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53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其分为咬合桩围护结构和地连墙围护结构,上述咬合桩围护结构包括素混凝土桩及隔振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及隔振混凝土桩交错咬合,隔振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及夹芯波阻管,夹芯波阻管套设于混凝土桩的中部,混凝土桩的两端由夹芯波阻管内向外伸出并延伸至夹芯波阻管外部;上述地连墙围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墙板及安装于混凝土墙板中部两侧的夹芯波阻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波阻管/波阻板引入围护结构中,以利用芯层中具有多孔隙特性的材料作为部分围护结构材料,从而显著改变爆破振动传播途径上介质的特征,增大隔振屏障与岩石地层波阻抗差异,提高隔振效果。提高隔振效果。提高隔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地下工程的基坑深度以及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对于超深基坑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岩层,由于岩层的机械开挖难度大,开挖效率低下,难以保证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进度,对岩石的开挖多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虽然对于岩石的爆破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但是由于爆破施工所处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距离敏感建构筑物越来越近,对振动的限制越来越高。因此,基坑爆破开挖过程中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0003]工程爆破振动的控制主要从爆破振源及传播途径两方面进行控制。爆破振源方面,主要是控制爆破方式,减少爆源产生的振动能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静态爆破(无爆炸振动),但是静态爆破存在施工效率低,造价高等缺点。传播途径方面,目前多采用设置隔振屏障的方式,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隔振方式,根据隔振屏障的形式是否连续,将隔振屏障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咬合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混凝土桩及隔振混凝土桩,所述素混凝土桩及所述隔振混凝土桩交错咬合,所述隔振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及夹芯波阻管,所述夹芯波阻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桩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桩的两端由所述夹芯波阻管内向外伸出并延伸至所述夹芯波阻管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咬合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围护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架筋,所述第一支架筋沿所述夹芯波阻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夹芯波阻管内,所述第一支架筋包括第一环形筋及多个第一水平筋,所述第一环形筋安装于所述夹芯波阻管内壁上,所述第一水平筋沿所述第一环形筋的环形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筋上,所述第一水平筋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支架筋内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中的钢筋笼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咬合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桩围护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架筋,所述第二支架筋包括第二环形筋、多个第二水平筋及多个纵向筋,所述第二环形筋对应安装于所述波阻管的两端端部上,所述第二水平筋沿所述第二环形筋的环形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水平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筋上,所述第二水平筋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二支架筋内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中的钢筋笼上,所述纵向筋沿所述第二环形筋的环形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纵向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筋上,所述纵向筋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波阻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咬合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波阻管包括第一薄壁空心管、第二薄壁空心管,所述第二薄壁空心管同轴安装于所述第一薄壁空心管内,且所述第一薄壁空心管及所述第二薄壁空心管内填充有管芯层。5.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地连墙围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虎张占荣李时亮张燕于廷新薛峰储团结王忠华涂仁盼许泽鹏沈峥谢凡陈蒙刘强张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