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5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2
本申请涉及净化装置,包括:外壳,设有进风口;加湿组件,加湿组件设有能够与进风口流体连通的加湿进气流道;加湿组件与外壳之间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干燥进气流道;封堵件,设于外壳内,且位于加湿进气流道的一端,封堵件能够封堵加湿进气流道,以限制气流流经加湿进气流道;且封堵件能够至少部分打开加湿进气流道,以使气流能够流经加湿进气流道以增大气流湿度。该净化装置能调整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湿度,从而使环境湿度更易于处于宜居适度,机器的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使用灵活性较高。的使用灵活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是一种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以提高空气清洁度的电器。目前市面上一些空气净化器除了具有净化功能,还兼具加湿功能,能够输出湿度较高的洁净空气。然而,相关技术中,此类空气净化器使用时灵活性较差,无法调整空气净化器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净化装置,可以调整从净化装置流出的气流的湿度,从而使环境湿度更易于处于宜居适度,机器的使用灵活性较高。
[0004]净化装置,包括:
[0005]外壳,设有进风口;
[0006]加湿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湿组件设有能够与所述进风口流体连通的加湿进气流道;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进风口流体连通的干燥进气流道;以及
[0007]封堵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的一端,所述封堵件能够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限制气流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且所述封堵件能够至少部分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使气流能够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增大气流湿度。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被配置为用于响应环境湿度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
[0009]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所述封堵件能够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使经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所有气流流经所述干燥进气流道;
[0010]在环境湿度低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所述封堵件能够至少部分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使经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部分流经所述干燥进气流道,另一部分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以增大气流湿度;
[0011]其中,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不低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具有加湿进气流道入口;
[0013]所述封堵件能够封堵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以关闭所述加湿进气流道;
[0014]且所述封堵件能够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分离,以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封堵件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移动以封堵或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湿进气流道入口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的底端;
[0017]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封堵件之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用于将所述驱动件输出的绕水平方向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所述封堵件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以使所述封堵件朝上移
动以靠近并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或者朝下移动以远离并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齿轮与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获取绕所述水平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封堵件连接于所述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能够随所述齿轮转动而上下移动;或者,
[0019]所述传动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获取绕所述水平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封堵件支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所述封堵件能够随所述凸轮转动而上下移动;或者,
[0020]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获取绕竖直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传动件包括沿自身周向延伸的承载面,所述封堵件抵持于所述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沿所述周向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高度不同。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获取绕所述竖直方向转动的动力;
[0022]所述封堵件上设有朝下伸出的抵持部,所述传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自身径向朝外凸出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面为所述承载部的顶面,所述顶面上的高度最大区域与高度最小区域间的圆心角为90
°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包括朝上凸起的第一曲面,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的孔壁包括朝下凸起的第二曲面;
[0024]所述封堵件能够部分伸入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且所述第一曲面抵持于所述第二曲面,以关闭所述加湿进气流道。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加湿组件与所述封堵件之间的弹性件;
[0026]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关闭时,所述封堵件弹性抵持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的孔壁;
[0027]所述加湿进气流道打开时,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自身回弹力驱动所述封堵件朝下移动。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封堵件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加湿组件,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封堵件。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净化流道,所述净化流道内设有用于对流经所述净化流道的气流进行净化的净化件;
[0030]所述外壳上设有出风口,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动至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净化流道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的上游或下游,经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所有气流流经所述净化流道。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净化流道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的上游,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净化流道到达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的上游。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在使用状态下,所述净化流道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的下方,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
置于所述外壳的顶壁。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水平方向,所述干燥进气流道围设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的外侧。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内筒与外筒,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彼此间隔设置,且所述外筒围设于所述内筒的外侧;
[0035]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包括位于所述内筒的内侧的第一通道,以及位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通道的底端具有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顶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0036]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处于打开状态时,经所述净化流道流动至所述加湿进气流道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的下方的气流中,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出风口而流出。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吸液件,所述吸液件能够部分伸入存储于所述储液腔的液体中,流入所述储液腔的气流穿过所述吸液件以增大气流湿度。
[00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吸液件围设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外筒围设于所述吸液件的外侧。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顶壁包括出风板与注液板,所述出风板围设于所述注液板的外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板,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储液腔的正上方,所述注液板的外侧与所述出风板的内侧之间形成向下凹陷的下凹区,液体能够沿所述注液板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设有进风口(111);加湿组件(200),位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加湿组件(200)设有能够与所述进风口(111)流体连通的加湿进气流道(132);所述加湿组件(200)与所述外壳(100)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进风口(111)流体连通的干燥进气流道(133);以及封堵件(300),设于所述外壳(100)内,且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的一端,所述封堵件(300)能够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限制气流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且所述封堵件能够至少部分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使气流能够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增大气流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00)被配置为用于响应环境湿度以关闭或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所述封堵件(300)能够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使经所述进风口(111)流入的所有气流流经所述干燥进气流道(133);在环境湿度低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所述封堵件能够至少部分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使经所述进风口(111)流入的气流部分流经所述干燥进气流道(133),另一部分流经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以增大气流湿度;其中,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不低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外壳(100)内的净化流道(131),所述净化流道(131)内设有用于对流经所述净化流道(131)的气流进行净化的净化件(600);所述外壳(100)上设有出风口(122),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111)流动至所述出风口(122)的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净化流道(131)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与所述干燥进气流道(133)的上游或下游,经所述进风口(111)流入的所有气流流经所述净化流道(1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具有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所述封堵件(300)能够封堵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以关闭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且所述封堵件(300)能够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分离,以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封堵件(300)的驱动件(400),所述驱动件(400)用于驱动所述封堵件(300)移动以封堵或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位于所述加湿进气流道(132)的底端;所述驱动件(400)与所述封堵件(300)之间通过传动件(500)连接,所述传动件(500)用于将所述驱动件(400)输出的绕水平方向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所述封堵件(300)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以使所述封堵件(300)朝上移动以靠近并封堵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或者朝下移动以远离并打开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齿轮与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400)连接以获取绕所述水平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封堵件(300)连接于所
述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能够随所述齿轮转动而上下移动;或者,所述传动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件(400)连接以获取绕所述水平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封堵件(300)支撑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所述封堵件(300)能够随所述凸轮转动而上下移动;或者,所述传动件(500)与所述驱动件(400)连接以获取绕竖直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传动件(500)包括沿自身周向延伸的承载面(511),所述封堵件(300)抵持于所述承载面(511),且所述承载面(511)沿所述周向的至少部分区域的高度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传动件(500)与所述驱动件(400)连接以获取绕所述竖直方向转动的动力;所述封堵件(300)上设有朝下伸出的抵持部(310),所述传动件(500)的外周面上设有沿自身径向朝外凸出的承载部(510),所述承载面(511)为所述承载部(510)的顶面,所述顶面上的高度最大区域与高度最小区域间的圆心角为90
°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00)包括朝上凸起的第一曲面(320),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的孔壁包括朝下凸起的第二曲面(2221);所述封堵件(300)能够部分伸入所述加湿进气流道入口(224),且所述第一曲面(320)抵持于所述第二曲面(2221),以关闭所述加湿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九龙陈来星吴炙恒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