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38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包括驯养池本体、驯养区、集污区、分隔板和饲料箱,所述驯养区设置在驯养池本体的内部,所述驯养区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且所述淤泥层的表面设置有河沙层,所述驯养池本体的侧壁内安装有横排管,所述集污区设置在驯养区一侧的驯养池本体内部,所述集污盒设置在集污区的底部,所述分隔板固定在集污区和驯养区之间的驯养池本体内部,所述分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两外壁上皆安装有拦网,所述空腔的顶部设置有阻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残饵粪便清理的便捷性,不损伤鳇鱼,仿生态效果好,而且实现了自动喂食功能,投喂量便于调控,投喂地点固定,驯化效果好。驯化效果好。驯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


[0001]本技术涉及仿生态驯养池
,具体为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

技术介绍

[0002]鳇鱼也被叫做“黑龙江鳇”、“鲟鳇鱼”等,指的是鲟形目鲟科鲟属达氏鳇属中的鱼,鳇鱼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名贵经济鱼类,鳇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鳇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软骨食之可口且具有保健功能,其“鱼子酱”为上等佳肴,被誉为“黑色黄金”,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水域污染等原因,生态环境条件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蝗鱼资源陡减,为了保护蝗鱼物种,利用自然水资源仿野生态条件,通过人工驯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0003]由于残饵粪便容易留存在驯养池底,不便于排出,若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导致水体浑浊,鱼群生病,而清理残饵粪便时需要将鱼群移出,操作十分不便,而且频繁清理容易对鳇鱼造成损伤,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仿生态驯养池内残饵粪便不便清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包括驯养池本体、驯养区、集污区、分隔板和饲料箱,所述驯养区设置在驯养池本体的内部,所述驯养区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且所述淤泥层的表面设置有河沙层,所述驯养池本体的侧壁内安装有横排管,且所述横排管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出水管,出水管与驯养区连通,所述集污区设置在驯养区一侧的驯养池本体内部,所述集污盒设置在集污区的底部,集污盒的外壁与集污区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集污盒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吊环,所述分隔板固定在集污区和驯养区之间的驯养池本体内部,所述分隔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两外壁上皆安装有拦网,所述空腔的顶部设置有阻水板,所述分隔板的顶端安装有伸缩驱动件,且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与阻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饲料箱安装在驯养池本体顶端的一侧,且所述饲料箱的底端皆安装有导料管,并且所述导料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0006]优选的,所述驯养池本体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滤网,便于驯养池本体内的排出。
[0007]优选的,所述驯养池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且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排水管连通,并且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横排管连通,便于驯养区内的水体形成从右至左的流动状态,以便更好的模拟自然水流环境。
[0008]优选的,所述驯养区底部为左低右高的斜面结构,便于残饵粪便排入集污区内。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一侧的驯养池本体内部安装有增氧机,便于给池水供氧。
[0010]优选的,所述增氧机一侧的驯养池本体内部安装有水质检测仪,便于监测池水的
水质情况。
[0011]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仪一侧的驯养池本体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便于监测池水的温度。
[0012]优选的,所述饲料箱下方的驯养池本体内壁上固定有饲料盒,饲料盒与导料管连通,且所述饲料盒的底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排料管,并且所述排料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便于自动控量喂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不仅提高了残饵粪便清理的便捷性,不损伤鳇鱼,仿生态效果好,而且实现了自动喂食功能,投喂量便于调控,投喂地点固定,驯化效果好;
[0014](1)通过设置有集污区、集污盒、吊环、分隔板、拦网、空腔、阻水板、伸缩驱动件,在驯养区的底部的斜面和水流的作用下,驯养区内的残饵粪便穿过分隔板排入集污区内,集污盒对残饵粪便进行收集,当需要对残饵粪便进行清理时,启动伸缩驱动件使其驱动阻水板下移至空腔底部,将驯养区和集污区内部的水体隔开,将集污区内部的水体抽出后,再将工具勾住吊环,即可将集污盒取出,将残饵粪便倒掉,该方式不仅提高了残饵粪便清理的便捷性,而且不损伤鳇鱼;
[0015](2)通过设置有淤泥层、河沙层、增氧机、水质检测仪、温度传感器,循环泵将驯养区内的水体抽出并输送进横排管内,水体通过出水管重新排回驯养区内,保证驯养区内的水体形成从右至左的流动状态,以便更好的模拟自然水流环境,淤泥层和河沙层模拟河床,为鳇鱼提供了仿生态的生长环境,增氧机给池水供氧,水质检测仪便于监测池水的水质情况,温度传感器便于监测池水的温度,从而使得驯养池的仿生态效果好,同时便于实时监测池水状态,以便及时对池水进行消毒或更换;
[0016](3)通过设置有饲料盒、排料管、第一电磁阀、导料管、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使得饲料箱内部的饲料通过导料管落入至饲料盒内,放料至一定量后第二电磁阀关闭,再打开第一电磁阀使得饲料盒内的饲料通过排料管排出,以便给鱼群喂食,从而实现了自动喂食功能,投喂量便于调控,投喂地点固定,驯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分隔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集污盒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饲料箱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横排管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驯养池本体;2、驯养区;3、淤泥层;4、河沙层;5、集污区;6、集污盒;7、分隔板;8、控制器;9、增氧机;10、水质检测仪;11、温度传感器;12、饲料箱;13、循环泵;14、横排管;15、拦网;16、空腔;17、阻水板;18、伸缩驱动件;19、吊环;20、饲料盒;21、排料管;22、第一电磁阀;23、导料管;24、第二电磁阀;2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包括驯养池本体1、驯养区2、集污区5、分隔板7和饲料箱12,驯养区2设置在驯养池本体1的内部;
[0025]驯养池本体1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表面安装有滤网,便于驯养池本体1内的排出;
[0026]驯养区2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3,且淤泥层3的表面设置有河沙层4;
[0027]驯养区2底部为左低右高的斜面结构,便于残饵粪便排入集污区5内;
[0028]驯养池本体1的侧壁内安装有横排管14,且横排管14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出水管25,出水管25与驯养区2连通;
[0029]驯养池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13,且循环泵13的输入端与排水管连通,并且循环泵13的输出端与横排管14连通,便于驯养区2内的水体形成从右至左的流动状态,以便更好的模拟自然水流环境;
[0030]集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鳇仿生态流水驯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驯养池本体(1)、驯养区(2)、集污区(5)、分隔板(7)和饲料箱(12),所述驯养区(2)设置在驯养池本体(1)的内部,所述驯养区(2)的底部设置有淤泥层(3),且所述淤泥层(3)的表面设置有河沙层(4),所述驯养池本体(1)的侧壁内安装有横排管(14),且所述横排管(14)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出水管(25),出水管(25)与驯养区(2)连通,所述集污区(5)设置在驯养区(2)一侧的驯养池本体(1)内部,所述集污区(5)的底部设置有集污盒(6),集污盒(6)的外壁与集污区(5)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集污盒(6)顶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吊环(19),所述分隔板(7)固定在集污区(5)和驯养区(2)之间的驯养池本体(1)内部,所述分隔板(7)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6),且所述分隔板(7)底部的两外壁上皆安装有拦网(15),所述空腔(16)的顶部设置有阻水板(17),所述分隔板(7)的顶端安装有伸缩驱动件(18),且所述伸缩驱动件(18)的输出端延伸至空腔(16)的内部并与阻水板(17)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7)顶部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饲料箱(12)安装在驯养池本体(1)顶端的一侧,且所述饲料箱(12)的底端皆安装有导料管(23),并且所述导料管(23)的顶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源胡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渔业病害防治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