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5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多孔吸液件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使得多孔吸液件的外侧面形成用于与雾化液接触的吸液面,加上由多孔吸液件上部至多孔吸液件下部的方向,多孔吸液件的孔径和/或孔隙率逐渐变小。如此,由于多孔吸液件下部孔径和/或孔隙率较小,可有效防止多孔吸液件下部因承受较高的液体压强而出现锁液能力不足以致漏液。同时,由于多孔吸液件上部孔径和/或孔隙率较大,且多孔吸液件的孔径和/或孔隙率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可使得多孔吸液件上部具有较高的导液速率,进而使得多孔吸液件上部可逐渐向多孔吸液件下部稳定地传输雾化液,避免多孔吸液件下部因孔径和/或孔隙率较小以致导液能力不足。导液能力不足。导液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雾化
,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发生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的雾化芯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0003]当前,雾化器通常使用陶瓷雾化芯对雾化液进行加热并雾化,陶瓷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一般采用均质结构的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使得陶瓷基体内部的孔隙率与孔径呈均匀分布。在雾化芯呈竖直状态安装于雾化器中时,雾化芯一般会浸泡于雾化液中,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下部相对于其上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较高。这样,由于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下部因承受较高的液体压强,容易致使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下部出现锁液不足而造成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以解决现有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下部因承受相对较高的液体压强,容易致使雾化芯的陶瓷基体下部出现锁液不足而造成漏液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件,用于在通电后加热并雾化雾化液;以及多孔吸液件,用于吸附雾化液,并将所述雾化液传输至所述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多孔吸液件上,所述多孔吸液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外侧面形成用于与所述雾化液接触的吸液面,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内侧面形成用于释放气溶胶的雾化面;其中,由所述多孔吸液件上部至所述多孔吸液件下部的方向,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孔径和/或孔隙率逐渐变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件包括两层环形多孔基体层,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环孔相互连通,以构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通孔;位于上部的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为顶层多孔基体,位于下部的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为底层多孔基体,所述顶层多孔基体至所述底层多孔基体的孔径和/或孔隙率逐渐变小;或者,所述多孔吸液件包括至少三层环形多孔基体层,至少三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设置,至少三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环孔相互连通,以构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所述通孔;位于上部的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为顶层多孔基体,位于下部的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为底层多孔基体,位于所述顶层多孔基体与所述底层多孔基体之间的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为中间多孔基体,所述顶层多孔基体至所述底层多孔基体的孔径和/或孔隙率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径相同,且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隙率不同;或者,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径不同,且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隙率不同;或者,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径不同,且相邻两层所述环形多孔基体层的孔隙率相同。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网状发热体,所述网状发热体结合于所述雾化面上。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件,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雾化芯,包括用于在通电后加热并雾化雾化液的发热件和用于吸附雾化液并将所述雾化液传输至所述发热件的多孔吸液件,所述多孔吸液件竖直设置于所述储液件中,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多孔吸液件上,所述多孔吸液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外侧面形成用于与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接触的吸液面,所述多孔吸液件的内侧面形成用于释放气溶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徐晓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