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215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包括成型架,成型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辊,下端设置有出料辊;成型架上还设置有造型辊组;造型辊组的输入端和进料辊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抹油装置,抹油装置包括储油箱,储油箱靠近蟹柳料带经过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储油箱内转动连接有油辊,油辊外侧壁上周圈固设有多排毛刷;还包括补油管和液位计,液位计设置于储油箱内,补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补油箱,补油箱的出口与补油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在蟹柳料带进入造型辊组之前,通过油辊带动毛刷将油刷在料带的表面,使其湿润润滑,能够在蟹柳料带造型时不会由于变形。挤压或拉伸而损坏,成型效果更好,还能够丰富口感。还能够丰富口感。还能够丰富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蟹柳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2]蟹棒,又称蟹足棒、模拟蟹肉、蟹风味鱼糕,是鱼糜加工的传统产品;蟹棒是模拟阿拉斯加雪蟹的蟹腿肉的质感和风味,肉质结实有韧性,具有咸中略带甜的鲜美海鲜风味,极具仿真效果;蟹棒,属于鱼糜类产品(又叫做海洋仿生食品);鱼糜类产品,是以各种海水鱼鱼糜或淡水鱼鱼糜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结构合理、安全健康的一类深加工海洋食品,其食品类型有蟹棒、炸花、鱼糜面包、鱼肉火腿、鱼香肠和虾饼等模拟食品;这种产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作拼盘、寿司、火锅的原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0003]蟹柳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成蒸熟并呈宽带状的料带经过造型机中,进行造型,但料带在进行造型时需要受到变形。挤压和拉伸的变换容易撕裂或产生破损,这样容易影响成品的美观度,废品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包括成型架,成型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辊,下端设置有出料辊;成型架上还设置有造型辊组;造型辊组的输入端和进料辊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抹油装置,抹油装置包括储油箱,储油箱靠近蟹柳料带经过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储油箱内转动连接有油辊,油辊外侧壁上周圈固设有多排毛刷,当毛刷经过开口时,毛刷的端部伸出开口与蟹柳料带的表面滑动相抵;还包括补油管和液位计,液位计设置于储油箱内,补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补油箱,补油箱的出口与补油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在蟹柳料带进入造型辊组之前,通过油辊带动毛刷将油刷在料带的表面,使其湿润润滑,能够在蟹柳料带造型时不会由于变形。挤压或拉伸而损坏,成型效果更好,还能够丰富口感。
[0007]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抹油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蟹柳料带的前后两侧。以此能够从料带的两侧对其刷油。
[0008]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开口的上端设置有V形檐部;开口的下端设置有延伸槽部;V形檐部的下端在纵向上位于延伸槽部的内侧。以此当毛刷经过V形檐部并被刮下油时,滴下的油能够通过延伸槽部回到储油箱中,更加省油。
[0009]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V形檐部的底端呈弧形设置。以此避免尖锐对毛刷产生损害。
[0010]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毛刷伸出开口的长度,大于相邻排的毛刷之间的间隔距离。以此,当上一毛刷离开料带后,下一毛刷接上继续进行刷油。
[0011]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造型辊组从上至下分别包括五棱辊、两轮辊、收紧辊组、第一牵拉辊组和第二牵拉辊组。通过造型辊组的各个辊完成对料带的造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包括成型架,成型架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辊,下端设置有出料辊;成型架上还设置有造型辊组;造型辊组的输入端和进料辊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抹油装置,抹油装置包括储油箱,储油箱靠近蟹柳料带经过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储油箱内转动连接有油辊,油辊外侧壁上周圈固设有多排毛刷,当毛刷经过开口时,毛刷的端部伸出开口与蟹柳料带的表面滑动相抵;还包括补油管和液位计,液位计设置于储油箱内,补油管的一端与储油箱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补油箱,补油箱的出口与补油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在蟹柳料带进入造型辊组之前,通过油辊带动毛刷将油刷在料带的表面,使其湿润润滑,能够在蟹柳料带造型时不会由于变形。挤压或拉伸而损坏,成型效果更好,更美观,还能够丰富口感。
[0014]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0015]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正面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侧面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成型架;2、进料辊;3、出料辊;4、造型辊组;5、抹油装置;6、储油箱;7、开口;8、油辊;9、毛刷;10、补油管;11、液位计;12、补油箱;13、电磁阀;14、V形檐部;15、延伸槽部;16、五棱辊;17、两轮辊;18、收紧辊组;19、第一牵拉辊组;20、第二牵拉辊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包括成型架1,成型架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辊2,下端设置有出料辊3;成型架1上还设置有造型辊组4;造型辊组4的输入端和进料辊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抹油装置5,抹油装置5包括储油箱6,储油箱6靠近蟹柳料带经过的一侧设置有开口7,储油箱6内转动连接有油辊8,油辊8外侧壁上周圈固设有多排毛刷9,当毛刷9经过开口7时,毛刷9的端部伸出开口7与蟹柳料带的表面滑动相抵;还包括补
油管10和液位计11,液位计11设置于储油箱6内,补油管10的一端与储油箱6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补油箱12,补油箱12的出口与补油管10之间设置有电磁阀13。在蟹柳成型的过程中,原料通过打靡和挤压成宽带形状,通过蒸煮后成为熟的蟹柳料带通过进料辊2进入成型架1内部,在通过造型辊组4造型之前会通过抹油装置5;其中,本申请中的各类辊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或电机皮带带动转动,此为公知常识,不多做解释;其中,当蟹柳料带经过开口7处时,油辊8带动表面成排设置的毛刷9做圆周运动,毛刷9在储油箱6内时是为弯曲状态,经过开口7时,弯曲由其韧性伸直,伸出开口7对蟹柳料带的表面刷上食用油,以此使得蟹柳料带在通过造型辊组4时能够不容易由于挤压、拉伸或变形时产生破损或断裂,成型的蟹柳形状保持较好,优品率更高。其中,当储油箱6内的油使用到低于液位计11设置的数值下后,电磁阀13打开,通过补油箱12经补油管10进行补充油。
[0022]优选的,抹油装置5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蟹柳料带的前后两侧。通过在蟹柳料带前后都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蟹柳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架(1),所述成型架(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辊(2),下端设置有出料辊(3);所述成型架(1)上还设置有造型辊组(4);所述造型辊组(4)的输入端和所述进料辊(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抹油装置(5),所述抹油装置(5)包括储油箱(6),所述储油箱(6)靠近蟹柳料带经过的一侧设置有开口(7),所述储油箱(6)内转动连接有油辊(8),所述油辊(8)外侧壁上周圈固设有多排毛刷(9),当所述毛刷(9)经过所述开口(7)时,所述毛刷(9)的端部伸出所述开口(7)与蟹柳料带的表面滑动相抵;还包括补油管(10)和液位计(11),所述液位计(11)设置于所述储油箱(6)内,所述补油管(10)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箱(6)内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设置有补油箱(12),所述补油箱(12)的出口与所述补油管(10)之间设置有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海辛志海曾化军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众瑞达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