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32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除尘装置领域存在的除尘机构难以很好的同时清理粉尘和残余膜材问题,公开了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包括负压模块、第一正压模块以及第一正压模块,负压模块设有负压气孔;第一正压模块设于负压模块上端,第一正压模块设有第一正压气孔;第二正压模块设于负压模块下端,第二正压模块设有第二正压气孔,第一正压气孔的开口设于靠近第二正压模块的一侧,第二正压气孔的开口设于靠近第一正压模块的一侧,负压气孔的开口设于第一正压模块与第二正压模块之间。压模块与第二正压模块之间。压模块与第二正压模块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膜材的制造与再加工过程中,膜材表面会粘附微小颗粒,而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需要对膜材的表面进行除尘处理,并且,由于膜材切割工序后产生大量粉尘附在材料切刀口以及膜材边缘位置,现有的除尘机构难以很好的同时清理粉尘和残余膜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其包括:
[0005]负压模块,设有负压气孔,所述负压气孔用于连通负压动力件;
[0006]第一正压模块,设于所述负压模块上端,所述第一正压模块设有第一正压气孔,所述第一正压气孔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
[0007]第二正压模块,设于所述负压模块下端,所述第二正压模块设有第二正压气孔,所述第二正压气孔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所述第一正压气孔的开口设于靠近所述第二正压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正压气孔的开口设于靠近所述第一正压模块的一侧,所述负压气孔的开口设于所述第一正压模块与第二正压模块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正压模块的设有第一凹面,所述第一正压气孔设于所述第一凹面上,所述第二正压模块的设有第二凹面,所述第二正压气孔设于所述第二凹面上。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均为弧形凹面。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正压气孔和所述第二正压气孔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正压气孔沿远离所述负压模块到靠近所述负压模块的方向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正压气孔设于所述第一凹面中部至边缘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正压气孔设于所述第二凹面的中部至边缘之间的位置。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正压气孔的开口向所述负压模块倾斜,所述第二正压气孔的开口向所述负压模块倾斜。
[0013]进一步,所述负压模块设有至少两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负压气孔。
[0014]进一步,所述负压气孔的开口由靠近膜材的一侧到远离膜材的一侧不断减小。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通过安装在膜材的边缘,第一正压模块和第二正压模块分别设于膜材的上下两侧,第一正压模块和第二正压模块分别对膜料边缘的上下两面喷出净化空气,使膜料的上下两面的粉尘或者残余膜材能够与膜材本体分离,再通过负压模块将粉尘和残余膜材吸收并排出,有益于膜材上的灰尘和杂质的脱离;膜材上下两侧均设有正压模块,使上下的压力保持平衡,防止膜材大幅度震动,变形。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膜材切边除尘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膜材切边除尘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正压模块上的第一正压气孔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膜材切边除尘机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1]附图标号:
[0022]负压模块100、负压气孔110、排气口120;
[0023]第一正压模块200、第一正压气孔210、第一凹面220;
[0024]第二正压模块300、第二正压气孔310、第二凹面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内容将描述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包括附图对应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附图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固定”、“连接”、“安装”等词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或实施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1]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
[0032]参照图1

图4,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基础实施例提供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包括:
[0033]负压模块100,设有负压气孔110,所述负压气孔210用于连通负压动力件;
[0034]第一正压模块200,设于负压模块100上端,第一正压模块200设有第一正压气孔210,所述第一正压气孔210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
[0035]第二正压模块300,设于负压模块100下端,第二正压模块300设有第二正压气孔310,所述第二正压气孔310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第一正压气孔210的开口设于靠近第二正压模块300的一侧,第二正压气孔310的开口设于靠近第一正压模块200的一侧,负压气孔110的开口设于第一正压模块200与第二正压模块300之间。
[0036]可以理解的是,正压模块为能够通过正压气孔喷出空气的结构,正压模块连接有负压模块100为能够通过负压气孔110吸收空气的结构,负压动力件可以是负压风机,正压动力件可以是正压风机。
[0037]本技术的基础实施例的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通过安装在膜材的边缘,第一正压模块200和第二正压模块300分别设于膜材的上下两侧,第一正压模块200和第二正压模块300分别对膜料边缘的上下两面喷出空气,使膜料的上下两面的粉尘或者残余膜材能够与膜材本体分离,再通过负压模块100将粉尘和残余膜材吸收并排出,有益于膜材上的灰尘和杂质的脱离;膜材上下两侧均设有正压模块,使上下的压力保持平衡,防止膜材变形。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正压模块200的设有第一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模块(100),设有负压气孔(110),所述负压气孔用于连通负压动力件;第一正压模块(200),设于所述负压模块(100)上端,所述第一正压模块(200)设有第一正压气孔(210),所述第一正压气孔(210)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第二正压模块(300),设于所述负压模块(100)下端,所述第二正压模块(300)设有第二正压气孔(310),所述第二正压气孔(310)用于连通正压动力件,所述第一正压气孔(210)的开口设于靠近所述第二正压模块(300)的一侧,所述第二正压气孔(310)的开口设于靠近所述第一正压模块(200)的一侧,所述负压气孔(110)的开口设于所述第一正压模块(200)与第二正压模块(3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切边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压模块(200)的设有第一凹面(220),所述第一正压气孔(210)设于所述第一凹面(220)上,所述第二正压模块(300)的设有第二凹面(320),所述第二正压气孔(310)设于所述第二凹面(3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涛叶云霄钟林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