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38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悬挑支撑结构,悬挑支撑结构一端连接船舶、另一端悬挑支撑有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套管,套管内适配设有定位桩,定位桩能够在套管内移动,定位桩下端设有动滑轮,动滑轮能够向上支撑定位桩,底座或悬挑支撑结构上固定有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和动滑轮绕设有同一牵引绳,牵引绳位于同一平面,牵引绳一端连接有动力系统、另一端固定设置,牵引绳的两端位于套管的对侧。通过同时设置锚缆和定位桩形成双重锚固,极大的降低了船舶晃动,其稳定性更高,保证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船舶的姿态稳定性;安全性高,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制动,使得船舶免于撞击既有建筑物的风险。筑物的风险。筑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泥搅拌桩施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在外海堤紧邻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施工水泥搅拌桩等水上作业时,因为水上作业区域与既有建筑较近,需要保护既有建筑,且水上作业区域的水浅,所以无法采用大型施工船进行施工,故可能需要小型施工船进行施工,而小型施工船通常通过拉设锚缆在海上进行固定,但这种固定稳定性差,容易受风浪而晃动,使得无法精准控制搅拌桩施工的桩位及垂直度偏差,进而使得难以采用小型施工船在近海区域施工水泥搅拌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小型施工船在海上的稳定性差,无法精准控制搅拌桩施工的桩位及垂直度偏差,存在难以采用小型施工船在近海区域施工水泥搅拌桩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该定位桩构造能够提高水上施工船舶在水上施工的稳定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悬挑支撑结构,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一端连接所述船舶、另一端悬挑支撑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内适配设有定位桩,所述定位桩能够在所述套管内移动,所述定位桩下端设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能够向上支撑所述定位桩,所述底座或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上固定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动滑轮绕设有同一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有动力系统、另一端固定设置,所述牵引绳的两端位于所述套管的对侧。
>[0006]其中,所述船舶设有锚缆,船舶上设置锚缆是船舶在海上固定的常规方式。
[0007]除了设置锚缆外,本方案还在船舶上设有悬挑支撑结构,悬挑支撑结构用于在船舶外悬挑支撑底座,底座用于固定竖向设置的套管。套管用于限位定位桩,保持定位桩的稳定和垂直度,同时作为定位桩上下移动的限位通道。第一导向轮固定设置,用于设置牵引绳,对牵引绳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定位桩下端设有动滑轮,动滑轮也对牵引绳的移动起导向作用。牵引绳一端连接动力系统,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的滚轮面和动滑轮的滚轮面然后固定,通过第一导向轮和动滑轮绕设牵引绳,使得牵引绳位于同一平面,且牵引绳的两端位于所述套管的对侧,通过动力系统提供动力,使得牵引绳收放进而能够改变动滑轮的竖向位置,而动滑轮能够向上支撑所述定位桩,即牵引绳收放能够稳定向上提起定位桩或下放定位桩。
[0008]本技术所述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定位桩能够借助套管、底座和悬挑支撑结构与船舶形成横向限位,定位桩下端能够下放至进入淤泥、黏土等土层,进而能够借助海底土层对船舶进行水平限位,通过同时设置锚缆和定位桩形成双重锚固,极大的降低了船舶晃动,其稳定性更高,且能够用于保证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船舶的姿态稳定性,水
泥搅拌桩的桩位可精准定位控制、垂直度可保证,有效提高了成桩质量,降低了因船舶不稳定造成的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偏位等质量风险。在较大风浪情况下,仍可进行施工作业。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牵引绳收放能够稳定向上提起定位桩或下放定位桩,能够实现快速提起定位桩便于转运,能够实现快速下放定位桩进行制动,降低了船舶撞击既有建筑物的风险,增大船舶防大风的能力,极大的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轮关于所述套管的相对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一端搭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轮面上。
[0010]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实现对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一端进行导向,即所述牵引绳两端和中部均具有导向,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动滑轮形成三角导向结构,能够更加稳定的对定位桩进行提起和下放。且第二导向轮的轮面能够降低对牵引绳的摩擦,能够保护牵引绳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一端不被破坏。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桩包括上部的桩身和下部的桩头,所述桩头为上大下小的尖状结构,所述动滑轮设于所述桩头内,所述动滑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桩头。
