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964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5
从两侧的浇口173、173流入各耳状凸缘16、16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碰到耳状凸缘16的相向壁161而方向变换90度而使流入速度减速,从而由热塑性合成树脂填满耳状凸缘16、16、长边侧凸缘15、15。随后,热塑性合成树脂以最佳的流入速度流入壁厚为薄的外周壁131、132以及间隔壁133,因此热塑性合成树脂的流动变佳,可制作形状准确且平滑的成形品。耳状凸缘16、16、长边侧凸缘15、15作为流道发挥功能,热塑性合成树脂顺畅地流入壁厚为薄的外周壁131、132以及间隔壁133。壁133。壁1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槽线圈(slot coil)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用于配置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的导线的绝缘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马达、发电机等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提出有一种具有分段线圈(segment coil)的旋转电机。为了提高马达的效率,分段线圈的导线是使用剖面形状为正方形、方线等的矩形导线(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进而,为了提高装配效率,也提出将所述分段线圈设为槽线圈的方案。将槽线圈的绝缘材改为绝缘纸,利用树脂通过注射成型而成形,在其中将方线线圈插入并装配至定子的槽中而制成分段线圈(专利文献3)。在所述绝缘材的一端形成凸缘(凸缘部),通过所述凸缘来密封绝缘材料与槽之间的间隙,以密封绕组固定用的清漆的流动。
[0003]为了防止因分段线圈造成的电动马达的损失,必须提高槽线圈的导线间的电绝缘性。要提高绝缘性,可通过增厚壁厚来实现,但会导致导线的密度变低,电动马达的转换效率下降,并且造成马达大型化。另一方面,电动马达的铜损引起的发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绝缘材也要求耐热性。即,对于构成分段线圈的绝缘材而言,同时要求绝缘性与耐热性,并且由于导线间的间隙窄,因此也要求薄壁,因而必须形成得尽可能薄。但是,一般而言,通过注射成型来使同时要求绝缘性与耐热性且薄壁的成形品成形时,模具内的树脂的流动差而困难。尤其是具有电机绝缘性与耐热性的树脂的流动不佳。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

35687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

16196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8

1259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专利技术,达成以下目的。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薄壁厚并且制造准确的形状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绝缘性、耐热性高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而成形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及其成形方法。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手段。
[0015]即,本专利技术1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特征在于,
[0016]所述旋转电机具有包含绝缘材与导线的槽线圈,
[0017]所述绝缘材被插入至设于旋转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槽内,为了插入导线而形成有剖面形状为矩形的贯穿孔,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所成形,且所述贯穿孔彼此平行,且包含用于使所述导线彼此电绝缘的间隔壁及外周壁,
[0018]所述导线的剖面形状与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剖面形状为相似形状,且被插入至所述贯穿孔,
[0019]在所述旋转电机中,
[0020]所述绝缘材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在对所述绝缘材进行注射成型时,成为所射出的所述热塑性合成树脂即熔融树脂的流路,形成在所述绝缘材的一端的外周,且形成为比所述间隔壁以及所述外周壁厚。
[0021]本专利技术2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1中,所述凸缘包含平行地配置的两个凸缘,具有将所述绝缘材插入至所述槽时的定位功能,且与所述凸缘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剖面上的剖面积相同,所述贯穿孔形成有多个。
[0022]本专利技术3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1或2中,所述热塑性合成树脂是具有耐热性与电绝缘性的液晶性全芳香族聚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所述间隔壁以及所述外周壁的壁厚为0.15mm至0.55mm。
[0023]本专利技术4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1或2中,在所述凸缘配置有与所述凸缘为一体的耳状凸缘,所述耳状凸缘用于在对所述熔融树脂进行注射成型时,在使所述熔融树脂从射出所述熔融树脂的浇口流入后,使所述熔融树脂的流动进行两次90度的角度变化而流入至所述凸缘。
[0024]本专利技术5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1或2中,在通过注射成型来使所述绝缘材料成形时,通过在所述凸缘的长边侧具有与所述长边为相同宽度的扇形浇口而成形。
[0025]本专利技术6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4中,所述耳状凸缘分别配置在所述凸缘的一端,在所述注射成型时,为了贮存所述熔融树脂而具有配置在所述凸缘的另一端的浇口杯。
[0026]本专利技术7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5中,在所述扇形浇口,配置阻碍所射出的熔融树脂的流动的流量控制构件,所述流量控制构件包含:浇口杯,配置在所述扇形浇口的下游;以及薄膜状的流道,配置在所述浇口杯的下游。
[0027]本专利技术8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专利技术6或7中,进行所述注射成型的成型机是在0.1秒以内射出速度达到峰值的高速注射成型机。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与所述成形方法在用于插入导线的贯穿孔的一端的外周成形有壁厚的凸缘。因而,在绝缘材的成形时,凸缘作为流道发挥功能,热塑性合成树脂顺畅地流入壁厚为薄的贯穿孔的外周壁以及间隔壁,因此可制作形状准确且平滑的成形品。
附图说明
[0030][图1]图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
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
[0031][图2]图2是表示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整体的等角投影图。
[0032][图3]图3(a)是图2的P箭头图,图3(b)是图3(a)的Q部放大图。
[0033][图4]图4是图2的A

A剖面图。
[0034][图5]图5是表示使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成形的注射成型机的射出速度波形的图表。
[0035][图6]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图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
[0036][图7]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图7(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
[0037][图8]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图8(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主要部分的等角投影图。
[0038][图9]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平面图。
[0039][图10]图10是从图9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局部放大图。
[0040][图11]图11(a)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具有包含绝缘材与导线的槽线圈,所述绝缘材被插入至设于旋转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槽内,为了插入导线而形成有剖面形状为矩形的贯穿孔,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所成形,且所述贯穿孔彼此平行,且包含用于使所述导线彼此电绝缘的间隔壁及外周壁,所述导线的剖面形状与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剖面形状为相似形状,且被插入至所述贯穿孔,在所述旋转电机中,所述绝缘材具有凸缘,所述凸缘在对所述绝缘材进行注射成型时,成为所射出的所述热塑性合成树脂即熔融树脂的流路,形成在所述绝缘材的一端的外周,且形成为比所述间隔壁以及所述外周壁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含平行地配置的两个凸缘,具有将所述绝缘材插入至所述槽时的定位功能,且与所述凸缘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剖面上的剖面积相同,所述贯穿孔形成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合成树脂是具有耐热性与电绝缘性的液晶性全芳香族聚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所述间隔壁以及所述外周壁的壁厚为0.15mm至0.55mm。4.一种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成形方法,为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槽线圈用绝缘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典孝
申请(专利权)人:中川特殊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