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才坤专利>正文

一种抽水取能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77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水取能装备,包括堤坝、主河道、分河道、闸门和铁塔,所述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堤坝,且堤坝的另一侧地面开设有环形的分河道,所述堤坝与分河道之间设置有闸门,所述铁塔的侧表面安装有滑动的承托环,且承托环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积水板,并且承托环下方的铁塔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自复位开关。该抽水取能装备,通过在堤坝一侧开挖环形的分河道和导流管的方式,利用闸门的开启将主河道中的水注入分河道和导流管人为制造落差,并利用水锤泵和水轮泵将分河道中的水灌注至铁塔的上端,利用水流向下流动的势能带动水轮发电机的叶轮转动进行发电,以实现在河边也能安装水力发电装置的目的。水力发电装置的目的。水力发电装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取能装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发电
,具体为一种抽水取能装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发电是一种不会产生热核污染的清洁能源,传统水利发电通常都是修建大坝,利用水流的堆积储蓄形成较大高的水位,通过释放水流时对发电机叶轮的冲击使得发电机能够进行发电,但是这种发电方式仅能应用于地势落差较大的地理位置,在一般的江河地势中就无法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发电,同时一些安装在江河两侧沥水流动的水流进行发电的设备发电量完全取决于河流中水流的流速,十分的不稳定,这样的装置所发出的电量只能用于电能的储蓄而无法直接给电网进行供电,而电能储蓄的损耗十分巨大,变相的降低了装置整体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取能装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环境受限和发电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水取能装备,包括堤坝、主河道、分河道、闸门和铁塔,所述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堤坝,且堤坝的另一侧地面开设有环形的分河道,所述堤坝与分河道之间设置有闸门,且闸门闸口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伸入主河道和分河道,所述分河道正中间的地面固定安装有铁塔,所述分河道朝向铁塔的一侧地底埋设有水锤泵和水轮泵,所述分河道朝向铁塔的一侧地底开设有导流管,且水锤泵和水轮泵的进水端均通过管道伸入导流管的内部,所述铁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筒,所述水锤泵和水轮泵的出水端均与输水管的一端相贯通,且输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储水筒的上端内部,所述储水筒的下端内侧表面被出水管的一端所贯穿,且出水管下方的铁塔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分水槽,并且出水管的下端垂直正对最上方的分水槽内部设置,所述分水槽的侧表面被下流水管的上端所贯穿,所述下流水管的中段均匀固定安装有水轮发电机,所述铁塔的侧表面安装有滑动的承托环,且承托环的内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积水板,并且承托环下方的铁塔的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自复位开关。
[0005]优选的,所述储水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设计,且储水筒与输水管伸入的一端为固定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储水筒进而以对注入的水进行储存,保证通过出水管排出的水稳定输出。
[0007]优选的,不同的所述分水槽直径不同,且不同的分水槽的直径自上至下逐渐变大。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层分水槽中溢出的水能够漏至下层分水槽给下层分水槽注水。
[0009]优选的,所述下流水管均匀分布在分水槽的侧表面,且下流水管的下端插入地面与下水道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流水管排出的水能够通过下水道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承托环与铁塔之间连接有弹簧,且承托环的内侧表面与铁塔的外表面为间隙配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承托环能够将水从与铁塔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快速排出。
[0013]优选的,所述积水板均匀分布在承托环的内侧表面,且不同高度的积水板为错位设置。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积水板能够对水进行留滞,使得水流量较大时水的重量能够带动承托环向下滑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抽水取能装备:
