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75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转运装置,包括转动件、旋转分气装置、驱动装置和用于承接膜片的支承装置,支承装置上具有让膜片沿转动件转动方向退出的缺口,转动件上安装有吸附部,在支承装置上具有便于吸附部旋转通过的间隙,吸附部上开设有第二负压通道,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负压通道,第一负压通道与第二负压通道连接,旋转分气装置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与负压设备连接,当吸附部吸膜时,吸附部通过间隙并与膜片接触,且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弧形槽连通,当吸附部不吸膜时,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弧形槽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膜片间歇性连续转运,且在转动件的旋转过程中实现了膜片的吸附、转动和脱离。转动和脱离。转动和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膜片的转运,特别是一种膜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外包装中,柱状壳体的使用率较高,而为了保护柱状壳体,通常在柱状壳体的外面套上一层保护膜,比如电池的生产包装。
[0003]而随着新能源的普及,电池的使用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几年电池的使用量呈现倍增状态,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的生产又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和特斯拉为主,而特斯拉和宁德时代主要生产的是柱状电池,因此柱状电池的生产则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而在柱状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电池的外表面套上一层绝缘膜,该绝缘膜通常采用PVC材质制成,而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电池的套膜则需要自动化的生产才能保证电池的生产效率。
[0004]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研究,研发了一套自动化的电池套膜装置,将膜分解成膜输送、膜剪切、膜一次转移、膜二次转移、膜张开和套膜步骤,针对膜的转移,专利技术人研发了一套膜转运装置,可以实现膜的间歇性连续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膜转运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膜转运装置,包括转动件、旋转分气装置、驱动转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承接膜片的支承装置,支承装置上具有让膜片沿转动件转动方向退出的缺口,转动件上安装有吸附部,在支承装置上具有便于吸附部旋转通过的间隙,吸附部上开设有第二负压通道,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负压通道,第一负压通道与第二负压通道连接,旋转分气装置上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与负压设备连接,当吸附部吸膜时,吸附部通过间隙并与膜片接触,且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弧形槽连通,当吸附部不吸膜时,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弧形槽不连通。
[0007]可选的,支承装置包括膜导料机构、承料机构,膜导料机构、承料机构均安装在基板上,膜导料机构将膜片输送至承料机构上,承料机构包括卡料板和承料块,卡料板位于膜导料机构下方,且卡料板的顶部与膜导料机构的底部形成第一间隙,卡料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卡料槽,承料块位于卡料板下方,且承料块与卡料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承料块顶部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承料缺口,膜片的顶部位于膜导料机构的底部,膜片的中部卡在卡料槽内,膜片的底部通过承料缺口支撑。
[0008]可选的,膜导料机构包括导料结构和膜下料机构,导料结构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导料结构的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基板上通过羊角叉安装有可转动的被动辊,被动辊位于导料结构前侧,基板上还安装有主动辊,主动辊由安装在基板上驱动电机驱动,且主动辊位于导料结构后侧,部分被动辊位于第一通槽内,部分主动辊位于第二通槽内,且被动辊与主动辊之间的间隙小于位于导料结构内的膜片的厚度。
[0009]可选的,导料结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扣合,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导料通道,第一通槽开设在第一夹板上,第二通槽开设在第二夹板上。
[0010]可选的,转动件上轴向开设有安装槽,第一负压通道的进气孔位于安装槽的槽壁上,吸附部上具有安装部,安装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槽内,且第二负压通道的出气孔位于安装部上。
[0011]可选的,吸附部还包括成对设置的吸附臂,吸附臂安装在安装部上,且吸附臂呈上下间隔分布,第二负压通道的进气孔位于吸附臂的迎风面上,当转动件转动后,吸附臂的上臂旋转通过第一间隙并与膜片的上端部吸附,吸附臂的下臂旋转通过第二间隙并与膜片的下端部吸附。
[0012]可选的,吸附臂的迎风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吸附头,吸附头的迎风面上开设有槽体,第二负压通道的进气孔位于槽体的槽底上。
[0013]可选的,旋转分气装置包括支撑件和分气盘,分气盘安装在支撑件上,弧形槽开设在分气盘上,且弧形槽的槽底开设有与负压设备连接的气孔。
[0014]可选的,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动件可拆卸安装在转轴上,且转动件的底部与分气盘的顶部贴合。
[0015]可选的,支撑件包括上轴承座、轴保护套和下轴承座,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通过轴保护套连接,且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内圈均安装有轴承,轴承套装在转轴上,上轴承座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凹槽,分气盘安装在圆形凹槽内,且分气盘通过键止转。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膜转运装置,实现了膜片间歇性连续转运,且在转动件的旋转过程中实现了膜片的吸附、转动和脱离。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 为转动件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 为转动件与吸附部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 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 为转动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6 为分气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 为吸附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 为吸附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9为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10 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11为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12 为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9]图13 为膜片下料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 膜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00

转动件,200

吸附部,300

支撑件,400

驱动装置,600

支承装置,101

安装槽,102

螺钉孔,103

第一负压通道,104

限位台阶,105

弧形通槽,106

阶梯通孔,
201

安装部,202

吸附臂, 204

沉头孔,205

吸附头,206

槽体,207

第二负压通道,208

密封槽,301

上轴承座,302

轴保护套,303

下轴承座,401

转轴,402

胀紧套,403

胀紧螺钉,404

安装盘,405

伺服电机,501

分气盘,502

弧形槽,503

气孔,504

键槽,505

中心孔,610

膜导料机构、611

导料通道、612

第一夹板、613

第二夹板、614

第一通槽、615

第二通槽、620

膜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旋转分气装置、驱动转动件转动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承接膜片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上具有让膜片沿转动件转动方向退出的缺口,所述转动件上安装有吸附部,在所述支承装置上具有便于吸附部旋转通过的间隙,所述吸附部上开设有第二负压通道,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一负压通道,所述第一负压通道与所述第二负压通道连接,所述旋转分气装置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负压设备连接,当所述吸附部吸膜时,所述吸附部通过间隙并与所述膜片接触,且所述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弧形槽连通,当所述吸附部不吸膜时,所述第一负压通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弧形槽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膜导料机构和承料机构,所述膜导料机构、所述承料机构均安装在基板上,所述膜导料机构将所述膜片输送至所述承料机构上,所述承料机构包括卡料板和承料块,所述卡料板位于所述膜导料机构下方,且所述卡料板的顶部与所述膜导料机构的底部形成第一间隙,所述卡料板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卡料槽,所述承料块位于所述卡料板下方,且所述承料块与所述卡料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承料块顶部的前端面上开设有承料缺口,所述膜片的顶部位于所述膜导料机构的底部,所述膜片的中部卡在所述卡料槽内,所述膜片的底部通过所述承料缺口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导料机构包括导料结构和膜下料机构,所述导料结构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导料结构的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基板上通过羊角叉安装有可转动的被动辊,所述被动辊位于所述导料结构前侧,所述基板上还安装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由安装在基板上驱动电机驱动,且所述主动辊位于所述导料结构后侧,部分所述被动辊位于所述第一通槽内,部分所述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通槽内,且所述被动辊与所述主动辊之间的间隙小于位于所述导料结构内的所述膜片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梁藨孙惠伟徐玉权李冠杰李敏蒋利苏吕春斌任辉张伟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