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污泥浓缩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污泥浓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及伴随产生的污泥数量快速增加,污泥处理设备也是不断的更新换代,以满足污泥处理的需要。而在本领域中,污泥处理设备通常包括独立设置的浓缩单元和脱水机,进行污泥处理时,先利用浓缩单元对较稀的污泥进行浓缩,浓缩后水含量降低的污泥再进入脱水机脱水。
[0003]目前,所采用的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搅拌挤压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挤出,但是,随着污泥的流动,越靠近污泥出口处的污泥,越难挤压,而且即使内部能够挤压出的水,水也无法顺畅的向外排出,因此,浓缩后水含量无法达到最佳标准,这样会增加后续脱水机脱水的难度,也会增加污泥脱水成本。
[0004]同时,所采用立式浓缩单元的对应出泥口基本上水平延伸,其包括自上而下距离逐渐变小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位于两端部且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构成出泥腔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翻转调节的安装在第一面板或第二面板底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其包括浓缩单元、出泥单元,其中所述浓缩单元包括浓缩筒、滤网筒、搅拌机构,所述浓缩筒顶部设有进泥通道,底部设有出泥通道,所述浓缩筒和所述滤网筒之间形成滤水区,所述搅拌机构位于所述滤网筒内并形成浓缩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出泥单元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两端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构成一个自上而下且自两侧向内倾斜的出泥腔,所述出泥腔的上部与所述出泥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多片相互交替缠绕在所述搅拌轴上的螺旋片,其中每片所述螺旋片外侧面贴合所述滤网筒内壁,且每片所述螺旋片的内侧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泥水通道孔,所述泥水通道孔沿着所述螺旋片缠绕方向延伸或者所述泥水通道孔有多个,且沿着所述螺旋片缠绕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浓缩区内的水分别自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滤网筒之间、及自所述泥水通道孔向顶部运动后从所述滤网筒滤至所述滤水区;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部与脱水机的滚筒贴合,所述出泥单元还包括自外向内弯折的弹簧板、多连杆互锁式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弹簧板的折边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面对齐,且所述弹簧板上部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内侧或外侧,下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部形成出泥口,所述多连杆互锁式调节组件在多连杆保持相对锁定状态下调整所述弹簧板下部相对所述滚筒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出泥口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螺旋片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齐设置;所述泥水通道孔位于所述螺旋片与所述搅拌轴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通道孔有多个,多片所述螺旋片上所述泥水通道孔沿着搅拌轴长度方向上下间隔且对齐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螺旋片上所述泥水通道孔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多个绕着搅拌轴中心均匀间隔分布的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污泥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滤水区且能够对所述滤网筒外周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所述的搅拌轴包括轴本体、形成在轴本体上下端部的上轴体和下轴体,所述下轴体通过轴座与所述浓缩筒、所述滤网筒的底部相对转动连接,所述上轴体自所述滤网筒和所述浓缩筒顶部穿出设置,其中所述上轴体内部形成清洗液通道,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滤网筒上方且与所述清洗液通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王方清,吴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力尔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