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72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合理布置三处焊接端,并制定加工顺序;S2、使用装夹工装增加零件的整体刚性;S3、针对步骤S1中的三处焊接位置需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三处焊接端分别是产品加工精度最高的位置,整环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各位置的加工顺序对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由下至上的加工顺序使得整体切削量由少至多变化最大程度的保证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刚性,同时由下至上可逐步增加装夹点进一步提升零件整体的装夹稳定性。点进一步提升零件整体的装夹稳定性。点进一步提升零件整体的装夹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弱刚性零件机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7.5米超大型框环类零件,用于和多个组件焊接连接,其间接位置的形位公差以及壁厚均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该零件存在以下加工难点:1)整环为型材拼焊而成,纵缝焊接精度直接影响整环的加工。2)大直径拼焊环件整环状态受型材成型和焊影响型面轮廓变形大,为保证机械加工中的加工稳定其装夹难度大。3)为保证后续整环的焊接质量对焊缝处的壁厚及形位公差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于产品直径大,结构刚性极差,尺寸要求高。加工过程中环件纵缝焊接前后均需对零件进行曲面壁厚的加工。传统的车削工艺仅能进行柱面和端面平面的加工。由于零件内表面为型材非机加面,型材的成型精度以及焊接后整环的变形状态均是该环件曲面壁厚加工的难点。目前在中国航天制造领域尚无同规格直径的焊接整环零件的加工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以解决该类零件整环焊接成型后装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布置三处焊接端,并制定加工顺序;S2、使用装夹工装增加零件的整体刚性;S3、针对步骤S1中的三处焊接位置需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S11、加工下端焊接区;S12、加工中部焊接台阶;S13、加工上端50mm范围焊接区;S14、加工上端弧面区域;S15、加工上端端面;S16、加工下端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装夹工装包括底座1和调节机构,底座为碗状结构,底座上方的周向均布若干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大直径拼焊框环壁厚补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上端面压紧部、下端面支撑部、胎面内撑螺钉、胎面内拉螺钉、中部压紧板、支撑框架和垫板,支撑框架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底板、立板和顶板,且顶板的长度小于底板的长度,底板、立板和顶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至筋板;立板上均布若干用于安装胎面内撑螺钉和胎面内拉螺钉的螺孔,胎面内撑螺钉、胎面内拉螺钉交错设置;立板外侧与垫板固定连接,中部压紧板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辉王贺崔鑫马康尚洪帅王元军王一张晓舫李金龙李昂张玥张晨曦郭东亮王超段贵超杨旭王德廷薛国欣姜述伟于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