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42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1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所述可扩展管能够从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可逆地切换至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所述可扩展管包括:包括编织细丝的第一框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非重叠元件的网络,所述非重叠元件在径向上相对于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具有互相连接的结构,所述互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重复的多个子单元。向方向上重复的多个子单元。向方向上重复的多个子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特别是用于将血流重新定向远离动脉瘤囊的可扩展管。
[0002]颅内动脉瘤为大脑动脉壁中的一个薄弱区域,在那里可能发生动脉壁扩张或鼓胀。在组织学上,中膜、动脉的中肌层与内弹性膜的减少造成结构缺陷。这些缺陷与血流动力学因素相结合,导致动脉瘤外翻。根据尸检研究,颅内动脉瘤是相当常见的疾病,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到5%。仅在美国,就有1000到1200万人可能患有颅内动脉瘤。
[0003]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当前方法包括手术夹闭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endovascular coiling)。在手术夹闭方法中,打开患者的颅骨,并且将手术夹置于动脉瘤的颈部,以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囊。这种方法的风险比较高,尤其是对于年老的或医学上复杂的患者。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方法,包括将一个或多个通过导管递送的弹簧圈放置到动脉瘤中,直到动脉瘤囊完全塞满弹簧圈。它有助于触发动脉瘤内的血栓。虽然血管内弹簧圈栓塞被认为比手术夹闭更安全,但它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在动脉瘤被弹簧圈填充后,它将保持其原始尺寸。结果,由动脉瘤施加到周围组织上的压力不会被消除。其次,这种手术对宽颈动脉瘤不是很有效,因为弹簧圈可能会伸入载瘤血管(parent vessel)。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结合弹簧圈栓塞的支架来缓解,但该手术困难且耗时。
[0004]单独使用可扩展管(有时称为支架)来治疗动脉瘤为避免上述问题的一种很有希望的方式。在此方法中,将具有相对较低孔隙率的区域的可扩展管放置在动脉瘤颈处,以这样的方式将血流重新定向远离动脉瘤囊并触发动脉瘤内血栓的形成。因为动脉瘤本身会自然固化,所以其破裂的危险较小。此外,因为这种方法不涉及弹簧圈,随着血栓被吸收,动脉瘤会逐渐缩小。因此,可以消除施加到周围组织上的压力。然而,难以制造出具有用于该应用的最佳特性的可扩展管。可扩展管必须足够柔韧以穿过并适应于大脑中非常曲折的血管的形状,同时提供足够低的孔隙率以足够的程度将血流重新定向远离动脉瘤。
[0005]已知类型的可扩展管由编织细丝(braided filament)形成,例如丝材(wire)。细丝编织在一起形成网管。这种类型的可扩展管可以在导管内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以放置到血管中。当在动脉瘤的颈部上方的正确位置时,可扩展管从导管内部展开,于是,它径向扩展并纵向收缩,使得它滞留在血管中并阻塞流入和流出动脉瘤的血流。然而,编织细丝可扩展管的一个问题是编织结构中细丝之间的大量接触点产生摩擦。此外,每根细丝都可以相对于其他相交的细丝自由移动,从而导致径向向外的力很弱。这可以导致编织细丝可扩展管在从导管展开时缓慢且不一致地径向扩展,从而使可扩展管相对于动脉瘤的颈部的正确放置更困难且更不可靠。
[0006]另一种现有类型的可扩展管由相互连接且不重叠的元件的网络形成。例如,这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由诸如形状记忆合金之类的材料的窄管形成。这些激光切割管的优点是,编织细丝之间没有接触点导致摩擦,并且它们的展开可以更加一致。然而,可能难以设计具有足够低孔隙率以充分闭塞动脉瘤的这种类型的管。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其具有改进的性能,特别是在可扩展管的展开方面。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所述可扩展管能够从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可逆地切换至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所述可扩展管包括:包括编织细丝的第一框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并且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非重叠元件的网络,所述非重叠元件在径向上相对于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具有互相连接的结构,所述互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重复的多个子单元。
[0009]通过使用具有混合结构的可扩展管,该混合结构包括编织细丝的框架和包括非重叠元件的网络的框架,可以结合它们的各自的一致展开和低孔隙率的优点。包括非重叠元件的框架提供额外的力以扩展编织的框架。结合两种类型的框架需要仔细设计两个管,使得它们不同的扩展性质不干扰两个框架的正确操作。此外,包括非重叠元件的框架的有利的扩展性质允许使用具有较小直径的细丝制造包括编织细丝的框架。这使得编织细丝的框架能够由额外的细丝组成,同时保持与必要的附属装置(例如,用于将可扩展管递送到血管中的微导管)兼容。较高的细丝数量会减小可扩展管的壁中细丝之间的单个孔的尺寸,这与动脉瘤囊内的流量减少和穿过动脉瘤的颈部的更快的再内皮化(reendothelialisation)有关。
[0010]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包括多个纵向和/或周向可变形元件。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框架的纵向扩展和收缩的多个纵向可变形元件,以及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框架的径向扩展和收缩的多个周向可变形元件。这允许所述框架改变其径向和纵向尺寸,这可以允许增加管的扩展/收缩比。这使得所述管更容易插入微导管用于展开。
[0011]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可变形元件配置为纵向扩展或收缩,而基本上没有所述周向可变形元件的形状的任何实质性改变。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周向可变形元件配置为周向扩展或收缩,而基本上没有所述纵向可变形元件的形状的任何实质性改变。通过设计所述纵向可变形元件和所述周向可变形元件使得它们可以基本上独立地扩展和收缩,易于设计所述第二框架,使得其扩展属性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扩展属性相匹配。
