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854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电源,冷却结构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包括:两个侧边限位件;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两个侧边限位件与冷却面组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C形开口槽,然后将电源插入到两个第一C形开口槽内,利用定位件对电源进行限位抵接,定位件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与所述冷却面紧紧抵接,有效的增强冷却板对电源的冷却效果。同时,定位件只能对电源提供垂直向下的力,使得电源能够沿冷却面平行滑动移除第一C形开口槽处,实现电源与冷却板的快速拆卸安装工作。也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开关电源向高频、小型化发展,其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电源发热问题变得不可忽视。温度是影响开关电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器件温度高于其额定工作温度时,每升高10℃,器件可靠性下降一半,温度超过极限值将导致器件损坏,造成电源失效。除了选用低功耗器件及优化拓扑减小模块发热量外,高效可靠的冷却方式成为开关电源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冷却方式有三种:自然对流冷却、强迫风冷散热、强迫液冷散热。
[0003]目前,针对于液冷散热方式,一般都需要将电源的散热面与液冷面进行抵接接触,才能实现液冷的冷却工作。但将电源放置在液冷面上时,需要将电源通过螺栓或其他固定件固定抵接在液冷面上,才能保证冷却面对电源的散热效果,但因此会导致电源在液冷面上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源在冷却面上拆装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和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侧边限位件,所述侧边限位件在冷却面上的截面呈倒L形;所述侧边限位件的一侧边垂直于所述冷却面,此为垂直边;另一侧边位于冷却面的上方与冷却面平行设置,此为平行边;其中,所述垂直边、所述平行边和所述冷却面组成第一C形开口槽,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上的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垂直贯穿于所述平行边,且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内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平行边螺纹相连;所述电源的截面呈倒T形,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中,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源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中间限位件,所述中间限位件呈T形,所述中间限位件垂直设置在所述冷却面上,且所述中间限位件与所述冷却面组成两个开口相互远离的第二C形开口槽,且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分别与所述第一C形开口槽的开口相对;其中,所述中间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侧边限位件之间,所述电源的T形水平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第一C形开口槽和一个第二C形开口槽中;另外,所述定位件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间限位件上,且所述定位件延伸至所述第二C形开口槽内,与所述电源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玥刘泽明蔡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六三零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