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机框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28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包机框架机构,带道由内圈活动带道和外圈固定带道构成,内圈活动带道的开合运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驱动机构以及同步机构,第一侧和第二侧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内圈活动带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二侧驱动机构和第一侧驱动机构基于同步机构而能够同步升降,所述内圈活动带道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驱动机构和第二侧驱动机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带道打开动作对打包带的影响,并且,能够减轻打开带道时需要移动的重量,降低对动力的要求,打开和闭合动作整体性和同步性更好,更加稳定,能够提高捆扎质量。能够提高捆扎质量。能够提高捆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包机框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活动带道框体结构,尤其涉及打包机的框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打包机是用打包带捆扎物品的机器,框架装置是打包带在捆扎物品前的运动导向和支撑装置。有一种框架装置采用活动框架和固定框架组合的结构,带道的截面呈槽型结构,带道和活动框架固定在一起,槽型结构的开口面向固定框架。在退带前一瞬间,活动框架向远离固定框架的方向快速运动,带道的整体也随活动框架一起快速运动,从而打开带道,打包带得以被退带而包在被捆扎物品外。打包机框架进行上述运动速度非常快,原本穿在带道内的打包带有可能被该运动带偏、带歪,影响打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包机框架机构,能够避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点,提高打包质量。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打包机框架机构,包括固定框架、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道由内圈活动带道和外圈固定带道构成,所述打包机框架机构还设置内圈活动带道开合运动驱动机构及内圈活动带道开合导向机构,所述外圈固定带道设置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内圈活动带道与内圈活动带道开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包机框架机构,包括固定框架、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道由内圈活动带道和外圈固定带道构成,所述打包机框架机构还设置内圈活动带道开合运动驱动机构及内圈活动带道开合导向机构,所述外圈固定带道设置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内圈活动带道与内圈活动带道开合运动驱动机构及内圈活动带道开合导向机构连接,能被驱动前后移动,完成带道打开和关闭的动作;所述开合运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侧驱动机构、第二侧驱动机构以及同步机构,第一侧驱动机构和第二侧驱动机构分别位于内圈活动带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侧驱动机构和第二侧驱动机构基于所述同步机构而同步做升降运动;所述内圈活动带道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驱动机构和第二侧驱动机构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包括连接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侧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而被驱动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二侧驱动机构和第一侧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而能够与第一侧驱动机构同步升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活动带道包括内圈壁和带道的第一侧侧壁;所述外圈固定带道设置带道的外圈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设置面板,所述外圈固定带道与面板连接,所述面板构成了带道的第二侧侧壁。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活动带道为整体件;所述外圈固定带道为整体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驱动机构和第一侧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机构采用连接绳;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连接绳的导向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包机框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驱动机构的上端连接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走向先向下然后经第一导向轮转向为靠近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张彩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