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及其海上风光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5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及其海上风光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单桩基础、环抱式固定机构、系泊缆和阻尼器;单桩基础为四个并呈矩形排列,单桩基础的下部竖直设置于海床中,单桩基础的中部位于海水中,单桩基础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环抱式固定机构套接于单桩基础的外部并可拆卸式连接于单桩基础的中部;系泊缆的一端通过环抱式固定机构与单桩基础连接,另一端通过阻尼器与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牢固,减小了因潮位变化引起的系泊缆张力的剧烈变化,不破坏单桩基础的结构,安装高度可调,节省了安装布置空间,降低了安装建造成本,使用寿命长,避免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倾覆失效。失效。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及其海上风光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系泊系统的
,特别是指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及其海上风光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海洋中的发电装置。常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如晶体硅组件)的功率输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洋中可利用空间广阔,海水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降温作用更加明显;因而,安装于海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的温度明显低于安装于地面或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从而能够输出更高的功率。
[0003]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是处于海洋中的开放水域,由于海洋中的环境比较复杂,有时候还会遇到大风、大浪和海流等恶劣条件;因此,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稳定性是影响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性能的关键因素。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通常连接有锚固系统。
[0004]现有的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锚固系统分为岸锚与水下锚,由于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到岸边的距离较远,岸锚需要的锚链较长,成本很高;水下锚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固定不牢固;而且,海洋中潮汐水位变化对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锚固系统也有重要的影响,不论是岸锚还是水下锚,遇到大潮位变化时,会造成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系泊缆张力变化过大,引起系泊缆疲劳,导致系泊缆发生断缆,从而使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倾覆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及其海上风光发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锚固系统在潮汐水位变化时系泊缆张力变化过大引起系泊缆发生断缆从而导致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倾覆失效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在一个方面,本技术的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包括单桩基础、环抱式固定机构、系泊缆和阻尼器;所述单桩基础为四个并呈矩形排列,所述单桩基础的下部竖直设置于海床中,所述单桩基础的中部位于海水中,所述单桩基础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套接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部,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单桩基础的中部;所述系泊缆的一端通过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与所述单桩基础连接,所述系泊缆的另一端连接有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系泊缆上,所述系泊缆通过所述阻尼器与所述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和连接扣;所述第一套环呈半圆形设置;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环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
一套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定位件连接;所述连接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扣也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左连接耳,所述第一左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左定位孔,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右连接耳,所述第一右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右定位孔;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左连接耳对接的第二左连接耳,所述第二左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左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左定位孔,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右连接耳对接的第二右连接耳,所述第二右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右定位孔;所述连接扣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呈U型设置,所述第三连接耳套接于所述第一右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右连接耳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耳包括第三上连接耳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三下连接耳,所述第三上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三上定位孔,所述第三下连接耳上也设有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三下定位孔。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定位件为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左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左定位孔使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三上定位孔、所述第一右定位孔、所述第二右定位孔和所述第三下定位孔使所述连接扣、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阻尼器包括呈筒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罩扣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的呈筒型设置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底部还可与所述第一缓冲件抵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的外侧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系泊缆与所述第一固定环打结连接,所述系泊缆与所述第二固定环打结连接,所述系泊缆与所述连接扣也为打结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每个所述单桩基础上设有一根所述系泊缆,每根所述系泊缆上设有一个所述阻尼器。
[0014]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的一种海上风光发电装置,包括根据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单桩基础的顶部设有塔筒,所述塔筒的顶部设有风机。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海上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多数个呈阵列设置的光伏发电单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阻尼器的收缩可以吸收系泊缆的能量,减小了因潮位变化引起的系泊缆张力的剧烈变化,避免了系泊缆出现极端张力的情况,提高了系泊系统对潮位变化的适应性,有效防止了系泊缆发生断缆的现象,延长了系泊缆的使用寿命;还减小了系泊缆对单桩基础带来的外加荷载的变化,避免了单桩基础失稳的风险,也缓解了单桩基础的疲劳问题;这种系泊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不破坏单桩基础的结构且可以调节安装高度,节省了安装布置空间,降低了安装
建造成本,有利地防止了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倾覆失效。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环抱式固定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中阻尼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在弹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1中单桩基础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桩基础,所述单桩基础为四个并呈矩形排列,所述单桩基础的下部竖直设置于海床中,所述单桩基础的中部位于海水中,所述单桩基础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环抱式固定机构,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套接于所述单桩基础的外部,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单桩基础的中部;系泊缆,所述系泊缆的一端通过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与所述单桩基础连接,所述系泊缆的另一端连接有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系泊缆上,所述系泊缆通过所述阻尼器与所述漂浮式光伏发电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式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呈半圆形设置;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一套环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定位件连接;连接扣,所述连接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扣也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位自适应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左连接耳,所述第一左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左定位孔,所述第一套环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右连接耳,所述第一右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右定位孔;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左连接耳对接的第二左连接耳,所述第二左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左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左定位孔,所述第二套环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右连接耳对接的第二右连接耳,所述第二右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右定位孔;所述连接扣的一侧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呈U型设置,所述第三连接耳套接于所述第一右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右连接耳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耳包括第三上连接耳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三下连接耳,所述第三上连接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右定位孔同轴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白浩哲张敏徐琨袁文永陈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