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24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包括: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和封堵机构;其中,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管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挡片在管体内逐步伸出,逐渐遮挡管体的内径,继续推动挡片使密封条与管体的内壁接触,此时挡片与密封条将管体的内部遮挡住,同时管体不再通气,从而逐渐减少管体的内径大小,让病人逐渐适应气管套管通气量的减少,从而适应对管体封堵之后不再从气管切开口处进行通气,最后再使用封堵塞将管体的一端封堵,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直至病人适应封堵之后的正常呼吸,避免了直接封堵气管切开口插管给病人造成的不适情况,挺高舒适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和微创气管切开术这几种方法。在拔出气管切开气管套管时,需要对其进行封封堵。
[0003]现有的封堵操作通常采用纱布、医用胶带或塞体对其进行封堵,不方便逐步调控气管切开口的大小,容易造成病人不适应气管切开口过快的缩小,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为此,提出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包括: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和封堵机构;
[0006]其中,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孔,所述管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握把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挡片的外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所述挡片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0007]其中,封堵机构包括封堵塞,所述封堵塞活动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封堵塞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外部。
[0008]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孔滤板。
[0009]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部。
[0011]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部连通有软管接头。
[0012]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径直径大于所述挡片的直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缓慢地转动握把,握把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向内推动连接块,连接块推动挡片,挡片在管体内逐步伸出,逐渐遮挡管体的内径,继续推动挡片,使密封条与管体的内壁接触,此时挡片与密封条将管体的内部遮挡住,同时管体不再通气,从而逐渐减少管体的内径大小,让病人逐渐适应气管套管通气量的减少,从而适应对管体封堵之后不再从气管切开口处进行通气,最后再使用封堵塞将管体的一端封堵,方便
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直至病人适应封堵之后的正常呼吸,避免了直接封堵气管切开口插管给病人造成的不适情况,挺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中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中方形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中网孔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管体;2、挡片;3、软管接头;4、连接环;5、封堵塞;6、连接块;7、盒体;8、螺纹杆;9、板体;10、握把;11、密封圈;12、内螺纹部;13、网孔滤板;14、连接条;15、方形孔;16、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包括: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和封堵机构。
[0025]如图1

图3所示,内径遮挡调节机构的组成: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孔15,管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盒体7,盒体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9,板体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0,螺纹杆8远离握把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片2,连接块6与挡片2的外部均滑动连接于方形孔15的内部,挡片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6。
[0026]如图1

图3所示,内径遮挡调节机构的原理;在病人需要将气管套管堵住前,可以通过缓慢地转动握把10,握把10带动螺纹杆8进行转动,螺纹杆8向内推动连接块6,连接块6推动挡片2,挡片2在管体1内逐步伸出,从而逐渐减少管体1的内径大小,让病人逐渐适应气管套管通气量的减少,从而适应对管体1封堵之后不再从气管切开口处进行通气,继续推动挡片2,使密封条16与管体1的内壁接触,此时挡片2与密封条16将管体1的内部遮挡住。
[0027]如图4

图5所示,封堵机构的组成:封堵机构包括封堵塞5,封堵塞5活动连接于管体1的内部,封堵塞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连接环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条14,连接条14固定连接于管体1的外部。
[0028]如图4

图5所示,封堵机构的原理:在进行封堵工作时,还需要将出气口堵住,通过将封堵塞5插进管体1的内部完成封堵,连接环4和连接条14起到在将封堵塞5取下时防止封堵塞5丢失的作用。
[0029]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异物从管体1内掉入气管套管内,管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网孔滤板13。
[0030]为了增加气管切开口插管与管体1连接处的密封性,管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1。
[0031]为了方便与气管切开口插管连接,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部12。
[0032]为了方便连接输氧管,管体1的外部连通有软管接头3。
[003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对本方案工作步骤进行总结梳理:在病人需要将气管套管堵住前,可以通过缓慢地转动握把10,握把10带动螺纹杆8进行转动,螺纹杆8向内推动连接块6,连接块6推动挡片2,挡片2在管体1内逐步伸出,从而逐渐减少管体1的内径大小,让病人逐渐适应气管套管通气量的减少,从而适应对管体1封堵之后不再从气管套管处进行通气,继续推动挡片2,使密封条16与管体1的内壁接触,此时挡片2与密封条16将管体1的内部遮挡住,同时管体1不再通气,在进行封堵工作时,还需要将管体1出气口堵住,通过将封堵塞5插进管体1的内部完成封堵,连接环4和连接条14起到在将封堵塞5取下时防止封堵塞5丢失的作用,网孔滤板13能够防止异物从管体1内掉入气管套管内。
[0034]综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缓慢地转动握把10,握把10带动螺纹杆8进行转动,螺纹杆8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切开口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和封堵机构;其中,内径遮挡调节机构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孔(15),所述管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盒体(7),所述盒体(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体(9),所述板体(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0),所述螺纹杆(8)远离所述握把(1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片(2),所述连接块(6)与所述挡片(2)的外部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方形孔(15)的内部,所述挡片(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6);其中,封堵机构包括封堵塞(5),所述封堵塞(5)活动连接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所述封堵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艳韩骏杰周志欢赵琴琴杨雨李云佳罗惠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