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0003]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当需要对高处的装配式构件进行加工时会使用安装架,现有的安装架一般为一个整体,在对安装架的运输过程中,由于安装架体积较大,不方便对安装架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包括底座与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四周和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周与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侧防护板与正防护板,所述侧防护板的两侧与所述正防护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防护板的两侧与所述正防护板的两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包括底座(1)与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周和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四周与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侧防护板(3)与正防护板(4),所述侧防护板(3)的两侧与所述正防护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侧防护板(3)的两侧与所述正防护板(4)的两侧的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接板(7),所述导向板(6)与所述卡接板(7)的外表面均与所述支撑柱(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位于所述支撑板(5)底部的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内表面与两个所述侧防护板(3)的外表面与正防护板(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与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均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柱(2)的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于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卡接杆(8),所述卡接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昌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