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4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包括水车主体,所述水车主体下端安装有若干轮胎固定板,所述轮胎固定板下端安装有轮胎,所述水车主体上端一侧设有凸形平台,所述凸形平台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水车主体一侧设有水管外壳,所述水管外壳内安装有软水管,所述软水管一侧设有一号导水管,所述一号导水管下端安装有若干二号导水管,所述二号导水管下端设有若干出水喷头,所述一号导水管上端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表面设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上端表面安装有平移机,通过横移板和液压杆,使出水喷头移动到所需位置和高度进行灌溉,适应不同位置和高度的小麦,增加了灌溉时的可灌溉面积。增加了灌溉时的可灌溉面积。增加了灌溉时的可灌溉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为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

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形,长10

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形抱茎的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花,两侧甚压扁,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2

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

4毫米;两侧孕性花外稃质厚,具5脉,中脉成脊,表面有方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具3脉,先端尖而无喙;雄蕊6枚,花药长2

3毫米且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0003]作为水生草本,灌溉的作用极为重要,但现阶段的水稻灌溉装置多为单行灌溉,灌溉时可利用的面积都普遍较小,无法依据水稻的长势调整灌溉的面积,灌溉不同时期的水稻时会产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包括水车主体,所述水车主体下端安装有若干轮胎固定板,所述轮胎固定板下端安装有轮胎,所述水车主体上端一侧设有凸形平台,所述凸形平台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水车主体一侧设有水管外壳,所述水管外壳内安装有软水管,所述软水管一侧设有一号导水管,所述一号导水管下端安装有若干二号导水管,所述二号导水管下端设有若干出水喷头,所述一号导水管上端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表面设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上端表面安装有平移机。
[0007]作为优选,所述平移机安装在横移板的中心,所述平移机上端与滑槽相连。
[0008]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外壳尾端内部设有内环,所述软水管一端外部设有外环,所述外环表面设有密封层。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软水管出水口处安装有螺纹空心圆管,所述螺纹空心圆管与一号导水管进水口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喷头包括:喷头进水口、喷盖、喷头出水孔、喷头螺纹,所述喷头进水口上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喷头螺纹,所述喷头进水口下端安装有喷盖,所述喷盖底端开设有若干喷头出水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喷头进水口包括:梯形缓流孔、底面水道、锥形底面,所述喷头进水
口下端开设有若干梯形缓流孔,所述梯形缓流孔为梯形圆孔,所述梯形缓流孔内侧圆孔小于外侧圆孔,所述梯形缓流孔底端安装有锥形底面,所述锥形底面上端开设有若干底面水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横移板带动液压杆和一号导水管,使出水喷头移动到所需位置进行灌溉,再由液压杆进行高度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小麦,增加了灌溉时的可灌溉面积。
[0014](2)本技术的出水喷头内部设有梯形缓流孔、底面水道、锥形底面,水流从喷头进水口上端进入后,会先冲击锥形底面,水流冲击到锥形底面后会形成一定弧度,对水流进行分流并起到缓流的效果,然后分流的水流会被梯形缓流孔进行缓流,通过梯形缓流孔的梯形弧度再次进行缓流,让水流在流出时不是直接喷出,而且经过圆弧,减小了水流的速度,而底面水道8012可以将残留的水流全部排出,防止喷头进水口801内留有积水。
[0015](3)本技术二号导水管与出水喷头之间通过螺纹进行安装和拆卸,当需要对水稻进行喷洒农药、防霜冻、夏季降温等时,可以通过喷头螺纹对出水喷头进行拆卸,然后安装相对应的喷头,增加了本技术的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的软水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的软水管与水管外壳连接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的出水喷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的出水喷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水车主体;2、轮胎固定板;3、轮胎;4、水管外壳;401、内环;5、软水管;501、螺纹空心圆管;502、外环;503、密封层;6、一号导水管;7、二号导水管;8、出水喷头;801、喷头进水口;8011、梯形缓流孔;8012、底面水道;8013、锥形底面;802、喷头出水孔;803、喷盖;804、喷头螺纹;9、液压杆;10、平移机;11、滑槽;12、横移板;13、凸形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至5所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包括水车主体1,所述水车主体1下端安装有若干轮胎固定板2,所述轮胎固定板2下端安装有轮胎3,所述水车主体1上端一侧设有凸形平台13,所述凸形平台13下端开设有滑槽11,所述水车主体1一侧设有水管外壳4,所述水管外壳4内安装有软水管5,所述软水管5一侧设有一号导水管6,所述一号导水管6下端安装有若干二号导水管7,所述二号导水管7下端设有若干出水喷头8,所述一号导水管6
上端安装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上端表面设有横移板12,所述横移板12上端表面安装有平移机10。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10安装在横移板12的中心,所述平移机10上端与滑槽11相连,当需要对水车主体1两边进行灌溉时,启动平移机10,平移机10通过滑槽11向两边进行平移,通过横移板12带动液压杆9和一号导水管6,使出水喷头8移动到所需位置进行灌溉,再由液压杆9进行高度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小麦。
[0026]可以理解,所述水管外壳4尾端内部设有内环401,所述软水管5一端外部设有外环502,所述外环502表面设有密封层503,当一号导水管6左右平移或上下移动时,软水管5在水管外壳4中移动,并通过内环401和外环502限制软水管5的位置,防止其脱落,而密封层503则防止软水管5在水管外壳4移动时产生的水流泄露的问题。
[0027]可以理解,所述出水喷头8包括:喷头进水口801、喷头出水孔802、喷盖803、喷头螺纹804,所述喷头进水口801上端外侧表面安装有喷头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包括水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车主体(1)下端安装有若干轮胎固定板(2),所述轮胎固定板(2)下端安装有轮胎(3),所述水车主体(1)上端一侧设有凸形平台(13),所述凸形平台(13)下端开设有滑槽(11),所述水车主体(1)一侧设有水管外壳(4),所述水管外壳(4)内安装有软水管(5),所述软水管(5)一侧设有一号导水管(6),所述一号导水管(6)下端安装有若干二号导水管(7),所述二号导水管(7)下端设有若干出水喷头(8),所述一号导水管(6)上端安装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上端表面设有横移板(12),所述横移板(12)上端表面安装有平移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10)安装在横移板(12)的中心,所述平移机(10)上端与滑槽(1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外壳(4)尾端内部设有内环(401),所述软水管(5)一端外部设有外环(502),所述外环(502)表面设有密封层(50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开远市稻乡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