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庆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28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机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水仓,机壳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加湿装置,机壳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外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口将加湿装置按入机壳内壁两侧的滑轨内,加湿装置由可形变材质作为材料制造,加湿装置的两侧滑动嵌设在机壳的内壁,当推动加湿装置通过安装口进入机壳的内部时,加湿装置沿着预设的滑轨移动到机壳的顶端位置时,加湿装置顶部固定安装的逆齿挤压限位板外表面一侧的齿牙,限位板挤压弹片外表面的一侧,完成拆卸,解决了传统的湿膜加湿结构,在安装拆卸时往往需要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夹持,对湿膜进行更换时,拆卸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拆卸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拆卸安装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空调变得越来越普及,在使用空调过程中,空调使用过久会产生干燥,一般情况下,让人感觉最为舒适的空气湿度为50%

60%,而当室内湿度低于30%时,空气过于干燥,机体水分蒸发过快,就会导致皮肤紧绷瘙痒,呼吸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等缺水感觉。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湿膜加湿器价格相对低廉,传统的空调加湿装置较多使用湿膜加湿,通常湿膜加湿通过水泵经由管路送到淋水系统,底部设置有高吸水性材质湿膜,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继而通过空调风带动水汽吹入室内,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湿膜长久使用后表面容易滋生细菌,此时需要及时更换,但是由于安装过程往往采用螺丝固定,需要将空调外壳拆开后进行更换,用户往往需要联系维修人员,更换湿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湿膜加湿装置,在安装拆卸时往往需要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夹持,拆卸安装较为麻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水仓,所述机壳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加湿装置,所述机壳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外罩,所述机壳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机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泵机,所述机壳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水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活动套设在加湿装置的内部,所述导管通过加湿装置活动安装在泵机外表面的一端,所述泵机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泵管,所述泵管与加湿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加湿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泵管通过加湿装置活动安装在蓄水池的内部,所述加湿装置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逆齿,所述逆齿啮合连接在限位板外表面的一侧。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摆轴,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活动安装在机壳的内壁,所述限位板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安装在机壳的内壁,所述弹片活动连接在机壳的内壁,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中轴。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摆轴与滑槽内壁的滑动嵌设配合固定轴与机壳内壁的转动连接,使得限位板可以在摆轴一端摆动下移动,取消对于加湿装置的固定,固定片本身的弹力使得摆轴对加湿装置的固定具有复位效果,取消对于拉绳的拉动后,将恢复与逆齿的咬合,使得加湿装置固定在机壳的内壁,固定片与机壳的固定使得弹片的挤压以一侧为方向反弹。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底轴,所述摆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外底轴的设置将拉绳对摆轴一定角度的拉力转为下拉力,方便使用,拉绳与摆轴固定连接,作为拉动连接作用。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摆轴滑动嵌设在滑槽的内壁。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滑槽的设置为摆轴摆动的预设轨迹,防止摆轴脱轨。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拉绳活动连接在外中轴的外表面,所述拉绳活动连接在外底轴的外表面,所述加湿装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入水管,多个所述入水管固定安装在水仓外表面的底部。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加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湿膜管,作为与顶部入水管连接的通道,加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湿膜,湿膜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洞,当水仓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多个入水管流入湿膜管的内部时,由于湿膜本身的吸水性,水通过湿膜管外表面的孔洞均匀湿润湿膜,此外加湿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连接湿膜管的底部,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泵管用来连接泵机,进而使得水仓内部的水在顺着湿膜管的内部流下时,剩余的小部分未被湿膜吸收的水分继续进入泵机内部完成循环,继而通过导管流通加湿装置一侧的通道泵入顶部的导管后进入水仓,继续进行使用。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入水管外表面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湿膜管,多个所述湿膜管均固定安装在加湿装置的内部,多个所述湿膜管固定连接在蓄水池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加湿装置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拉槽。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湿膜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洞,可以快速均匀湿润湿膜,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泵管用来连接泵机,进而使得水仓内部的水在顺着湿膜管的内部流下时,剩余的小部分未被湿膜吸收的水分继续进入泵机内部完成循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安装口将加湿装置按入机壳内壁两侧的滑轨内,加湿装置由可形变材质作为材料制造,加湿装置的两侧滑动嵌设在机壳的内壁,当推动加湿装置通过安装口进入机壳的内部时,加湿装置沿着预设的滑轨移动到机壳的顶端位置时,加湿装置顶部固定安装的逆齿挤压限位板外表面一侧的齿牙,限位板挤压弹片外表面的一侧,在限位板外表面的齿牙与逆齿相咬合的作用下,将加湿装置固定在机壳的内部,当对加湿装置进行拆卸时,拉动拉绳,带动摆轴在滑槽的内部滑动,摆轴往左的滑动使得限位板外表面的齿牙与逆齿产生间隙,此时拉动拉槽将加湿装置拉出,完成拆卸,解决了传统的湿膜加湿结构,在对湿膜进行更换时,往往需要拆除机器内外的螺丝、螺母的固定夹持,拆卸安装更换湿膜较为麻烦的问题。
[0018]2.本技术,加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湿膜管,作为与顶部入水管连接的通道,加湿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湿膜,湿膜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洞,当水仓内部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多个入水管流入湿膜管的内部时,由于湿膜本身的吸水性,水通过湿膜管外表面的孔洞均匀湿润湿膜,此外加湿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连接湿膜管的底部,蓄水池的内部设置有泵管用来连接泵机,进而使得水仓内部的水在顺着湿膜管的内部流下时,剩余的小部分未被湿膜吸收的水分继续进入泵机内部完成循环,继而通过导管流通加
湿装置一侧的通道泵入顶部的导管后进入水仓,继续进行使用,由于通过湿膜管作为湿膜的加水引流通道,相对于传统顶部加水,产生更少的水流滴落,同时在整个循环装置以外设置有湿膜管,湿膜管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洞,避免造成传统加水过程,仅顶部加水,需要水流在重力作用下流下,无法快速均匀湿润湿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的内部侧视立体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泵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水仓(2),所述机壳(1)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加湿装置(3),所述机壳(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外罩(4),所述机壳(1)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板(5),所述机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泵机(6),所述机壳(1)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口(7),所述水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管(201),所述导管(201)活动套设在加湿装置(3)的内部,所述导管(201)通过加湿装置(3)活动安装在泵机(6)外表面的一端,所述泵机(6)外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泵管(601),所述泵管(601)与加湿装置(3)活动连接,所述加湿装置(3)的底部设置有蓄水池(304),所述泵管(601)通过加湿装置(3)活动安装在蓄水池(304)的内部,所述加湿装置(3)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逆齿(301),所述逆齿(301)啮合连接在限位板(5)外表面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摆轴(501),所述限位板(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502),所述固定轴(502)活动安装在机壳(1)的内壁,所述限位板(5)外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片(503),所述弹片(503)外表面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梅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