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台区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配电台区普遍存在分支线路多、拓扑结构复杂的现象,保护设备主要由各级空气开关、塑壳微断和塑壳断路器组成,其保护功能单一,相互之间缺乏配合,保护选择性较差,发生故障后容易造成停电范围扩大,且一般不具备自动恢复供电的功能,因此现有配电台区的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在双碳背景下,某些台区加入了新能源以及微电网等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s,DGs),或采用两台配变双端开环供电,这些因素均为单一故障后的快速供电恢复提供了可能。
[0003]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是配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供电损失的重要技术手段,在10kV配网上运用广泛,现有的馈线自动化方式包括:主站集中型FA、重合器式FA、智能分布式FA和继电保护型FA。其中智能分布式FA无需主站参与,仅依靠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即可实现快速的隔离故障和供电恢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配电台区的每个节点上各安装一个具备微功率无线通讯功能的智能断路器,并建立所有智能断路器之间的无线Mesh自组网通信;步骤S2:为每个智能断路器配置三类邻接向量,包括左侧邻接中间节点向量、右侧邻接中间节点向量和邻接末端节点向量;步骤S3:每个智能断路器检测本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发送至邻接节点,同时接收来自其邻接节点的状态信息,本节点的状态信息至少包括过流状态、失灵状态和隔离成功标志;步骤S4:每个智能断路器根据本节点和邻接节点的状态信息执行故障隔离方法、失灵保护方法和供电恢复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将所有的节点按顺序进行编号,并分为首端节点、中间节点和末端节点三类;步骤S22:将本节点的所有邻接节点分类为左侧邻接中间节点、右侧邻接中间节点和邻接末端节点,并根据邻接节点的分类结果得到左侧邻接向量、右侧邻接向量和末端邻接向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本节点的状态信息还包括:通信状态、无流状态、无压状态、有压状态、单侧失压状态和分位合位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智能断路器检测本节点的过流状态,包括:检测流经本节点的三相电流在第一持续时间内的最大值若三相电流的最大值大于预先设置的过流定值I
set
,则判断为本节点过流,置过流状态为1,否则置过流状态为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邻接节点的状态信息包括过流状态、失灵状态和隔离成功标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隔离方法分为故障上游节点切除方法和故障下游节点隔离方法;所述故障上游节点切除方法包括:在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判断本节点是故障上游节点,发出本智能断路器的脱扣指令:
①
本节点判断为过流;
②
本节点的所有邻接末端节点均判断为不过流;
③
本节点若为首端节点,且邻接的所有节点均判断为不过流;或者,本节点若为中间节点,且两侧邻接节点中仅有一侧的邻接节点中存在判断为过流的节点;或者,本节点若为末端节点,且邻接节点中存在判断为过流的节点;
④
本节点的通信正常;所述故障下游节点隔离方法包括:在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判断本节点是故障下游节点,发出本智能断路器的脱扣
指令:
①
本节点判断为不过流;
②
技术研发人员:梁晟杰,陈建坤,毛祯,陈键,葛夕武,陈云帆,琚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