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70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实现电力爬塔机器人的可靠攀爬。系统包括多传感器感知单元、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传感器感知单元包括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用于将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的感知数据进行转换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电感接近传感器实现爬塔机器人两夹爪之间的有效行程限位,其中爬塔机器人单步有效行程不小于两横梁间距;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横梁障碍的有效识别;提出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脚钉障碍的有效识别,采用二次折弯板折射的方式实现脚钉的有效避障,效果较好。效果较好。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避障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电力行业施工的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电力爬塔机器人的研制成为实现高空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重点方向。爬塔机器人进行有效作业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攀爬的可靠性,然而高压铁塔结构复杂、横梁错综且脚钉遍布,要想实现有效攀爬不仅需要可靠的攀爬单元,同时需要开发可行的避障控制系统和方法。目前,对于电力爬塔机器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攀爬单元的结构设计方面,对于如何有效的实现障碍物识别和越障研究较少。
[0003]综上所述,为使电力爬塔机器人能够真正替代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亟待开发一套实际可行的避障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实现电力爬塔机器人的可靠攀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包括多传感器感知单元、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传感器感知单元包括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其中,所述横梁检测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头部和尾部,用于检测横梁障碍;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夹爪组件的夹臂上,用于检测脚钉障碍;所述接近限位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下表面丝杠行程范围内的前端和后端,用于限制活动夹爪的行程范围;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用于将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的感知数据进行转换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传输来的感知数据对爬塔机器人周围横梁障碍、脚钉障碍的判断和对爬塔机器人活动夹爪前后极限位置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综合决策爬塔机器人的夹持运动策略。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利用上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固定于铁塔上的爬塔机器人与上位机进行初始化连接;步骤二:固定夹爪打开并随机身开始运动,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横梁障碍信息,判断超声波传感器是否检测到横梁障碍,若否,则固定夹爪随机身持续运
动;若是,则固定夹爪随机身停止运动;控制单元实时接收固定夹爪夹臂上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固定夹爪停止处脚钉障碍信息,判断运行停止位固定夹爪夹臂上超声波传感器是否检测到脚钉障碍,若否,直接进行夹持;若是,则固定夹爪随机身自主下移或自助上移预设距离并进行夹持;步骤三:活动夹爪打开并开始运动,控制单元实时接收接近限位传感器提示两夹爪位置已至限制位信息,判断接近限位传感器是否提示两夹爪位置已至限制位;若否,则活动夹爪持续运动,若是,则活动夹爪停止运动;控制单元实时接收活动夹爪夹臂上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活动夹爪停止处脚钉障碍信息,判断运行停止位活动夹爪夹臂上超声波传感器是否检测到脚钉障碍;若否,直接进行夹持,若是,则固定夹爪随机身自主下移或自助上移预设距离并进行夹持;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进行下一步爬行循环。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高压铁塔结构复杂、横梁错综且脚钉遍布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电感接近传感器实现爬塔机器人两夹爪之间的有效行程限位,其中爬塔机器人单步有效行程不小于两横梁间距;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横梁障碍的有效识别,超声波传感器的障碍信号决定了爬塔机器人两步之间的初始步长;提出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脚钉障碍的有效识别,由于脚钉结构为直杆带弯头形式,靠近爬塔机器人侧只能检测到直杆,直接检测并不能实现避障,因此采用二次折弯板折射的方式实现脚钉的有效避障,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08]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传感器感知单元在爬塔机器人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如图1

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包括多传感器感知单元、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传感器感知单元包括横梁检测传感器1、脚钉检测传感器5和接近限位传感器2;所述横梁检测传感器1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头部和尾部,用于检测横梁障碍;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5位于爬塔机器人夹爪组件的夹臂上,用于检测脚钉障碍;所述接近限位传感器2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下表面丝杠行程范围内的前端和后端,用于限制活动夹爪的行程范围;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检测传感器1为超声波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头部
和尾部各设置两个,均为垂直于横梁布置;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5为超声波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两个夹爪组件的八个夹臂上各设置一个,利用二次折弯板折射以检测脚钉障碍,其中第一次折弯45度,第二次折弯25度;所述接近限位传感器5为电感式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机身下表面丝杠行程范围内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两个。
[0011]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用于将横梁检测传感器1、脚钉检测传感器5和接近限位传感器2的感知数据进行转换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转换传输单元,包括降压隔离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降压隔离模块用于将多传感器感知单元输出的12V电压信号转换成控制单元可接收的3.3V电压;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数据传输,还用于控制单元与上位机之间进行远距离传输,可采用LoRa无线数传电台,传输距离可达10km。
[0012]另外,无线收发模块还用于爬塔机器人电机与控制单元之间的交互信号传输。如图2所示,爬塔机器人电机为爬塔机器人的动力输出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3、第四电机4。
[0013]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传输来的感知数据对爬塔机器人周围横梁障碍、脚钉障碍的判断和对爬塔机器人活动夹爪前后极限位置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综合决策爬塔机器人的夹持运动策略。
[0014]具体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横梁检测传感器和脚钉检测传感器两者互补所感知的爬塔机器人前端和夹爪夹臂正下方是否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以控制爬塔机器人步长和夹持位置。
[0015]其中,所述夹持运动策略包括步长和夹持位置。
[0016]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上述的系统执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固定于铁塔上的爬塔机器人与上位机进行初始化连接;步骤二:固定夹爪打开并随机身开始运动,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横梁障碍信息,判断超声波传感器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传感器感知单元、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传感器感知单元包括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其中,所述横梁检测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头部和尾部,用于检测横梁障碍;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夹爪组件的夹臂上,用于检测脚钉障碍;所述接近限位传感器位于爬塔机器人机身下表面丝杠行程范围内的前端和后端,用于限制活动夹爪的行程范围;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用于将横梁检测传感器、脚钉检测传感器和接近限位传感器的感知数据进行转换后传输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传输来的感知数据对爬塔机器人周围横梁障碍、脚钉障碍的判断和对爬塔机器人活动夹爪前后极限位置的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综合决策爬塔机器人的夹持运动策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机身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两个,均垂直于横梁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两个夹爪组件的八个夹臂上分别设置一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钉检测传感器利用二次折弯板折射以检测脚钉障碍,其中第一次折弯45度,第二次折弯25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限位传感器为电感式传感器,其于爬塔机器人机身下表面丝杠行程范围内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两个。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爬塔机器人避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包括降压隔离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降压隔离模块,用于将多传感器感知单元输出的高电压信号转换成控制单元能够接收的低电压;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采用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李文杰魏志民刘志东王丽杰李振刘超马骏杜春阳孟令健曹涛王斌毛华刘庆林车晓钰崔荣坤栗世勇詹云腾杜祎孟啸啸潘光李春雪党国毅张晓亮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