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968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系统(8),用于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式的家具部件(7a)引导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门扇(4),包括:能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家具部件(7a)上的至少一个导轨(9c);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所述至少一个门扇(4)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在移入的终端位置和移出的终端位置之间可运动地支承;至少一个遮板(11),所述至少一个遮板用于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至少一个端侧(15),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至少在第一运行位置和第二运行位置之间可运动,在第一运行位置上遮板(11)至少局部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所述至少一个端侧(15),在第二运行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至少局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端侧(15);以及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至少能够从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处于移出的终端位置上游、优选紧邻的上游的分区段中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可松开地耦联,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的耦联状态下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带动,以将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从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引导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系统,用于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式的家具部件引导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门扇,所述引导系统包括:
[0002]‑
能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家具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导轨;
[0003]‑
至少一个引导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门扇能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导轨在移入的终端位置和移出的终端位置之间可运动地支承;
[0004]‑
至少一个遮板,所述至少一个遮板用于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的至少一个端侧,所述至少一个遮板至少在第一运行位置与第二运行位置之间能运动,在该第一运行位置上,该遮板至少局部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的所述至少一个端侧,在该第二运行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遮板至少局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端侧;以及
[0005]‑
至少一个操纵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遮板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至少从该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
[0006]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借助于要被说明的类型的至少一个引导系统使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门扇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式的家具部件运动的方法。
[0007]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家具,该家具具有至少一个门扇、固定式的家具部件和至少一个要被说明的引导系统,所述至少一个门扇特别是滑门或折叠滑门。

技术介绍

[0008]例如从EP2899344A1、EP2071108A1和WO99/23337A1已知具有可运动地支承的遮板的家具,该遮板用于遮盖位于两个家具部件之间的间隙。
[0009]DE102014018682B3展示一种具有家具主体和多个折叠门元件的家具,这些折叠门元件能从遮盖家具主体的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上,折叠起来的折叠门元件被容纳在家具主体的上方的容纳隔间中。折叠门元件能从第一位置开始通过第一电动驱动器相对于家具主体升高,然后折叠门元件能通过第二电动驱动器运动到家具主体的上方的容纳隔间中。此外,设置可运动地支承的封闭盖板,该封闭盖板由推链操纵,该推链可由第二电动驱动器驱动。当折叠门元件位于容纳隔间内部时,家具主体的上方的容纳隔间可通过封闭盖板封闭。
[0010]通过此种引导系统的遮板,可至少局部遮盖用于容纳至少一个门扇的容纳隔间以及用于可移行地支承门扇的导轨的位于容纳隔间中的端侧。通过可运动地支承该遮板,使得该遮板在第一运行位置上局部遮盖容纳隔间,并且在第二运行位置上允许门扇移出。然而,当门扇移出运动时,存在门扇和遮板可能相互碰撞或相互卡住的显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引导系统,避免上述缺点,特别是改进遮板的运动的控制。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该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有利实施方式。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设置至少一个耦联装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能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的在该移出的终端位置上游的——优选紧邻的上游的——分区段上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可松开地耦联,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的耦联状态下能被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带动,以将所述至少一个遮板从该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该第二运行位置上。
[0014]换言之,引导装置(在该引导装置上能支承所述至少一个门扇)能在该引导装置的在移入的终端位置和移出的终端位置之间的运动形成的大部分上自由运动,并且在即将抵达移出的终端位置时才通过耦联装置与操纵装置可松开地耦联,以便操纵遮板的运动。以此方式确保,在引导装置抵达其移出的终端位置之前,将遮板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遮板与移出之门扇之间的碰撞。
附图说明
[0015]从以下针对附图的说明中得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
[0016]图1a、1b显示家具的透视图,该家具具有家具主体和相对于该家具主体可运动的门扇,这些门扇处于两个不同位置上;
[0017]图2a

