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60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6
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包括:发热本体200,塑料隔离柱201,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隔热板B204,控制原件205和隔热板盖板206,所述发热本体200的一端上表面上设有塑料隔离柱201,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上依次设有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和隔热板B204,所述隔热板B204上方设有隔热板盖板206,所述隔热板B204和隔热板盖板206构成的空间内设有控制原件205,通过构成的第一空气隔热层与第二空气隔热层,从而实现多次对发热部分的辐射热量的多次阻隔,实现降低控制部分的温度,使的产品控制部分更加安全可靠。使的产品控制部分更加安全可靠。使的产品控制部分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家电中取暖器控制元件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所售取暖器大部分控制电路部分与发热部分是通过底板或者背板连在一起的,而底板或者背板基本上采用冷轧钢板,热传导效率高,而众所周知热传递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方式,其中热传导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热能直接以原子振动,由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也热传递速度最快的一种方式,而市面上取暖器大控制原件部分与发热部分是连在一起的,控制电路部分受发热部分辐射热影响较大,不利于产品的使用寿命,所以对控制原件电路部分影响非常之大。
[0003]综上所述,为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本申请人认为研究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就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包括:发热本体200,塑料隔离柱201,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隔热板B204,控制原件205和隔热板盖板206,所述发热本体200的一端上表面上设有塑料隔离柱201,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上依次设有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和隔热板B204,所述隔热板B204上方设有隔热板盖板206,所述隔热板盖板206右端面上设有一个U型缺口213,所述隔热板B204和隔热板盖板206构成的空间内设有控制原件205。
[0007]优选的,所述发热本体200端部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孔207,所述凸台孔207中心孔与发热本体200内部相通。
[0008]优选的,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中间部分为六边形结构,两端均带有螺柱215。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板A202制作成中间低两端高的凹状接,所述隔热板A202右端设有一个通孔A208,所述通孔A208制作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云母隔热片203制作成长方形结构,所述云母隔热片203右端设有通孔B209,所述通孔B209上下直径大小一样。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板B204两端设有挡板216,所述隔热板B204两侧均设有护栏板212,所述挡板216和护栏板212均为对称设置,所述挡板216上分别设有通孔C211和圆柱孔210,所述隔热板B204底部右端设有通孔D214。
[0012]优选的,所述凸台孔207中心与通孔A208、通孔B209和通孔D214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发热本体200与隔热板A202之间构成第一空气隔热层,隔热板A202和云母隔热片203之间构成第二空气隔热层,通过构成的第一空气隔热层与第二空气隔热层,从而实现多次对发热部分的辐射热量的多次阻隔,实现降低控制部分的温度,使的产品控制部分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的放大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的组装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中所述的隔热板A202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中所述的云母隔热片203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中所述的隔热板B204和隔热板盖板206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中所述的塑料隔离柱20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发热本体200,塑料隔离柱201,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隔热板B204,控制原件205,隔热板盖板206,凸台孔207,通孔A208,通孔B209,圆柱孔210,通孔C211,护栏板212,U型缺口213,通孔D214,螺柱215,挡板2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请参阅图1

8,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包括:发热本体200,塑料隔离柱201,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隔热板B204,控制原件205和隔热板盖板206,所述发热本体200的一端上表面上设有塑料隔离柱201,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上依次设有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和隔热板B204,所述隔热板B204上方设有隔热板盖板206,所述隔热板盖板206右端面上设有一个U型缺口213,所述隔热板B204和隔热板盖板206构成的空间内设有控制原件205。
[0030]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本体200端部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孔207,所述凸台孔207中心孔与发热本体200内部相通。
[0031]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包括:发热本体(200),塑料隔离柱(201),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隔热板B(204),控制原件(205)和隔热板盖板(206),所述发热本体(200)的一端上表面上设有塑料隔离柱(201),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上依次设有隔热板A(202)、云母隔热片(203)和隔热板B(204),所述隔热板B(204)上方设有隔热板盖板(206),所述隔热板盖板(206)右端面上设有一个U型缺口(213),所述隔热板B(204)和隔热板盖板(206)构成的空间内设有控制原件(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本体(200)端部上表面设有一个凸台孔(207),所述凸台孔(207)中心孔与发热本体(200)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控制原件隔热保护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隔离柱(201)中间部分为六边形结构,两端均带有螺柱(2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吉斯卡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