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笑铭专利>正文

一种幼苗移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03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幼苗移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幼苗移栽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开启两个电动缸,电动缸的活塞杆推动移苗具向下,移苗具带着环形护圈一同向下将幼苗以及其根部周围的土与大地土层分离,两个挖头均向移苗具内侧转动一定角度至两个挖头的尖端接触时,开启两个电动缸,将幼苗和其跟部周围的土一同带出脱离土层,环形护圈跟随移苗具一同进入大地土层内,在取幼苗时对幼苗的根系以及幼苗根部周围的土进行保护,防止幼苗根系和幼苗根部周围的土结构被破坏;取出幼苗后,环形护圈直接将幼苗根部周围的土圈住,防止土向四周塌散,即可进行远程运输,节省了将幼苗移至盛装容器内的时间,提高远程移栽幼苗的效率。提高远程移栽幼苗的效率。提高远程移栽幼苗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苗移栽器


[0001]本技术涉及幼苗移栽
,尤其是一种幼苗移栽器。

技术介绍

[0002]植物幼苗的移栽是农业种植技术中常用的措施,移栽方式为人工移栽或使用器械移栽,现有的幼苗移栽一般是就近移栽,但是随着农业的规模化和农业产业的逐渐扩大化出现远程移栽,即将聚集的幼苗从土中移出,将幼苗带至距离幼苗原生长地较远的另一块地栽种,在将幼苗从土中移出和转移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将幼苗的根部保护好,避免出现幼苗死亡的状况;
[0003]现有的幼苗移栽器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移栽器将幼苗和土一起移出的过程中会挤压土层,可能会破坏土层结构,甚至挤压到幼苗根系,使幼苗受到损伤;第二,幼苗被移出后需再使用盛装容器将幼苗盛装保护起来,再进行运输,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幼苗的根系损伤,但是先移出再盛装的方式使移栽幼苗的效率变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幼苗移栽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幼苗移栽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幼苗移栽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移苗具,还包括:
[0007]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两个挖头,两个所述挖头可在所述移苗具的底端转动,两个所述挖头的内侧均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挡住环形护圈,所述环形护圈位于所述移苗具的内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开设有侧槽,两个所述侧槽内均设有用于驱动移苗具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苗具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均设有所述阻挡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挡结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之间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挖头的顶端与所述蜗轮的中心处连接,所述蜗杆的上方设有中间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苗具的顶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间轴的第二动力源。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挖头的两侧壁均通过第一弹力布与所述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挖头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弹力布与所述底座的底端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的挖头、挡块和环形护圈等,即将移苗具放在幼苗的正上方,同时开启两个电动缸,电动缸的活塞杆推动移苗具向下,移苗具带着环形护圈一同向下将幼苗以及其根部周围的土与大地土层分离,直至将移苗具推至适合的深度后关闭电动缸,同时开启两个马达,两个马达的输出轴分别带动两个蜗杆以相反方向转动,两个蜗杆分别带动两个蜗轮向内侧转动,两个挖头均向移苗具内侧转动一定角度至两个挖头的尖端接触时,关闭两个马达,开启两个电动缸,将幼苗和其跟部周围的土一同带出脱离土层,再次开启两个马达,使两个挖头同时向移苗具的外侧转动,直至挡块无法再挡住环形护圈,环形护圈和幼苗及其跟部周围的土一同下落至底面;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护圈跟随移苗具一同进入大地土层内,在取幼苗时对幼苗的根系以及幼苗根部周围的土进行保护,防止幼苗根系和幼苗根部周围的土结构被破坏;取出幼苗后,环形护圈直接将幼苗根部周围的土圈住,防止土向四周塌散,即可进行远程运输,节省了将幼苗移至盛装容器内的时间,提高远程移栽幼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前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之一;
[0019]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之二;
[0020]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记的意义为:
[0022]1、支撑架;11、侧槽;
[0023]2、移苗具;21、底座;211、内腔;22、滑块;
[0024]3、阻挡结构;31、挖头;32、蜗轮;33、蜗杆;34、挡块;35、固定轴;36、中间轴;37、马达;38、第二弹力布;
[0025]4、环形护圈;
[0026]5、电动缸;
[0027]6、第一弹力布;
[0028]7、固定架;
[0029]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照图1

5,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详述上述技术方案:
[0032]一种幼苗移栽器,包括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有移苗具2,两个支撑架1的上端均开设有侧槽11,两个侧槽11内均设有用于驱动移苗具2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源,本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一动力源均为电动缸5,两个电动缸5的缸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架1的顶端内侧壁,两个电动缸5的活塞杆均固定有滑块22,两个滑块22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于移苗具2的左右两端,两个滑块22分别与两个支撑架1之间滑动连接,两个电动缸5用于推动移苗具2进入土壤内取土和幼苗根部。
[0033]移苗具2的底端固定有底座21,底座21的两端均开设有内腔211,内腔211均设有阻挡结构3,阻挡结构3包括两个挖头31、蜗轮32和蜗杆33,蜗轮32和蜗杆33之间啮合。挖头31的顶端中部通过固定块与蜗轮3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挖头31的顶端均通过第二弹力布38与所述底座21的底端连接,第二弹力布38保证挖头31的顶端与底座21之间不会漏泥土,内腔2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5,固定轴35可转动地穿过蜗轮32的中心处,蜗杆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间轴36,移苗具2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内安装有用于驱动中间轴36的第二动力源,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第二动力源均为马达37,马达37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过固定架7的底端后与中间轴36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挖头31可在移苗具2的底端转动。
[0034]参照图5,挖头31的上端为弧形,挖头31的下端为尖角形状,两个挖头31闭合时组成内部和上端均为空的圆锥形状。
[0035]两个挖头31的内侧均固定有挡块34,挡块34用于挡住环形护圈4,环形护圈4位于移苗具2的内侧,环形护圈4为塑料材质的圈状结构,当移栽器将环形护圈4带入土内时,可保护幼苗根部周围的土不受到移栽器的挤压,当移栽器将幼苗、幼苗根部周围的土和环形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苗移栽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有移苗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结构(3),所述阻挡结构(3)包括两个挖头(31),两个所述挖头(31)可在所述移苗具(2)的底端转动,两个所述挖头(31)的内侧均设有挡块(34),所述挡块(34)用于挡住环形护圈(4),所述环形护圈(4)位于所述移苗具(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均开设有侧槽(11),两个所述侧槽(11)内均设有用于驱动移苗具(2)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苗具(2)的底端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两端均开设有内腔(211),所述内腔(211)均设有所述阻挡结构(3)。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笑铭李享郭万加马遇菲岳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任笑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