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873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式输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一台上游带式输送机、下游带式输送机,二者输送方向相互垂直;上游带式输送机的靠近下游带式输送机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下方设置有竖直的迎料挡板,迎料挡板位于下游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工作面中心线与下游带式输送机的靠近上游带式输送机的一侧之间且底面高度介于下游输送带上工作面高度与上游输送带下工作面高度之间;下游带式输送机上设置有直式刮料器、V型刮料器、斜式刮料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下游输送带的受力均匀性,提高对下游输送带粘黏物料的刮料效果,避免水平方向冲击力、物料粘黏造成的下游输送带跑偏现象。输送带跑偏现象。输送带跑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带式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多个工艺流程需要长距离传输且要转向,单条皮带不能满足长距离和转向的复杂运输需求,这就需要在整个输送流程中设置多条带式输送机进行传输,从而形成了多个接口。在赤泥压滤生产流程中,由于流程的需求,带式输送机接口会有一定的高度差。传输方向的不同造成两条带式输送机中心轴线有一定夹角,根据尾矿压滤流程的生产工艺的设计,需要有汇总皮带连接多条卸料皮带,且带式输送机中心轴线夹角为90
°
,其接口处落料的冲击力会使皮带受力不均,造成输送带跑偏。输送带的跑偏不仅造成运输物料的掉落,影响运输效率,还会增加岗位劳动量,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输送带、托辊等零部件的磨损,严重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能够增加下游输送带的受力均匀性,提高对下游输送带粘黏物料的刮料效果,避免水平方向冲击力、物料粘黏造成的下游输送带跑偏现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上游带式输送机(1)、下游带式输送机(2),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靠近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上固定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下方设置有竖直的迎料挡板(3),所述迎料挡板(3)位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中心线与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靠近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一侧之间且底面高度介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高度与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下工作面高度之间;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上设置有直式刮料器(4)、V型刮料器(5)、斜式刮料器(6)。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迎料挡板(3)与所述支撑杆(8)之间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迎料挡板(3)与所述支撑杆(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迎料挡板(3)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迎料挡板(3)的材质为废旧输送带。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机头位置处上工作面、输送带机尾位处上工作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直式刮料器(4),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机头与机尾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直式刮料器(4),所述直式刮料器(4)的刮板垂直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卸料点与机尾之间设置有所述V型刮料器(5),所述V型刮料器(5)的刮板开口方向与所述下游带
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至少一个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卸料点位置设置有所述斜式刮料器(6),所述斜式刮料器(6)的刮板从靠近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的方向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0]进一步的,当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有多个时,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第一个卸料点与第三个卸料点之间设置有所述V型刮料器(5),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间隔一个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卸料点位置设置所述斜式刮料器(6)。
[0011]进一步的,所述V型刮料器(5)的刮板开口角度为110度

150度;所述夹角为50度

80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V型刮料器(5)的刮板开口角度为120度;所述夹角为75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尾部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6m,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下工作面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5m;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驱动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为YB2

180L

6、功率为15KW、转速为970r/min,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减速机型号为DCY224

31.5

1、传动比为31.5,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运行速度为1.0m/s;所述支撑杆(8)的材质为DN50钢管,所述支撑杆(8)的长度为1.6m,所述迎料挡板(3)的长度为1.4m、高度为0.5m

1.3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的底座材质为铸钢,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卸料的上游带式输送机与汇总的下游带式输送机接口处设置迎料挡板,且优化了迎料挡板的尺寸,能够使得上游输送的物料抛出时的运动方向因迎料挡板的阻挡而由抛物线改为垂直向下,且其势能经过迎料挡板的阻挡后也有所下降,大幅减小物料卸料对下游输送带的单侧冲击力,保障物料均匀地落在下游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中心线两侧,增加下游输送带的受力均匀性,避免水平方向冲击力造成的下游输送带跑偏现象,避免上游多条输送带同时下料时下游输送带压死现象,且物料均匀地堆积在整条下游输送带、不会在下游汇总输送带上集中堆积造成掉料,使下游输送带运行更加平稳。
[0017](2)本技术通过在下游带式输送机的上下工作面不同位置设置直式刮料器、V型刮料器、斜式刮料器,且优化了V型刮料器的开口角度、斜式刮料器的倾角,能够提高对下游输送带粘黏物料的刮料效果,避免物料粘黏造成的下游输送带跑偏现象,保障了下游输送带的平稳运行。
[0018](3)本技术根据上下游带式输送机的间距设置上游带式输送机的电机型号、功率、转速、减速机型号、传动比及输送带运行速度,能够降低上游带式输送机运输物料的传输势能,减小对下游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的下游输送带跑偏现象。
[0019](4)本技术通过将减速机的底座材质设置为铸钢、并在底座下方设置安装平台用以安装驱动电机,能够增强上游驱动电机和减速机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因震动电机和减速机的联接而出现的磨损现象,为下游带式输送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延长带式输送
机的使用寿命,并且为安装位置提供准确性和调整的便捷性,检修和维护后只需对新加支撑进行找正就可以保证安装的正确性,为生产的恢复节约出时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中下游带式输送机的部分仰视图。
[0023]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上游带式输送机(1)、下游带式输送机(2),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垂直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靠近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上固定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下方设置有竖直的迎料挡板(3),所述迎料挡板(3)位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中心线与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靠近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一侧之间且底面高度介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工作面高度与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输送带下工作面高度之间;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上设置有直式刮料器(4)、V型刮料器(5)、斜式刮料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料挡板(3)与所述支撑杆(8)之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料挡板(3)与所述支撑杆(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迎料挡板(3)的材质为柔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料挡板(3)的材质为废旧输送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带式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机头位置处上工作面、输送带机尾位处上工作面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直式刮料器(4),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机头与机尾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直式刮料器(4),所述直式刮料器(4)的刮板垂直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卸料点与机尾之间设置有所述V型刮料器(5),所述V型刮料器(5)的刮板开口方向与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下游带式输送机(2)的输送带下工作面在至少一个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卸料点位置设置有所述斜式刮料器(6),所述斜式刮料器(6)的刮板从靠近所述上游带式输送机(1)的一端到远离所述上游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辉张建业张辉卫星王红毅耿岩蔡洪涛田逢世詹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