[0012]通过设置上大下小的尖状结构的桩头,能够使得定位桩下端更容易进入海底土层,并与海底土层结合更稳定,增强船舶的稳定性。所述动滑轮设于所述桩头内,所述桩头能够对所述动滑轮形成保护,避免动滑轮无法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桩头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四个向外倾斜的应力板,四个所述应力板的底部汇聚并连接,每个所述应力板与所述桩身固定连接。
[0014]四个向外倾斜的所述应力板的底部汇聚并连接,形成桩头的底部尖端。四个应力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能够从四个方向分别承受来自海底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定位桩下端与海底土层结合更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对限位轮,每对所述限位轮关于所述定位桩相对设置,每对所述限位轮适配限位所述定位桩的侧壁,能够进一步对所述定位桩进行水平限位,且定位桩上升和下降的时候限位轮会转动,使得定位桩沿套管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
[0016]优选的,所述悬挑支撑结构为两个工字梁,两个所述工字梁间隔设置,所述底座固定架设在两个所述工字梁上,所述套管穿设于两个所述工字梁之间,加工方便,稳定性强,且能够为定位桩和套管提供竖向设置空间。
[0017]优选的,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套管固定穿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中部,加工方便,能够为定位桩和套管提供竖向设置空间。
[0018]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靠近所述船舶中部的一侧设有斜拉件,所述斜拉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工字梁,能够增强矩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0019]优选的,一共设有四个所述悬挑支撑结构,四个所述悬挑支撑结构对称设于所述船舶的两侧,所述悬挑支撑结构沿所述船舶的横向设置,设置方便,占用船舶的空间小,对船舶的水平限位限位能力强,稳定性高。
[0020]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变速箱和挡位,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牵引绳,所述挡位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
[00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所述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定位桩能够借助套管、底座和悬挑支撑结构与船舶形成横向限位,定位桩下端能够下放至进入淤泥、黏土等土层,进而能够
借助海底土层对船舶进行水平限位,通过同时设置锚缆和定位桩形成双重锚固,极大的降低了船舶晃动,其稳定性更高,且保证了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船舶的姿态稳定性,水泥搅拌桩的桩位可精准定位控制、垂直度可保证,有效提高了成桩质量,降低了因船舶不稳定造成的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偏位等质量风险。在较大风浪情况下,仍可进行施工作业。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牵引绳收放能够稳定向上提起定位桩或下放定位桩,能够实现快速提起定位桩便于转运,能够实现快速下放定位桩进行制动,降低了船舶撞击既有建筑物的风险,增大船舶防大风的能力,极大的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
[0023]2、所述第一导向轮关于所述套管的相对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船舶(9)上的悬挑支撑结构(10),所述悬挑支撑结构(10)一端连接所述船舶(9)、另一端悬挑支撑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套管(8),所述套管(8)内适配设有定位桩(1),所述定位桩(1)能够在所述套管(8)内移动,所述定位桩(1)下端设有动滑轮(13),所述动滑轮(13)能够向上支撑所述定位桩(1),所述底座(3)或所述悬挑支撑结构(10)上固定有第一导向轮(41),所述第一导向轮(41)和所述动滑轮(13)绕设有同一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牵引绳(7)一端连接有动力系统、另一端固定设置,所述牵引绳(7)的两端位于所述套管(8)的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41)关于所述套管(8)的相对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轮(42),所述牵引绳(7)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轮(41)的一端搭设在所述第二导向轮(42)的轮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1)包括上部的桩身(11)和下部的桩头(12),所述桩头(12)为上大下小的尖状结构,所述动滑轮(13)设于所述桩头(12)内,所述动滑轮(1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桩头(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施工船舶的定位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12)包括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四个向外倾斜的应力板(111),四个所述应力板(111)的底部汇聚并连接,每个所述应力板(111)与所述桩身(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王锐敏朱明吴雨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