2c以前视图以及另外两个相关的细节图显示被推入容纳隔间的门扇;
[0018]图3a

3c以不同视图显示具有引导系统的家具;
[0019]图4a、4b显示具有引导装置的引导系统,该引导装置处于与耦联装置未耦联的状态和耦联的状态;
[0020]图5a、5b显示引导装置朝移出的终端位置的方向的另外的位置;
[0021]图6a至6h按时间顺序显示引导装置的直到移出的终端位置的运动;
[0022]图7a、7b以分解图和在组装状态下显示引导系统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a显示家具1的透视图,该家具1具有家具主体2和相对于家具主体2可运动的门扇3a、3b、4。门扇3a、3b通过竖直延伸的轴彼此铰接连接。门扇3a、3b、4可形成为滑门或折叠滑门。
[0024]门扇3a、3b通过引导系统8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支承,在该第一位置上,门扇3a、3b基本上彼此共面地定向,在该第二位置上,门扇3a、3b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在第一(共面)位置上,门扇3a、3b基本上完全遮盖家具主体2。在第二(平行)位置上,门扇3a、3b可被推入家具主体2的容纳隔间5a中。容纳隔间5a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由两个基本上彼此平行间隔开的侧壁6a、6b形成。
[0025]引导系统8包含用于引导门扇3a、3b的纵向轨道9a,该纵向轨道9a形成为用于,沿着家具主体2的端侧2a引导门扇3a、3b。通过横向于纵向轨道9a而延伸的导轨9b,可沿着家具主体2的侧壁6a引导门扇3a、3b。
[0026]相反,门扇4可以形成为单个门扇4,该单个门扇在第一位置上可与其他两个门扇3a、3b共面地定向。门扇4在第二位置上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板状家具部件7a定向,在该第二
位置上,门扇4可沿导轨9c被推入到家具主体2的另一个容纳隔间5b中。用于容纳门扇4的容纳隔间5b由两个基本上彼此平行间隔开的、固定式的板状家具部件7a、7b形成。
[0027]图1b显示根据图1a的家具1,其中,门扇3a、3b在彼此平行的位置上被容纳在容纳隔间5a中。相反,门扇4被推入容纳隔间5b中,该容纳隔间5b由两个板状家具部件7a、7b形成。家具1包含至少局部可由至少一个门扇4遮盖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2a,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空间2a中设置例如厨房家具和厨房用具。
[0028]图2a以前视图显示门扇4,该门扇4平行于板状家具部件7a定向,并且完全处于容纳隔间5b中。在家具部件7a和门扇4之间形成竖直延伸的间隙10,该间隙10至少局部可由可运动地支承的遮板11遮盖。出于简化,将结合门扇4和容纳隔间5b描述遮板11的工作方式。然而,遮板11当然亦可与另一容纳隔间5a中的两个其他门扇3a、3b结合使用。
[0029]间隙10处于家具部件7a和门扇4之间,该间隙10具有例如约3cm的宽度。此间隙10在门扇4被推入容纳隔间5b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引导系统(8),用于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式的家具部件(7a)引导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门扇(4),所述引导系统包括:

能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家具部件(7a)上的至少一个导轨(9c);

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所述至少一个门扇(4)能够可枢转地支承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上,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在移入的终端位置和移出的终端位置之间可运动地支承;

至少一个遮板(11),所述至少一个遮板用于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至少一个端侧(15),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至少在第一运行位置和第二运行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在该第一运行位置上,该遮板(11)至少局部遮盖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所述至少一个端侧(15),在该第二运行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至少局部释放所述至少一个端侧(15);以及

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至少能够从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在处于移出的终端位置上游——优选紧邻的上游——的分区段中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可松开地耦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的耦联状态下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带动,以将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从第一运行位置运动到第二运行位置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系统(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和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在移出的终端位置上和/或在处于移入的终端位置和所述分区段之间的另一分区段中彼此脱开,所述分区段处于移出的终端位置的上游、优选紧邻的上游,在所述分区段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能够与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可松开地耦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系统(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操纵装置(18):

包含至少一个可线性移动的滑动件(18a);和/或

与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连接,优选地铰接连接;和/或

包含至少一个纵向引导件(18c),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引导件,该操纵装置(18)能够至少在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的纵向(L)的方向上移动;和/或

包含至少一个斜面(18b),所述至少一个斜面用于操纵所述至少一个遮板(11)。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

包含——优选地绕旋转轴(19d)——可枢转地支承的至少一个耦联杆(19a);和/或

包含——优选地为漏斗形的——至少一个凹口(19b),所述至少一个凹口能够与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上的致动器(12c)可松开地耦联;和/或设有——优选地为圆弧形的——至少一个引导轮廓(19c),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沿着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轮廓可移动地支承。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8),其中,所述引导系统(8)包含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0),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在移出的终端位置上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保持,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0):

包含——优选地绕旋转轴——可枢转地支承的至少一个翻转杆(20a);和/或

包含——优选地为漏斗形的——至少一个凹口(20b),所述至少一个凹口能够与设置
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上的致动器(12c)可松开地耦联;和/或

包含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0c),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0)施力。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

包含至少一个载体(12a),所述至少一个载体用于可枢转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门扇(4);和/或

包含至少一个致动器(12c),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能够与所述至少一个耦联装置(19)和/或至少一个可选地设置的保持装置(20)可松开地耦联,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装置(20)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2)在移出的终端位置上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导轨(9c)保持;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