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制品和用于识别吸烟制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70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制品(1),该气溶胶产生制品包括附接到吸嘴区段(1”)的消耗品区段(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溶胶产生制品和用于识别吸烟制品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再造烟草和气溶胶产生制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吸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加热的电子烟液系统或电加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基于气溶胶产生消耗品制品的电子香烟已变得流行。主要存在两种类型:液体汽化器和加热的烟草吸入器装置。加热的烟草吸入器装置被称为“加热不燃烧”系统(HNB)。与电子香烟相比,它们提供了更正宗的烟草风味,电子香烟通过加热包括气溶胶形成剂、香料和常常尼古丁的液体装料来递送可吸入气溶胶。HNB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加热包括气溶胶形成物质(比如,甘油和/或丙二醇)的烟草材料,该气溶胶形成物质在加热期间汽化并产生蒸气,该蒸气从烟草材料提取尼古丁和风味成分。烟草物质被加热到200℃与350℃之间,低于常规香烟的正常燃烧温度。吸入器装置典型地是被配置用于接纳杆状消耗品制品的手持式加热器。
[0003]产品信息的辨识在许多领域都很重要,比如医药领域。文献US 2013/0221097 A1中披露了用于识别插入在医疗递送装置中的药物储器的编码特征的代码辨识系统的示例。该文献描述了检测布置于药物储器的代码的一般原理,该代码可以通过光学手段或电学手段或磁性手段或通过测量电容来检测。US 2013/0221097 A1中描述的医疗递送系统和方法不适于本文所述的吸烟制品领域,因为它需要必须在其上布置代码的烟弹。此外,US 2013/0221097 A1没有提供可能用于或适于包括包裹物的吸烟制品的编码辨识系统或方法的细节。
[0004]气溶胶产生制品(无论是电子烟液还是HNB制品)的非法贸易是个问题,因为假冒制品特别地可能品质低劣,可能无法保证气溶胶的受控递送量或可能不适用于专用气溶胶产生系统。为了识别气溶胶产生消耗品制品是否是正宗制品,可以在制品的外表面上布置含有关于制品的信息的代码或等同标志,以便在使用中或使用之前通过某装置来检测到。这允许检查消耗品制品的正宗性,并且在否定检查的情况下提供适当的控制,比如对与之一起使用的加热系统断电或对加热系统进行正确调整。
[0005]此外,为了适应气溶胶产生条件的目的,可能还需要将消耗品制品与另一制品区分开。例如,一系列制品中的某些消耗品制品可能包含不同的成分(例如不同的烟草混合物、形成剂、尼古丁水平等),因此装置需要不同的参数设置以优化消费者体验。
[0006]为了提供对消耗品制品(比如,HNB制品)上的代码的准确认证,辨识概率应极高,使得合适的制品将不会被拒绝。然而,现有的标记依赖于代码,比如布置于制品外表面的经典的1维或2维条形码,并且可以在不使用特定光学仪器的情况下(例如简单地通过人眼而使代码可视化)轻易地仿制这些代码。此外,条形码受到其中可能包含的信息密度低的限制。
[0007]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各种尝试来提供可认证的气溶胶产生制品。
[0008]WO 2019185747披露了一种包括制品的电子香烟,该制品包括布置在制品表面上
并且指示与制品相关联的编码参数的标记。电子香烟还包括用于感测标记的传感器组件以识别或辨识制品。将标记施加在制品上这一事实构成附加步骤,使生产过程变得复杂,并且还存在油墨在恶劣环境中(比如靠近气溶胶产生装置中所需要的加热器的环境)的稳定性问题。
[0009]在US 20160302488 A1中描述了一种吸烟制品,该吸烟制品在吸烟制品的外表面上包括标记。该标记可以呈一维/二维条形码的形式。代码包括可识别光谱签名但是需要通过喷雾来施加层并且需要光谱仪。另外,由光谱产生的签名取决于浓度,该浓度可以在1ppm与1000ppm之间,该浓度的精度是难以控制的。基于光谱签名的标签剂也与光谱测量以及解释和校准问题相关联,这些问题可能使标签剂不太可靠,并且可能存在涉及这种标签剂稳定性的问题。在制造期间添加喷雾层使过程更为复杂,因为必须以受控的方式处理和施加化学制剂。
[0010]US 2015128969讨论了一种吸嘴,该吸嘴体现为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吸烟制品的烟弹,该烟弹是使用双层接装包裹件进行包裹的。双层接装包裹件的外层包括标记,这些标记识别吸嘴和吸烟制品的特性。外层可以是粘性标签的形式。双层接装包裹件的外层包括标记,这些标记识别吸嘴和吸烟制品的特性。标记提供比如(多种)风味和产品来源标识等信息。必须将标记施加到制品的层上这一事实构成附加步骤,并且使生产过程变得复杂且更加昂贵。施加的标记也可以轻易地被识别和再现,因为它能轻易地被观察到。
[0011]因此,需要一种用以允许认证气溶胶产生制品(比如,HNB、电子烟和吸烟制品)的改进的技术。需要比现有技术的所有标记标志简单得多且也不应该是直接可见的识别方法。还需要一种识别解决方案,该识别解决方案更稳健且不易比如由于热而发生变化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通过提供认证方法和识别系统找到了上文所讨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该识别系统不需要在消耗品产品上或消耗品产品中使用添加或结合的标记并且在没有使用比如光源等光学手段和检测系统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看到。
[0013]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基于在制品的内管中实现的孔口。孔口还布置成构成可读识别码。这允许提供限定为识别码的固有可用参考,通过该参考可以在消费消耗品时辨识该消耗品。此外,该方法允许提供对气溶胶产生消耗品进行便宜且极其安全的单独的辨识。
[0014]更确切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种气溶胶产生制品来实现的,该气溶胶产生制品包括附接至吸嘴区段的消耗品区段。吸嘴区段包括表示编码数据的机器可读图案。吸嘴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内管并且具有管内表面和管外表面。内管布置在包裹物内。机器可读图案包括多个光透射孔口,这些光透射孔口在所述内管的壁中在至少一段长度上延伸并且优选地沿着所述内管的外周布置。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多个孔口沿内管的纵向方向延伸。此外,包裹物可以由光散射材料制成。
[0015]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孔口可以是在其上对入射光加以衍射的小孔口,例如最大截面尺寸或直径在2mm与50μm之间、优选地在1mm与65μm之间、最优选地在500μm与100μm之间的孔口。孔口可以通过激光器产生。微型激光器实现的最小孔直径典型地为0.070mm。对于大型激光器,最小直径典型地为0.160mm。在变体中,孔口阵列可以代表记号、图像或符号
(比如字母)。
[0016]内管可以由纸、聚合物或其组合制成。内管的厚度优选大于包裹物的厚度。内管可以定位在消耗品制品的气溶胶产生部分与过滤器部分之间。内管在气溶胶产生部分与过滤器部分或嘴口端之间形成间隔件,该间隔件的尺寸被确定为允许蒸气在穿过其循环时温度降低。内管可以是中空的或填充有多孔填充材料,比如轻质网眼材料、非织造材料、蜂窝或开孔材料等。填充材料的插入可以在管状构件中增加与蒸气的接触表面,以实现更短的管长度。气溶胶产生材料可以是基于烟草的材料,比如任何合适形式(比如聚拢的片材、股线、条、粉末、海绵或泡沫)的再造烟草。
[0017]内管布置在由光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溶胶产生制品(1),该气溶胶产生制品包括附接到吸嘴区段(1”)的消耗品区段(1

