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65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过滤段、气流通道段、气溶胶生成材料段和包裹层,过滤段、气流通道段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段依次相连,且包裹层至少设置于气流通道段外;气流通道段中心设有至少一个中心气道,气流通道段与包裹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流气道,侧流气道与中心气道气流连通;包裹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气流通道段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外部气体通过第一通孔分别经第二通孔及侧流气道进入中心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空气提取气溶胶生成材料段产生的气溶胶,设置成包括中心气道和侧流气道的双气道,通过中心进气与侧流进气相配合,使得气溶胶的提取效果稳定,提取效率高,提取后香气浓度高,且气溶胶温度较低。且气溶胶温度较低。且气溶胶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是加热气溶胶生成材料而非燃烧方式来产生气溶胶,这种气溶胶生成材料在采用电子加热设备抽吸时,消费者不仅能够感受气溶胶生成材料的香味,并且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是在低温条件下被加热,可大幅度降低传统卷烟在高温燃烧时所产生的非期望的物质。
[0003]目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利用空气提取气溶胶的方式多通过侧边进气至提取件的中心气道进行提取,但中心进气提取时,进气孔与基材段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影响提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溶胶提取效率高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过滤段、气流通道段、气溶胶生成材料段和包裹层,所述过滤段、所述气流通道段和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段依次相连,且所述包裹层至少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段外;
[0006]所述气流通道段中心设有至少一个中心气道,所述气流通道段与所述包裹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流气道,所述侧流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气流连通;
[0007]所述包裹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气流通道段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经第二通孔及所述侧流气道进入所述中心气道。
[0008]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段上设有瓦楞结构,外部气体经所述瓦楞结构汇入所述中心气道中。
[0009]优选地,所述瓦楞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段上的至少一条沟槽,至少一条所述沟槽形成所述侧流气道。
[0010]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段中心设有至少一个中心孔,至少一个所述中心孔贯穿所述气流通道段以形成所述中心气道。
[0011]优选地,所述中心气道内设有过滤件。
[0012]优选地,所述过滤件的材料包括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植物多糖及植物多孔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为锥形通孔。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中心气道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包裹层一端的截面面积。
[0015]优选地,所述包裹层包括侧壁及底壁,所述侧壁包裹所述气流通道段和所述气溶
胶生成材料段的侧部,所述底壁包裹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段远离所述气流通道段的端部。
[0016]优选地,所述包裹层的底壁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中心气道气流连通。
[0017]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成包括中心气道和侧流气道的双气道,将中心进气与侧流进气相配合,使得气溶胶的提取效果稳定,提取效率高,提取后香气浓度高。该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结构简单,利用空气提取气溶胶生成材料段产生的气溶胶,提取气溶胶所用空气可不经过气溶胶生成材料段,温度较低,在提取气溶胶的同时,又具有降温作用;结构简洁,用料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加工工艺更加简洁,操作更加方便,工业化简易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气流通道段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25]参见图1至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该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结构可分为三段,包括过滤段1、气流通道段2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其中,过滤段1、气流通道段2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依次相连,且其三者外设置有包裹层4,即依次相连后的过滤段1、气流通道段2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由包裹层4包裹着;图1和图2
中所示的包裹层4为其展开时的状态;气流通道段2也可以称为气溶胶提取件,目的是为了对气溶胶进行提取。需要注意的是,包裹层4至少包裹气流通道段2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段1、气流通道段2和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包装材料包裹后再组装为一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0026]具体地,过滤段1的材料包括醋酸纤维、聚丙烯纤维、纸质滤棒、再造烟叶、聚乳酸纤维、树脂、植物多糖、树脂及植物多孔材料等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对气溶胶进行过滤、吸附,达到提升气溶胶纯净度、舒适性的效果,可理解地,过滤段1的材料也可以包括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组成。
[0027]气流通道段2中心设有至少一个中心气道21,进一步地,至少一个中心气道21沿轴向贯穿设置在气流通道段2中心。气流通道段2与包裹层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流气道23,侧流气道23与中心气道21气流连通;包裹层4上设有第一通孔41,气流通道段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41的设置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外部气体通过第一通孔41分别经第二通孔22及侧流气道23进入中心气道21。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22的设置数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段(1)、气流通道段(2)、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和包裹层(4),所述过滤段(1)、所述气流通道段(2)和所述气溶胶生成材料段(3)依次相连,且所述包裹层(4)至少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段(2)外;所述气流通道段(2)中心设有至少一个中心气道(21),所述气流通道段(2)与所述包裹层(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侧流气道(23),所述侧流气道(23)与所述中心气道(21)气流连通;所述包裹层(4)上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气流通道段(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4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1)分别经第二通孔(22)及所述侧流气道(23)进入所述中心气道(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段(2)上设有瓦楞结构,外部气体经所述瓦楞结构汇入所述中心气道(2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段(2)上的至少一条沟槽,至少一条所述沟槽形成所述侧流气道(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涛刘刚林志文刘裕杰李涛李航汤建国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