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瓦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70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6
可倾瓦轴承具备: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具有:呈圆筒状且同心状地配置的内环及外环;配置于内环和外环之间且于周向排列的多个圆弧弹簧;将内环及外环与多个圆弧弹簧隔开的多个缝隙;在轴承壳体的内周侧于周向排列的多个轴承垫;和向多个轴承垫彼此的周向的间隙及多个缝隙内供给润滑油的给油装置。轴承壳体由在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筒体结合而成,多个分割筒体各自具有与其他分割筒体结合的两个分割面,两个分割面避开多个圆弧弹簧地设置。个分割面避开多个圆弧弹簧地设置。个分割面避开多个圆弧弹簧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倾瓦轴承


[0001]本公开涉及在喷气发动机,涡轮压缩机,涡轮增压器等各种旋转机械中设于旋转轴和支持体之间,可旋转地支持旋转轴的可倾瓦轴承(tilting pad bearing)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高速运转的旋转机械中使用可倾瓦轴承。可倾瓦轴承具备在旋转轴的外周于周向排列配置的多个轴承垫(bearing pad),支持多个轴承垫的轴承壳体(housing)和向各轴承垫供给润滑油的给油装置。给油装置的给油方式有油浴方式和直接润滑方式。油浴方式中、配置轴承垫的空间整体被润滑油填满。直接润滑方式中、从给油喷嘴向旋转轴和轴承垫的间隙直接供给润滑油。通过在旋转轴和轴承垫之间填满的润滑油形成润滑油膜、通过该润滑油膜的压力支持旋转轴。专利文献1

3公开了该种可倾瓦轴承。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旋转轴的周围配置的多个可倾瓦块(tilting pad)和在它们周围配置的阻尼器。该阻尼器中,内侧圆筒面具备:与多个可倾瓦块卡合的圆筒状的内部构造体、具有与内部构造体的外侧圆筒面相对的内侧圆筒面的圆筒状的外部壳(casing)、和将内部构造体与外部壳连接的多个柔软的韧带(韧带;ligament)。配置多个可倾瓦块的空间及内部构造体的外侧圆筒面和外部壳的内侧圆筒面的间隙被流体填满。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径向轴承装置。该径向轴承装置具备:通过圆筒状的空间围绕旋转轴的垫圈(carrier ring)、配置于圆筒状的空间的多个轴承垫、和用于向圆筒状的空间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垫圈是将两个半圆筒形状的构件结合而构成。多个轴承垫包括配置于圆筒状的空间的上半部分的阻尼轴承垫和配置于下半部分的倾斜轴承垫(tilting bearing pad)。阻尼轴承垫和垫圈之间形成阻尼间隙,通过充满阻尼间隙的润滑油构成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
[0005]专利文献3公开了轴承的阻尼组件。该阻尼组件由支持轴承的中空圆筒形的内轮、中空圆筒形的外轮、隔着缝隙(slit)地位于内轮和外轮之间且于周向上以相同间隔排列的三个以上的中间圆弧部构成。各中间圆弧部中,周向的一端与外轮一体地连结,周向的另一端与内轮一体地连结。
[000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特开US88340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17269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

56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的阻尼器中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内部构造体和外部壳和韧带是各自独立的构件,所以构造复杂,需要径向的空间,难以确保内部构造体的外表面和外部壳的外表
面的位置及尺寸精度。又,专利文献3的阻尼组件中,内轮、多个中间圆弧部及外轮一体地形成,但没有像专利文献2的垫圈这样分割构成,向旋转机械组装轴承时作业繁琐。
[0008]本公开鉴于以上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出在可倾瓦轴承中具有阻尼功能及定心(centering)功能,且能分割构成轴承壳体。
[0009]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公开一形态的可倾瓦轴承,特征在于,具备: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具有:呈圆筒状且同心状地配置的内环及外环;配置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且于周向排列的多个圆弧弹簧;将所述内环及所述外环与所述多个圆弧弹簧隔开的多个缝隙;在所述轴承壳体的内周侧于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轴承垫;和向所述多个轴承垫彼此的所述周向的间隙及所述多个缝隙内供给润滑油的给油装置;所述轴承壳体由在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筒体结合而成,所述多个分割筒体各自具有与其他分割筒体结合的两个分割面,所述两个分割面避开所述多个圆弧弹簧地设置。
[0010]根据上述构成的可倾瓦轴承,多个缝隙内充填的润滑油发挥阻尼功能,多个圆弧弹簧发挥旋转轴的定心功能。轴承壳体分割构成,但圆弧弹簧未被轴承壳体的分割面分断,所以圆弧弹簧的功能不受阻碍。而且,轴承壳体如上分割构成,所以可倾瓦轴承向旋转轴(旋转机械)组装时变得容易作业。
[0011]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提出在可倾瓦轴承中具有阻尼功能及定心功能,且能分割构成轴承壳体。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从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可倾瓦轴承的图;图2是图1中的II