[0016]1.通过在堤坝一侧开挖环形的分河道和导流管的方式,利用闸门的开启将主河道中的水注入分河道和导流管人为制造落差,并利用水锤泵和水轮泵将分河道中的水灌注至铁塔的上端,利用水流向下流动的势能带动水轮发电机的叶轮转动进行发电,以实现在河边也能安装水力发电装置的目的,同时通过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将水锤泵和水轮泵的余水抽出供给储水塔的方式,使得储水塔中的水能够不断驱动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的水绞龙进行抽水,保证水锤泵和水轮泵的正常运作,而驱动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落下的水再由水轮泵泵回储水塔,以便储水塔有足够多的水来提供动力;
[0017]2.通过抽水提升至铁塔上端的方式,使得水轮发电机能够稳定的受水流驱动进行发电,水轮发电机的发电量不会随着河道中水流流速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拨动,保证了电力的稳定输出,使得发电装置能够直接与电网对接进行供电,省去了电力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0018]3.通过承托环上的积水板对最下方的分水槽溢出的水进行拦截的方式,使得承托环上的积水板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缓水流落在承托环上流出的速度,使得承托环上在瞬时水流量较大时能够在被暂留的水重力作用下下滑挤压自复位开关,以达到对闸门的控制,使得闸门能够启动较小开合度控制水流流入的量,以达到防止水流量过大导致水流大量溢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铁塔与分水槽连接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混合工况安装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单河流工况安装示意图。
[0025]图中:1、堤坝;2、主河道;3、分河道;4、闸门;5、铁塔;6、水锤泵;7、水轮泵;8、输水管;9、储水筒;10、出水管;11、分水槽;12、下流水管;13、水轮发电机;14、承托环;15、积水板;16、自复位开关;17、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抽水取能装备,包括堤坝1、主河道2、分河道3、闸门4、铁塔5、水锤泵6、水轮泵7、输水管8、储水筒9、出水管10、分水槽11、下流水管12、水轮发电机13、承托环14、积水板15、自复位开关16和导流管17,主河道2的一侧设置有堤坝1,且堤坝1的另一侧地面开设有环形的分河道3,堤坝1与分河道3之间设置有闸门4,且闸门4闸口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伸入主河道2和分河道3,分河道3正中间的地面固定安装有铁塔5,分河道3朝向铁塔5的一侧地底埋设有水锤泵6和水轮泵7,分河道3朝向铁塔5的一侧地底开设有导流管17,且水锤泵6和水轮泵7的进水端均通过管道伸入导流管17的内部,铁塔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筒9,水锤泵6和水轮泵7的出水端均与输水管8的一端相贯通,且输水管8的另一端伸入储水筒9的上端内部,储水筒9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设计,且储水筒9与输水管8伸入的一端为固定连接,铁塔5一侧的地面开设有蓄水池,且铁塔5一侧蓄水池的一侧安装有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和储水塔,利用水锤泵6和水轮泵7将分河道3中的大部分水输送至储水筒9中,而水锤泵6和水轮泵7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余水则通过管道排至蓄水池中被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抽至储水塔中进行使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取能装备,包括堤坝(1)、主河道(2)、分河道(3)、闸门(4)和铁塔(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河道(2)的一侧设置有堤坝(1),且堤坝(1)的另一侧地面开设有环形的分河道(3),所述堤坝(1)与分河道(3)之间设置有闸门(4),且闸门(4)闸口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伸入主河道(2)和分河道(3),所述分河道(3)正中间的地面固定安装有铁塔(5),所述分河道(3)朝向铁塔(5)的一侧地底埋设有水锤泵(6)和水轮泵(7),所述分河道(3)朝向铁塔(5)的一侧地底开设有导流管(17),且水锤泵(6)和水轮泵(7)的进水端均通过管道伸入导流管(17)的内部,所述铁塔(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储水筒(9),所述水锤泵(6)和水轮泵(7)的出水端均与输水管(8)的一端相贯通,且输水管(8)的另一端伸入储水筒(9)的上端内部,所述储水筒(9)的下端内侧表面被出水管(10)的一端所贯穿,且出水管(10)下方的铁塔(5)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环形的分水槽(11),并且出水管(10)的下端垂直正对最上方的分水槽(11)内部设置,所述分水槽(11)的侧表面被下流水管(12)的上端所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才坤
申请(专利权)人:顾才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