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700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作用,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第二组件;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获取第二组件的组件参数;根据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以及逻辑结构,获取多个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第二离散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换方法只需要建立一个离散模型,即可转换为另外一种离散模型,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及建模时间,且通过此方式使两个离散模型的对应性更好,能够从两种角度对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进行描述,使描述更加准确。使描述更加准确。使描述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控制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TS)是为了适应现代交通体系信息量剧增、系统增多、迭代加快的发展现状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交通系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兴起,也势必推动交通系统从“弱自主”向“全自主”的体系化进行转变。因此,ATS代表了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且其将随着技术的更迭持续地扩充原有地相关要素,符合如今交通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ATS是基于现有成熟的交通系统设计得到,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比,ATS呈现出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响应等特征,且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绿色和经济为目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通讯等先进技术,实现交通系统的自主运行及演化,从而尽大可能减少人在交通系统中的参数程度。
[0003]在ATS架构体系研究中会用到离散模型。其中,架构的整体建模能够将真实场景中的元素抽象成为物理对象,根据场景中元素之间的关系,连接物理对象,构建模型,构建出的模型可以应用到ATS架构研究中;架构的局部研究能够将两个物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分,明确它们之间的交互过程,可以作为流程仿真的基础;信息交互对的研究为:每个物理对象之间可以建立独立的联系,会因为各自的影响相互传递信息,作出不同的响应,作为ATS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传递逻辑研究为:ATS架构结构中可以将传递逻辑分为个体感知物理对象,感知物理对象到学习物理对象,学习物理对象到决策物理对象,决策物理对象到响应物理对象,响应物理对象到个体。信息流的研究为:连接ATS架构中物理对象所在容器中形成传递的内在逻辑。通过对信息交互对、传递逻辑和信息流研究,能够通过流程活动模型中的基础组件构建出离散模型,从而连接信息交互对在ATS架构设计中的运行效果,便于进行设计和修改。
[0004]Petri网是一种系统建模与分析工具,以并发论、网逻辑和网拓扑为主要内容,同事具有充分模拟能力和丰富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可以作为图形工具流动模拟系统的动态行为,另一方面,作为数学工具,可以建立关联矩阵、状态方程和P/T

不变量来描述系统的结构特征。流程仿真模型是基于流程事件的仿真,在信息交互对基础上,对其进行流程细化,明确信息交互的实现过程,作为流程仿真的基础,针对每一类信息交互对,分别从内容和传递两方面细化流程。在ATS架构体系研究中会经常用到Petri网和流程仿真模型。用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对应的模型,若同时需要两类模进行解析,则需要同时建立两种模型,建模成本较高,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作用,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具有相同作用的第二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以及,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逻辑结构,获取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根据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离散模型包括Petri网或流程仿真模型,所述第二离散模型包括Petri网或流程仿真模型,且所述第一离散模型和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不同。
[0008]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Petri网,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库所和变迁,所述第二组件包括Source组件、Sink组件、Combine组件、Select组件、Delay组件和Split组件;所述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作用,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具有相同作用的第二组件,包括: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资源的存储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ource组件或Sink组件表示,其中,所述Source组件为模型的开始,所述Sink组件为模型的结束;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合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Combine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选择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elect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变迁的作用为延迟事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Delay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变迁的作用为分离事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plit组件表示。
[0009]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Petri网,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变迁发生时间,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有向弧权重,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输入输出信息量;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库所初始令牌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
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首尾组件的信息处理能力。
[0010]可选地,所述逻辑结构包括逻辑运算串行结构、逻辑运算循环结构、逻辑运算与分支结构、逻辑运算或分支结构、逻辑运算与汇合结构和逻辑运算或汇合结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以及,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逻辑结构,获取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若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所述逻辑结构为逻辑运算串行结构、逻辑运算循环结构、逻辑运算与分支结构、逻辑运算或分支结构、逻辑运算与汇合结构或逻辑运算或汇合结构,则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逻辑结构对应设置为逻辑运算串行结构、逻辑运算循环结构、逻辑运算与分支结构、逻辑运算或分支结构、逻辑运算与汇合结构或逻辑运算或汇合结构;根据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和逻辑结构,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0011]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Petri网,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时,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单个令牌表示的信息量,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流程仿真步长。
[0012]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Petri网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Sou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作用,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具有相同作用的第二组件;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以及,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逻辑结构,获取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根据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模型整体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散模型包括Petri网或流程仿真模型,所述第二离散模型包括Petri网或流程仿真模型,且所述第一离散模型和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Petri网,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库所和变迁,所述第二组件包括Source组件、Sink组件、Combine组件、Select组件、Delay组件和Split组件;所述根据第一组件在第一离散模型中的作用,获取第二离散模型中具有相同作用的第二组件,包括: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资源的存储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ource组件或Sink组件表示,其中,所述Source组件为模型的开始,所述Sink组件为模型的结束;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合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Combine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库所的作用为选择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elect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变迁的作用为延迟事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Delay组件表示;当所述Petri网中所述变迁的作用为分离事件时,在所述流程仿真模型中采用Split组件表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为Petri网,当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为流程仿真模型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组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变迁发生时间,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延迟时间;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有向弧权重,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输入输出信息量;
根据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的库所初始令牌数,获取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的首尾组件的信息处理能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离散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结构包括逻辑运算串行结构、逻辑运算循环结构、逻辑运算与分支结构、逻辑运算或分支结构、逻辑运算与汇合结构和逻辑运算或汇合结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的传递方向,以及,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逻辑结构,获取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一组件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获取所述第二离散模型中多个所述第二组件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陈振武刘祥梁晨张稷冯相龙庄蔚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