[0012]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驱动所述可扩展管从所述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至所述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使用所述第二框架以驱动所述第一框架的扩展有助于管的展开更加一致和可靠,从而降低展开失败的可能性。
[0013]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通过在径向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框架施加力以驱动所述可扩展管从所述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至所述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在径向方向上施加力意味着所述第一框架在从展开导管释放时将迅速扩展至其全直径(full diameter),使得其能够更容易正确放置。
[0014]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是一体形成的。通过消除连接网络的元件的需要,这降低了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它还将减少由于元件之间的连接而导致的所述第二框架的表面的缺陷或不规则性。
[0015]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优选镍钛诺(nitinol)。形状记忆合金是材料的方便选择,因为它们可以设计为当从约束释放时恢复到所需的形状,从而无需在管上施加外力以使其径向扩展。
[0016]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具有至少70%的孔隙率。通过具有所述第二框架
的相对高的孔隙率,所述第一框架是所述可扩展管的孔隙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从而简化了所述可扩展管的整体性质的设计。
[0017]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的至少50%。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在所述可扩展管的至少50%的长度上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在血管内展开的可扩展管,所述可扩展管能够从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可逆地切换至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所述可扩展管包括:包括编织细丝的第一框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并且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非重叠元件的网络,所述非重叠元件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具有互相连接的结构,所述互相连接的结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重复的多个子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包括多个纵向和/或周向可变形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框架的纵向扩展和收缩的多个纵向可变形元件,以及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框架的径向扩展和收缩的多个周向可变形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纵向可变形元件配置为在没有所述周向可变形元件的形状的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纵向扩展或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周向可变形元件配置为在没有所述纵向可变形元件的形状的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周向扩展或收缩。6.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驱动所述可扩展管从所述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至所述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通过在径向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框架施加力以驱动所述可扩展管从所述径向收缩和纵向扩展的状态至所述径向扩展和纵向收缩的状态。8.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非重叠元件的网络是一体形成的。9.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优选镍钛诺。10.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具有至少70%的孔隙率。11.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框架的长度的至少50%。12.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在所述可扩展管的至少50%的长度上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13.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至少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在沿所述第二框架的长度的一个或多个点处进一步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1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膨胀框架,其中,所述第二框架通过焊接、压接、粘接剂或封装中的至少一种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16.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多个细丝接收孔;
一根或多根连接细丝编织在所述第一框架中;每根连接细丝穿过一个或多个所述细丝接收孔。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连接细丝包括所述第一框架的细丝。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一个或多个不透射线的标记附接至一根或多根所述连接细丝。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扩展管,其中,所述多个细丝接收孔包括在所述第二框架的纵向末端区域中的细丝接收孔。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牛津内血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