),其中,所述吸嘴区段(1”)包括至少一个内管(2)以及包裹物(40),其中,该内管布置在包裹物(40)内部,并且其中,该吸嘴区段(1”)包括表示编码数据的机器可读图案,该机器可读图案包括在所述内管(2)的壁中在至少一段长度上延伸的多个(20,20

,20”)光透射孔口(201

216,220

228),所述多个(20,20

,20”)光透射孔口沿所述内管(2)的外周和/或纵向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管(2)和/或所述包裹物(40)由光散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内管(2)和所述包裹物(40)由不同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不同的光散射特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管(2)和所述包裹物(40)至少部分地由纸制成并且优选地具有不同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至少一个光吸收层(30)布置于所述内管(2),所述吸收层(30)具有与所述光透射孔口(201

216,220

228)对准的贯通孔口(201
’‑
20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包裹物(40)和/或所述管(2)由至少两个层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层(2,40)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由聚乳酸(PLA)、纤维素纸、淀粉及其组合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孔口(201

216,220

228)按照布置在所述内管(2)的外周上的至少N个平行阵列(20,20

,20”)来布置,N等于或大于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产生制品(1),其中,所述N个阵列中的至少两个阵列在它们的孔口(201

216,220

228)之间具有M个不同的间隔,M等于或大于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德贝格近藤亮宏GA皮拉托维茨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