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基坑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也使得基坑工程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增加,安全要求进一步提升。
[0003]传统基坑支护方式多为排桩和内支撑联合支护形式,内支撑式基坑支护体系具有稳定性好和变形控制能力强的优点,但对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的深基坑工程,尤其是采用混凝土内支撑时,存在突出缺点:
①
为控制基坑支护体系变形以及满足基坑稳定性,通常在基坑竖向和横向布置高密度的内支撑,使得基坑土方开挖无法运用大型机械,造成土方施工周期延长,施工成本增加。
②
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普遍采用劳动密集型施工方式,施工难度大。
③
在传统内支撑式支护体系中,水平内支撑耗材和工程造价可占基坑支护体系体系总耗材和造价的20%~40%,但水平内支撑作为一次性临时结构,最后必须面临拆除,且水平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沿基坑边缘设置的两排斜桩、冠梁、端部锚固内支撑、预应力锚杆和桩间加固土,其特征在于:两排斜桩包括向基坑外侧倾斜的预制空腹竹节桩和向基坑内侧倾斜的预制矩形桩,预制矩形桩外侧受拉面上固定有腰梁,冠梁设置在两排斜桩的顶部,冠梁上间隔且均匀布设有多个水平内支撑,端部锚固内支撑的两端均设置有八字撑结构,八字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连系杆,端部锚固内支撑的端部和八字撑的连系杆均固定在腰梁上,端部锚固内支撑的端部和八字撑的连系杆上均开设有沟槽,且沟槽中设置有锚固支座,预应力锚杆设置在斜桩之间,且端部穿设在端部锚固内支撑和八字撑的连系杆的沟槽中、并通过刚垫块锚固在锚固支座上,桩间加固土位于两排斜桩之间、且与两排斜桩和冠梁构成三角形支护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制空腹竹节桩的内部设有空腔,预制空腹竹节桩的桩身外表面设有若干环形凸起,相邻两个环形凸起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环形凸起凸出桩身表面的高度为桩径的10%
‑
30%,预制空腹竹节桩的桩身上开设有多个注浆孔,且注浆孔与空腔相连通,预制空腹竹节桩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且α≤1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制矩形桩的位置分别与预制空腹竹节桩的位置一一对应,相邻两个预制矩形桩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预制矩形桩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β≤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锚杆相互平行设置,且端部锚固内支撑与其端部连接的预应力锚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相邻两个预应力锚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m,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位于桩间加固土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端部锚固内支撑和水平内支撑采用钢制材料或者混凝土制成,钢制内支撑的间距不超过8m,混凝土内支撑的间距不超过12m。6.一种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指定标高安装两排斜桩,并在两排斜桩的顶部浇筑冠梁;(2)开挖基坑至冠梁底部0.5m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连伟,李梁,王伟,王欣,李建委,孙辉,李志超,张军,杨权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