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74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8
本公开涉及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屏幕控制技术领域,屏幕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多个第一操作动作,得到各第一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一动作指令;基于第一动作指令,生成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基于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若相符,在屏幕上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若不相符,拒绝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可根据用户长期的操作动作习惯确定目标操作包络图,只有在用户的操作动作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时,才会执行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使移动终端更加符合用户的自我使用习惯,提高用户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屏幕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用户在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操作时经常需要使用双手才能进行,例如,放大显示图片或文字、翻页等,显得非常不方便。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动作控制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来确定对应的屏幕操作动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用户进行同一个操作动作的操作范围通常是不同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习惯性操作动作范围,而移动终端在出厂的时候设置的是标准操作动作范围,标准操作动作范围通常设置的较大,以覆盖大多数用户的操作动作范围,对于某个用户的移动终端,该用户操作移动终端的动作范围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在该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该用户的移动终端被其他用户使用时,由于标准操作动作范围较大,其他用户也可以对该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有效的操作,导致该用户的移动终端处于危险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多个第一操作动作,得到各第一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一动作指令;基于第一动作指令,生成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基于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则在屏幕上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不相符,则拒绝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
[0006]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多个第一操作动作,得到各第一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一动作指令;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动作指令,生成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基于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执行模块,用于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则在屏幕上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
拒绝执行模块,用于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不相符,则拒绝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
[0007]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屏幕控制方法。
[0008]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屏幕控制方法。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用户的多个第一操作动作,得到各第一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一动作指令;基于第一动作指令,生成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基于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则在屏幕上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若第二动作指令与目标操作包络图不相符,则拒绝执行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可以根据用户长期的操作动作习惯确定目标操作包络图,即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范围,并判断用户的操作动作是否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只有在用户的操作动作与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时,才会执行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使移动终端更加符合用户的自我使用习惯,做到移动终端只属于该用户,提高用户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坐标系的示意图;图2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左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右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d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上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e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下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f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前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g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后移动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h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左旋转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2i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向右旋转的操作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作指令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动作指令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动作指令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动作指令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7]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18]用户在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操作时经常需要使用双手才能进行,例如,放大显示图片或文字、翻页等,显得非常不方便。目前,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动作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多个第一操作动作,得到各所述第一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一动作指令;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指令,生成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基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若所述第二动作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则在屏幕上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若所述第二动作指令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不相符,则拒绝执行所述第二动作指令对应的屏幕控制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动作指令,生成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操作包络图,包括:在多个所述第一动作指令中的动作节点中,提取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基于所述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生成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生成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包括:将所述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组成的封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或,将所述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组成的封闭区域确定为初始目标操作包络图;基于所述初始目标操作包络图的动作节点,确定所述初始目标操作包络图对应的初始目标骨架线节点;基于预设的剔除比例和所述初始目标骨架线节点,对所述起始动作节点、最小峰值动作节点、最小结束动作节点、最大结束动作节点以及最大峰值动作节点进行调整,得到各动作节点对应的可信度节点;将各所述可信度节点组成的封闭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判断用户的第二操作动作对应的第二动作指令是否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相符,包括:基于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的动作节点,确定所述目标操作包络图对应的目标骨架线节点;基于所述目标骨架线节点和所述第二动作指令中的动作节点,计算所述第二动作指令的第一可信度;判断所述第一可信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所述第一可信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扬徐冲浣石李雪松陶为俊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