II矢视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III

III矢视剖视图;图4是示出给油喷嘴的支持构成的可倾瓦轴承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示出给油喷嘴的支持构成的变形例的可倾瓦轴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示出端板的变形例1的可倾瓦轴承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示出端板的变形例2的可倾瓦轴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接着,参照附图说明实施的方式。另,各图中共通的构件(部分)在附图中标以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0014]图1是从中心轴线A的延伸方向观察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可倾瓦轴承(以下,简称为“轴承10”)的图。另,图1中,旋转轴11由双点长划线表示,端板30被透视。图2是图1中的II

II矢视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III

III矢视剖视图。
[0015]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轴承10所适用的旋转机械1具备旋转轴11、作为
其支持体的壳体(housing)12和轴承10。旋转轴11通过设于旋转轴11和壳体12之间的轴承10而旋转自如地支持于壳体12。旋转机械1例如可以是喷气发动机、涡轮压缩机、涡轮增压器等各种旋转机械。
[0016]图1~3所示的轴承10具备中空圆筒状的轴承壳体2、在轴承壳体2的内周侧于周向排列的多个轴承垫40和给油装置50。以下,为方便说明,轴承10的中心轴线A的延伸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又,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放射方向)称为“径向”,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的周向称为“周向”。
[0017]本实施方式中各轴承垫40呈圆弧状,五个轴承垫40在旋转轴11的周围于周向排列。不过,轴承垫40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轴承垫40的径向内侧的面通过油膜与旋转轴11的周面相对。
[0018]轴承壳体2兼具旋转轴11的定心功能和旋转轴11的振动衰减功能(阻尼功能)。轴承壳体2的径向外侧的面与壳体12的圆筒形的支持部密接并固定。轴承壳体2的径向内侧的面设有枢轴35,枢轴35与轴承垫40的径向外侧的面接触。
[0019]轴承壳体2一体地具有内环21、外环22和四个圆弧弹簧23。内环21及外环22均呈中空圆筒形状。外环22和内环21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而同心状地配置,内环21的外周和外环22的内周于径向离开。径向离开的内环21与外环22之间配置有四个圆弧弹簧23。
[0020]四个圆弧弹簧23以大致同一间隔在周向排列。各圆弧弹簧23是由径向内侧的内表面及径向外侧的外表面以中心轴线A为中心的圆弧面组成的圆弧状构件。内环21和圆弧弹簧23、外环22和圆弧弹簧23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倾瓦轴承,具备: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具有:呈圆筒状且同心状地配置的内环及外环;配置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且于周向排列的多个圆弧弹簧;将所述内环及所述外环与所述多个圆弧弹簧隔开的多个缝隙;在所述轴承壳体的内周侧于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轴承垫;和向所述多个轴承垫彼此的所述周向的间隙及所述多个缝隙内供给润滑油的给油装置;所述轴承壳体由在所述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筒体结合而成,所述多个分割筒体各自具有与其他分割筒体结合的两个分割面,所述两个分割面避开所述多个圆弧弹簧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弧弹簧包括在所述周向排列的第一圆弧弹簧和第二圆弧弹簧;所述多个缝隙各自具有:将所述第一圆弧弹簧和所述内环之间隔开的内侧缝隙部;将所述第二圆弧弹簧和所述外环之间隔开的外侧缝隙部;以及将所述内侧缝隙部和所述外侧缝隙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两个分割面上,不出现所述内侧缝隙部及所述外侧缝隙部,出现所述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瓦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圆弧弹簧各自具有作为周向一方的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作为另一方的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轴承壳体具有将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内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内辽太井上孝彦石丸英嗣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