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12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5
线电极回收装置对在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3)进行回收。线电极回收装置具有:引导管(11),其供线电极(3)经过;引导管末端部(12),其设置于引导管(11)之中的使线电极(3)进行输送的方向上的端部,具有构成二重构造的内喷嘴(41)和外喷嘴(40);液流发生装置,其在进行线电极(3)的自动接线时产生液体的流动,由此在引导管(11)和引导管末端部(12)中使线电极(3)进行输送;以及吸引装置即吸引器(22),其在进行自动接线时从引导管末端部(12)的内部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在内喷嘴(41)和外喷嘴(40)之间设置有空隙(48)。吸引装置从空隙(48)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引装置从空隙(48)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引装置从空隙(48)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在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进行回收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线放电加工装置具有用于进行线电极的自动接线的机构。在自动接线时,线电极由线供给辊从线轴送出。从线轴送出的线电极的前端经过处于被加工物的上部的上部引导部、被加工物的加工开始孔、处于被加工物的下部的下部引导部和下部线输送部而输送至对线电极进行回收的线电极回收部为止。如上所述,在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装填于线放电加工装置。作为对线电极进行输送的各种各样的方式之中的1个方式,经常使用下述方法,即,使在放电加工时使用的加工液即如水或者绝缘油这样的液体从下部线输送部朝向线电极回收部喷射,通过从液体对线电极施加的阻力而输送线电极。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即,在具有引导管的线电极回收部中,通过从下部线输送部向引导管内喷射加工液,从而输送线电极。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引导管对从下部线输送部送出的线电极进行引导。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通过液体泵对下部线输送部供给足以输送线电极的回收流量的加工液。另外,从线电极回收部之中的将线电极和加工液分离的管端部,通过吸引器对与回收流量相应的吸引流量的加工液进行吸引。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229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现有技术,在线电极的前端到达管端部之前时使回收流量和吸引流量降低,以使得线电极不会从管端部向吸引器吸入。在该情况下,线电极的直径变得越小,则线电极的刚性变得越弱,因此需要使回收流量和吸引流量变得越小。如果回收流量和吸引流量变小,则线电极的输送力不足,由此有时无法从管端部之前向线回收辊输送线。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在进行线电极的自动接线时存在下述课题,即,有时由于线电极的输送力的降低而使线电极输送变得困难。
[0006]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在进行线电极的自动接线时,不使线电极的输送力降低而能够输送线电极的线电极回收装置。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对在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进行回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具有:引导管,其供线电极经过;引导管末端部,其设置于引导管之中的使线电极进行输送的方向上的端部,具有构成二重构造的内喷嘴和外喷嘴;液流发生装置,其在进行线电极的自动接线时产生液体的流动,由此在引导管和引导管末端部中使线电极进行输送;以及吸引装置,其在进行自动接线时从引导管末端部的内部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在内喷嘴和外喷嘴之间设置有空隙。吸引装置从空隙对空气和液体进行吸引。
[000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具有下述效果,即,在进行线电极的自动接线时,不使线电极的输送力降低而能够输送线电极。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0011]图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之中的线电极回收装置的要部的纵剖视图。
[0012]图3是用于对图2所示的线电极回收装置之中的引导管末端部中的加工液的流动和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0013]图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之中的线电极回收装置的要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及线放电加工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5]实施方式1
[00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1示出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100之中的使线电极3行进的结构。线放电加工装置100进行被加工物的放电加工。省略被加工物的图示。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对线电极3进行回收的线电极回收装置1。
[0017]在线放电加工装置100装载卷绕有线电极3的线轴2。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带轮4a、4b,其用于对从线轴2拉出的线电极3的进给方向进行转换;线供给辊5,其将经由带轮4a、4b的线电极3送出;供给电动机6,其是使线供给辊5旋转的驱动源;以及压紧辊7a、7b,其向线供给辊5推压线电极3。
[0018]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供电件8a、8b,其对线电极3供给加工电力;上部引导部9a及下部引导部9b,其在供电件8a和供电件8b之间对线电极3进行保持;以及下部线输送部16,其朝向后面记述的回收辊13而送出线电极3。被加工物配置于上部引导部9a和下部引导部9b之间。下部线输送部16具有下部辊10,该下部辊10用于对线电极3的进给方向进行转换。
[0019]线电极回收装置1具有引导管11,该引导管11供从下部线输送部16送出的线电极3穿过,将线电极3向后面记述的回收辊13引导。线电极回收装置1具有引导管末端部12、液体泵21和吸引器22。引导管11、引导管末端部12、液体泵21和吸引器22是在进行线电极3的自动接线时的线电极3的输送中所使用的结构要素。在进行自动接线时,线电极回收装置1使在放电加工中使用的加工液30即如水或者绝缘油这样的液体喷射,通过从液体对线电极3施加的阻力而输送线电极3。
[0020]液流发生装置即液体泵21设置于将罐20和下部线输送部16连接的配管23。加工液30储存于罐20。液体泵21从罐20将加工液30吸取上来,经过配管23向下部线输送部16送入加工液30,由此向线电极3的输送路径送入加工液30。液体泵21产生液体的流动,由此使线电极3在引导管11和引导管末端部12中输送。
[0021]引导管末端部12设置于引导管11之中的使线电极3进行输送的方向上的端部。引导管末端部12为了防止回收辊13被加工液30沾湿而使线电极3和加工液30分离。
[0022]吸引装置即吸引器22设置于将引导管末端部12和罐20连接的配管24。吸引器22从引导管末端部12的内部经过配管24而吸引空气和加工液30。吸引器22将所吸引的加工液30向罐20送出。
[0023]线电极回收装置1具有:回收辊13及回收压紧辊14,它们用于对在线放电加工装置100中的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3进行回收;以及回收电动机15,其是使回收辊13旋转的驱动源。
[0024]接下来,对通过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实施的用于自动接线的动作进行说明。从线轴2拉出的线电极3的前端经由带轮4a、4b而从线供给辊5送出。线供给辊5通过由控制部控制的供给电动机6而旋转,进行线电极3的送出和线电极3的回卷。省略控制部的图示。
[0025]从线供给辊5送出的线电极3经由供电件8a、上部引导部9a、下部引导部9b及供电件8b而到达下部辊10。线电极3的输送方向从铅垂方向向水平方向转换。线电极3通过由液体泵21产生的加工液30的流动而在引导管11内被输送,到达引导管末端部12。线电极3在引导管末端部12从加工液30分离。从线电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电极回收装置,其对在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放电加工时使用的线电极进行回收,该线电极回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引导管,其供所述线电极经过;引导管末端部,其设置于所述引导管之中的使所述线电极进行输送的方向上的端部,具有构成二重构造的内喷嘴和外喷嘴;液流发生装置,其在进行所述线电极的自动接线时产生液体的流动,由此在所述引导管和所述引导管末端部中使所述线电极进行输送;以及吸引装置,其在进行所述自动接线时从所述引导管末端部的内部对空气和所述液体进行吸引,在所述内喷嘴和所述外喷嘴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吸引装置从所述空隙对所述空气和所述液体进行吸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电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嘴包含所述引导管末端部之中的所述线电极的出口,所述内喷嘴与所述出口相比,位于与使所述线电极输送的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侧,所述吸引装置从所述出口经过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木翔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