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47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针对模型气针容易被压弯或压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气针与模型的装配方式进行改进,提高气针刚性和装配牢固性,方便气针的更换操作;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包括上模型,上模型的顶部插装有若干个气针;气针包括上部的针体段和下部的支撑杆段,针体段和支撑杆段一体连接,支撑杆段从上模型的导孔中穿过后从模型型板的背面穿出并连接螺母紧固,针体段挡止于上模型的顶面;增强了刚性,能有效减少造型生产时因射砂压力而导致的气针弯、断问题,减少气针更换频次,延长了气针使用寿命,降低备件成本。降低备件成本。降低备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造型线生产的上模型一般都设计有排气通道,在排气通道上都安装了一定数量的排气针(以下简称:气针),在造型时模型上的排气针会在砂型上形成一个个排气孔,而排气孔又与砂型顶面贯通,目的是将浇注过程中在砂芯与砂型内部所产生的气体通过此排气孔顺利而迅速地排出到砂型外部,避免铸件产生气孔等缺陷。
[0003]目前的模型气针结构大都是底部自带螺纹(螺纹深度30mm、最大直径M16mm),直接从模型面上拧入的。(如附图1所示)
[0004]这种装配方式的缺点:1.气针装配方式牢固性差,在产过程中会容易松动;2.气针带入模型部分较少(30mm深)、直径小(最大M16),刚性不足。致使在造型生产时设备射砂压力作用下,就会把气针压弯、压断,造成砂型上的原有工艺排气孔缺失、型内气体不能充分排出型外,铸件产生气孔等缺陷,尤其是断掉的气针其留在模型里的部分更不好取出,也给模具维修更换备件造成很大困难,从而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模型气针容易被压弯或压断的问题,本技术对气针与模型的装配方式进行改进,提高气针刚性和装配牢固性,方便气针的更换操作。
[0006]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包括上模型,上模型的顶部插装有若干个气针;气针包括上部的针体段和下部的支撑杆段,针体段和支撑杆段一体连接,支撑杆段从上模型的导孔中穿过后从模型型板的背面穿出并连接螺母紧固,针体段挡止于上模型的顶面。
[0007]进一步地,支撑杆段的长度=上模型的高度+模型型板的高度,模型型板的底面设置沉头孔,螺母隐藏在沉头孔内。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0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气针穿入到模型型板的背面用螺母进行紧固,增强了刚性,能有效减少造型生产时因射砂压力而导致的气针弯、断问题,减少气针更换频次,延长了气针使用寿命,降低备件成本。同时这种装配结构不会导致气针碰断后螺纹部分留在模型里难以取出,工装备件更换更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备件的更换时间,生产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型气针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模型气针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气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气针;1.1

针体段;1.2

支撑杆段;2

上模型;3

模型型板;4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如图2、图3所示: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包括上模型2,上模型2的顶部插装有若干个气针1;气针1包括上部的针体段1.1和下部的支撑杆段1.2,针体段1.1和支撑杆段1.2一体连接,支撑杆段1.2从上模型2的导孔中穿过后从模型型板3的背面穿出并连接螺母4紧固,针体段1.1挡止于上模型2的顶面;可保证气针安装牢固不易松动,更换时只需将模型型板背面该处的螺母松开,气针即可抽出。
[0016]原气针的支撑杆段长度是按模型壁厚设计(模型壁厚一般30mm左右),因受模型位置局限螺纹直径最大只能做到M16。更改装配方式后气针(见图示3)支撑杆段加长,支撑杆段的长度=上模型的高度+模型型板的高度,螺纹直径与工作面部位尺寸扔按原设计不做更改,模型型板的底面设置沉头孔,螺母隐藏在沉头孔内。
[001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气针装配结构,包括上模型(2),上模型(2)的顶部插装有若干个气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针(1)包括上部的针体段(1.1)和下部的支撑杆段(1.2),针体段(1.1)和支撑杆段(1.2)一体连接,支撑杆段(1.2)从上模型(2)的导孔中穿过后从模型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琛卫方楠
申请(专利权)人: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