割而成,且直径方向上距边部15mm处设有2个φ10mm

φ15mm圆孔用于固定吊耳2,吊耳2用φ10mm

φ15mm钢筋弯曲加工得到,吊耳2为n形,提高吊取的稳定性。
[0016]吊盘1边缘互呈120
°
均布有三根吊链3,每根吊链3长度为150

200mm的相同长度,均匀焊接在距吊盘1边缘15mm的位置,每根吊链3端部均连接有长度相同的吊臂4,吊臂4用φ15mm

φ20mm钢筋制成。互成120
°
的吊链3和吊臂4能够在吊运坩埚底时保持更好的稳定和平衡。
[0017]每根吊臂4的末端均向下设置有折弯部5,折弯部5通过加固螺母7与吊臂4连接,折弯部5与吊臂4互成90
°
,能够像抓手一样抓住坩埚底,90
°
的角度能够抓取更加容易和稳定,当然折弯部5与吊臂4互成的角度可以少量增减,但尽可能在85
°
~95
°
之间。
[0018]每根吊臂4的后端均固定有300mm的长钢筋6,用来加固保障吊运安全性。
[001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坩埚底垫夹吊具,包括吊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盘(1)顶部连接有吊耳(2),所述吊盘(1)边缘互呈120
°
均布有三根长度相同的吊链(3),每根所述吊链(3)端部均连接有长度相同的吊臂(4),每根所述吊臂(4)的末端均向下设置有折弯部(5),每根所述吊臂(4)的后端均固定有长钢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岳强赵冬刘家涛李洪涛薛群喜金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